影片謄本
(原文:普通話)
張曉剛:把這個作品當作一個系列的正式開始是1994年,然後,它的靈感來源和準備工作,大概是1993年下半年開始的。其實起因很簡單,就是來自於對家庭老照片的一個發現,感覺為甚麼照片會那麼觸動我。歷史裏面包含很多的東西,是過去我們忽略的東西。而且,看我的家庭的照片吧,看到我父母的年輕的時候,跟我們的青春的這種對比,就感觸很深。我就覺得「家庭」這個概念很有意思,一個是我覺得我的「大家庭」,跟我個人的家庭的影響也有關係,另外一個就跟我的生活的環境也有關係。
我覺得我始終很關注我們的家庭裏面的變化。另外一個在我生活的單位上,我們的學校是吃、住、教學、創作,全部都在一個院子裏面的這麼一個單位。我天天在那兒,我就感覺好像也像一個家庭一樣,人和人的關係那樣複雜。後來隨著我的家庭發生了改變,因為我孩子在1994年出生,(孩子)出生以後對我個人的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這個時候大客廳裏面開始出現小孩,聯想到我的童年、少年,這個時候「家庭」增加了一些深度了,就不是表面的一個公共和私人之間的關係了,它可能就像後來取的名字一樣,跟血緣也有關係了。
從黑白的中間,我喜歡使用一點其他顏色,包括一些光斑、紅線這些處理,來加強這個被改動的部分,但是顏色都是沒有冷暖的關係,都是黑白的關係。只有色階的關係,沒有色彩的關係,是這樣的一個想法。
而紅線最早還是受芙烈達(Frida Kahlo)的影響,但她有另外一個意思——生命跟生命有關。我也想把這些人都串在一起,他們可能是親人,也可能是朋友,也可能互相都沒有關係。我想這樣把它像個網絡一樣串在一起,形成一個家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