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1年11月30日 / 巫鴻

尹秀珍的《衣箱》

地上的木箱子打開了,展示裏面用水泥封住、整齊摺疊的粉紅色上衣。

尹秀珍的《衣箱》(1995)局部,© 尹秀珍;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巫鴻剖析尹秀珍以舊衣服、水泥和行李箱創作的作品

尹秀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成長於北京的工人家庭。她對繪畫和手工藝深感興趣,但當時中國藝壇非常局促,只千篇一律地以象徵手法描繪毛主席和革命群眾的圖像,尹秀珍難以一展所長。她的藝術才華主要見諸為家人縫製和編織的衣物之中。

1981年高中畢業後,她決心投考大學攻讀油畫,其時文革已結束,這也變成可償之願。在其後四年裏,她在一家建築公司任職室內油漆工人,晚上則努力備試。1985年,尹秀珍入讀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認識了同班同學宋冬,二人後來結為夫婦,成為終身伙伴。

照片中,藝術家宋冬俯臥在後海冰封的湖面上。他身穿燈芯絨長褲和厚重大衣,向着冰封的湖面哈氣,湖面卻並不因此有絲毫變化。

尹秀珍鏡頭下的宋冬。宋冬是尹秀珍的丈夫,相中的他正進行《哈氣,後海》(1996)展演,俯臥在後海冰封的湖面上哈氣,試圖留下短暫的痕跡,© 宋冬;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與很多同代的實驗藝術家一樣,尹秀珍大學畢業後即捨棄繪畫油畫,轉向裝置、場域特定藝術和展演等較為當代的創作形式。在她於1994至1995年創作的首批非繪畫作品中,已展現出對自然和物質世界異常敏銳的感受力。其時尹秀珍與宋冬和朱金石等志同道合的年輕藝術家一起,創作了中國最早的兩件大地藝術作品《離樹》(1994)和《樹琴》(1995)。

她在這階段完成的其他作品,也展現出對歷史和記憶、身份以及各種關係的深切關注,其中《衣箱》以三種物件組合而成:舊衣物、水泥、行李箱,它們在尹秀珍其後二十年的創作中一直佔重要地位。她曾在短文〈關於衣服〉中提及對舊衣物的着迷:

為甚麼我要以舊衣服作為材料?這是因為我一直對人的生活經歷感興趣⋯⋯我認為衣服是人的第二張皮;有自身的語言,與時代和歷史相關。我在1995年開始以舊衣物作為創作的重要材料和元素,起初我找來自己從小到大穿過的衣服,創作了作品《衣箱》。在這件作品中,我把過去三十年來穿過的衣服放進衣箱裏,以水泥封存;這個衣箱是父親製作的,我已使用多年。我在衣箱蓋內(的銅牌上)刻上這些文字:「衣箱中水泥固住的是我過去三十二年我穿過的衣服。每件衣服都帶着我的經歷、你的記憶和時代的印跡。」[1]

雕塑及數碼錄像。地上的木箱子打開了,展示裏面用水泥封住、整齊摺疊的粉紅色上衣。箱子上方的牆上掛了一台顯示屏,展示箱子正注入水泥,封埋箱中衣服的景象。

這件裝置作品由《衣箱》和記錄尹秀珍展演的錄像組成,© 尹秀珍;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這件裝置作品是在一次安靜莊嚴的行為展演中完成的,尹秀珍在北京隆福寺街的當代美術館的空置展廳中把舊衣物一一摺成扁平的方形,把邊緣縫合起來,使它們不能再打開了。之後把這些呈方形的衣物排列在地上,仔細地裝進箱裏,並在箱蓋內壁放上已刻字的銅牌,最後以水泥砂漿封存箱裏的衣物。

這件行為展演/裝置作品可視為是藝術家象徵性的自我埋葬,封存的衣物是從她身上蛻落的「第二張皮」。[2]作品在此意味尹秀珍的脫胎換骨,以及對生存的渴求,複雜而深刻地反映她摒棄正規教育、投身實驗藝術,在這一刻頓感重生的體驗。

每件衣服都帶着我的經歷、你的記憶和時代的印跡。

尹秀珍在《衣箱》中所刻的文字

對尹秀珍來說,舊衣服的意義不止於傳遞個人記憶。「(舊衣服)承載着人們生活的印痕,」她寫道:「在整整十年裏,我收集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數不清的人的『經歷』,這其中有家人的、朋友的、有素不相識的人的,形成隱藏的『集體』潛意識。經歷是不能複製的,我所做的是把這些經歷的片段『縫合』起來,讓它們能開始新的歷程。」[3]

