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前設的藝術──謝淑妮的一席話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即將揭幕,今年M+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繼續合辦香港參展項目,呈獻雕塑家謝淑妮的個展。近日,M+副編輯梁雅婷與謝淑妮進行訪談,了解她如何成為藝術家、她選擇媒材的原因,以及是次展覽「謝淑妮: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的重點。
「美國鋼琴家Herbie Hancock初出道時,某次與爵士樂大師Miles Davis同場演出。Hancock抱着誠惶誠恐的心情彈錯了和弦,擔心至極之際,卻聽見Davis即興配合,吹奏出另一旋律。原來在Davis眼中,並沒有所謂『錯誤』;他只隨當下的音樂回應與互動。」謝淑妮說起這個故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謝淑妮喜歡爵士樂,深受其即興特點影響,在創作時也如演奏爵士樂一樣隨心而行。例如這次展覽將展出其全新的大型裝置作品《Negotiated Differences》,裝置用多件不同形態的木材組成,並以3D打印組件將木材連接起來。這些組件形狀參差,甚至像破掉般,現出裏面的打印層;原來那是打印出錯的結果:「有時所謂『印錯』,反而會得到很有趣的形狀。」
謝淑妮成為藝術家也是一種陰差陽錯。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的她,原本為前途計劃修讀工商管理,但高考成績未如理想,就打算先入讀藝術系後再轉系。「誰知道我在唸了藝術系一年、接觸到藝術史後,整個人就180度改變,對工商管理一點興趣都沒有。」之後她從香港到美國一路攻讀藝術,成為今天代表香港的雕塑家。
無常的媒材──塑膠
多年來,謝淑妮主要以塑膠物料創作,但原來這並不在她的計劃之中。「最初我想玩的是規範化與工業化,多於塑膠這樣的事物。」她解釋道。她小時候住在葵涌,看着碼頭的貨櫃日夜層疊輪轉,促使她思考物流、工業化乃至全球性的議題。及後她了解到,塑膠這種現代產物,正以各種形態滲入生活的每個角落,具備豐富的詮釋可能。
問題是,著名雕塑如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羅丹的《沉思者》,無不以大理石或銅這類堅固物料製造。塑膠雖然不會分解,但極易老化、變得脆弱甚至解體,以這樣物料做雕塑,豈非無法傳之久遠?「傳統藝術重視永久長存,但作為做當代雕塑裝置藝術的人,我對此有些質疑,為甚麼雕塑一定要永恆呢?」。塑膠能長時間存在,卻毫不耐用,這種矛盾更教她入迷。
塑膠的可塑性給予她縱橫恣肆的解讀空間,同時又規限她的藝術家身分。「做了一段時間,觀眾和評論界都太強調這物料,讓我意識到要用其他物料呈現背後的可塑性。」她開始採納更多不同物料,在2016年的展覽「Lift Me Up So I Can See Better」以王爾德1888年的故事《快樂王子》發端,利用玻璃、軟玉、竹、支架和現成物等物料創作,綻放各自的奇彩。
撫慰心靈的木工與掏空靈魂的3D打印
在木工場中,她留意到專門用來加工圓弧形工件的舊式車床被冷落一旁,無人問津。其時她在學習冥想,發現車床刨木的過程能沉澱思緒,木屑騞然飛舞,心中但覺舒坦,於是就以車床車製了大量木材組件。
然而,這作品的接駁組件竟由3D打印而成,由傳統木匠工藝跨到嶄新的當代技術。打印過程盡是煎熬:「印一件東西往往要十多個小時,我會守候在它身邊。」有時她是實驗室科學家,在簿上記錄打印的數據,寫至密密麻麻;有時她是個母親,要清理堵塞的噴頭,打印後要替接駁組件「洗澡」。她談到那時的感受:「這件機器掏空了我的靈魂,我的人性已被它剝奪。」與車床的心靈撫慰天差地別。
後來,她總算找到與打印機的協商方式──就是接納它的「錯誤」,正如她坦然面對創作與人生的各種「差錯」一般。同時,她刻意在作品中保留這些「錯誤」的痕跡,讓觀眾從中想像她創作的過程。
藉藝術探索哲學想法
「我開始做一件作品時只知道材料與意念,或大概意象,但最後成品我是不知道的。我不喜歡有太多先決的東西。」了解謝淑妮的創作過程,等於閱讀她的思考歷程。「藝術是一種實踐,我不是要像工業設計師般做一件成品出來,我要透過藝術實踐思考問題,磨利自己觸覺,對前設提出質疑。」
她認為在探索此等問題時,語言與文字過於單向,也缺少生命力;雕塑與裝置等則可讓觀者得到感官、身體、空間和時間各種層次的體會,令思考變得具體鮮活。例如今次展覽的另一件作品《Playcourt》會於室外庭院展出,她藉展品的高度和空間佈局引導觀眾視線到空中的晾衣繩,呼應展場的民居氛圍。「我很喜歡思考視線在哲學上的主體客體關係,誰在看誰?誰在被看?」
她儼如一個滿腦子哲思的哲學家;大學時,她已熱中社會學和哲學,甚至想過日後修讀哲學。威尼斯雙年展的客席策展人李綺敏對她的思辨方式予以肯定:「雕塑的神似或技藝並不是Shirley的重點,她對思考很感興趣,能真正掌握到哲學想法,而不是強行放到作品中解釋。」謝淑妮一直來回反芻,藉創作辯證對錯、瞬息與永恆,科技與傳統等命題。
謝淑妮仍然未解的難題,就是藝術家在社會中的作用:「藝術家的最大挑戰是無法逃出這個經濟主導的社會,這令人痛苦又覺值得,像刨木一樣要與木紋相抗。既危險又會削到手指。沒辦法,這是藝術的意義。」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梁雅婷是 M+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