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M+大樓建築工地近況
當你前往M+展亭欣賞全新展覽「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時,你會發現周圍的建築地盤上,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M+大樓的主要工地毗鄰M+展亭,預計在2019年落成啟用。忙碌吵雜的工地上,究竟在進行甚麼工程?現在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縱向大樓逐漸成形
從M+展亭望向M+建築工地,攝於2017年10月。圖中三個箭頭所標示的就是縱向大樓。
數年前,建築工地奠下基石,挖掘工程正式展開。如今,設有主要展覽空間的橫向基座平台及縱向大樓的建造亦非常順利。在未來六個月,你將會目睹縱向大樓日漸攀升,由現時的七層增至十六層。這個大樓將設有研究中心、策展中心、餐飲設施、咖啡室及會員專屬空間。
由Herzog & de Meuron繪製的M+大樓示意圖,中央的縱向大樓清晰可見。圖片 © Herzog & de Meuron
五座支撐建築物的巨型桁架已封上混凝土
五座巨型桁架分別以黃色箭咀指示。攝於2017年9月,圖片 © 香港M+
M+大樓建於多條地下鐵路的隧道之上,包括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與中環的機場快綫,以及東涌線的隧道。因此,地盤必須建造橫跨隧道的五座巨型鋼材桁架,將大樓的重量安全分佈於地基上。隨着巨型桁架安裝完成,並封上堅固的混凝土,整項工程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已大功告成。
大功告成!左:橙色的V形鋼材結構為巨型桁架的一部分,尚未被混凝土密封。攝於2017年6月,圖片© 曾家偉。右:2017年7月混凝土灌漿工程完成後的巨型桁架。圖片 © 香港M+
瑞士巴塞爾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勝出M+建築設計比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靈活運用了M+選址座落於地下隧道之上的特色,並沒有捨難取易,更將它轉化成大樓設計特色。
機場快綫隧道的結構,影片截圖 © 香港M+
於機場快線旁開闢出的地下展區呼應隧道的階梯型結構,成為獨一無二且善用原有基建的設計。這展區將名為「潛空間」。
M+大樓內部示意圖,「潛空間」展區呼應機場快綫隧道的階梯型結構。圖片 © Herzog & de Meuron
同場加映:藝術家親臨工地,記錄施工過程
藝術家曾家偉在2017年9月於M+工地拍攝的照片之一。圖片 © 曾家偉
自2015年起,香港藝術家曾家偉不時親臨M+工地,以藝術角度記錄M+大樓的建築進程。曾家偉是嶄露頭角的藝術家及攝影師,曾發表多個作品系列,如2012年的《天台》和《地標》。在這兩個系列中,他以獨特的角度演繹日常城市空間。他將會繼續走訪建築工地,直至大樓竣工為止。由他拍攝的作品,部分展示於本文。
曾家偉在2017年9月拍攝的M+建築工地照片之一。圖片 © 曾家偉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