尹秀珍於1995年的創作已開始呈現這個觀念。題為《毛線》的作品於北京當代美術館展出,當中兩摞舊衣服是她向家人收集的,彩色的一摞是女式,灰藍的則是男式。有些毛衣的毛線被拆散了,堆成前方兩團蓬鬆的毛線,尹秀珍開始以它們編織新衣服、新圍巾。作品利用多件舊毛衣轉化出新衣,藉此傳遞尹秀珍的上述意念:「把經歷的片段『縫合』起來,讓它們能開始新的歷程。」

一件放在地上的雕塑,造型是一個打開的行李箱。行李箱內放了一些經裁剪、摺疊、縫製的衣服,組成一片城市景觀。而當中有不少高樓大廈,包括以牛仔褲縫成的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塔。

尹秀珍不斷到訪海內外不同城市後,就開始創作「可攜帶城市」系列。此系列的作品全都運用自當地收集的布料,建構成一個個微型城市。圖為此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可攜帶城市:北京》(2001),© 尹秀珍;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兩年後,她在紐約的布朗克斯美術博物館創作了類似的裝置,題為《拆解/編織》。2000年,她在墨爾本的葛楚當代藝術空間創作了相關作品《建築材料》。尹秀珍在這兩件作品中收集的舊衣,都是來自這兩個城市的居民。雖然她與捐衣者毫無關係,對他們的生活也無甚了解,但這兩件裝置卻令當地人為之動容;尹秀珍相信,舊衣服是承載記憶的物件,具有跨文化的意義。以她的話來說:「這些收集得來的衣服其實是人的聚集,它們曾經覆裹人們温暖的身體。即使成為我作品的一部分,它們仍散發着精神上的暖意。」[4]

到了2000年代,記憶繼續令尹秀珍的作品充滿生氣,尤其是她採用舊衣服創作時。《集體潛意識》系列是這時期的代表作,由多輛改裝過的麵包車構成。尹秀珍把這些長形的車輛全切割成兩半,在前後兩截之間加上一條狀如風琴的長形管道,並以舊衣服製成拼布覆蓋其上。觀眾走進這輛平平無奇的麵包車中,沐浴在透過衣物灑落的柔和多彩光線之中,聽着熟悉的懷舊老歌,猶如置身奇幻空間。

照片中可見一個身穿黑色西裝外套的長髮女子。她臉帶微笑直視鏡頭,身後可見一件拼布組成的隧道。

尹秀珍站在《集體潛意識》(2007)前,該作品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2010年的「Projects 92」展覽中展出。攝影:CAROLINE SEIDEL/DPA/AFP 經由Getty Images

尹秀珍的用意並非要勾起淡淡鄉愁,而是要回顧她人生和中國現代史中的特殊時刻。在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之初,這類暱稱「小麵」(即小麵包車)的汽車,成為生財有道、獨立和靈活的象徵。尹秀珍記得:「能出門打『麵的』或是誰能開上『小麵』,是很令大家羨慕的幸福生活⋯⋯它就是中國人可以有盼頭的夢想生活的寫照。」[5]為了凸顯「集體」的概念,她用了超過四百件舊衣服來拉長車廂,把「小麵」變成十五米長的公共汽車,成為了她所說的「一種集體的理想主義,又是一種被擠壓的現實主義」。[5]

此文章節錄自Thames & Hudson與M+聯合出版的《七十年代後的中國藝術:M+希克藏品》,此版本稍經編輯,與原文略有不同。除另有標註外,所有圖片:M+,香港。

巫鴻為芝加哥大學「范德本傑出貢獻教授」藝術史教席教授,並任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副策 展人,著有《聚焦:攝影在中國》(2018),並合編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Primary Documents(2010);曾策劃展覽包括「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2002)、「過去與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和「物之魅力:當代中國『材質藝術』」(2019)。

  1. 1.

    尹秀珍:〈關於衣服〉,未出版手稿。

  2. 2.

    Wu Hung, Transience: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cago: Smart Museum of Art, 1999), 125–126.

  3. 3.

    尹秀珍:〈關於衣服〉。

  4. 4.

    尹秀珍:〈關於衣服〉。

  5. 5.

    Lu Jingjing and Zhang Xiyuan, eds. Yin Xiuzhen (Hong Kong: Blue Kingfisher, 2012), 199.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