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謄本
楊沛鏗:在唸幼兒園之前,我已經喜歡小動物。記得在大概中四的時候,我和幾個同學——應該是四五個。那時候大家都剛好開始想養魚,接着便一起來到金魚街。
養魚對我的成長來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用了這麼多年養魚,這麼多年種植植物,是最能夠令我可以婉轉地去表達事情。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逃離的方法,給我另外一種方法去看這個世界。
你每日只不過要餵魚和換水,聽起來很容易,但也是最容易和人產生「照顧和被照顧」的一個關係。
整個展覽有不同部分,每一個物件,可能有些是庭、有些是池、有些是風景的一個座向,所有圍繞的東西都是關於「依附」的問題。很多時候都不是一個依賴一個,而是有兩個不同方向,或不同方式的依賴。觀眾看展的時候,他們會看到自己一些不同關於依賴的問題。某程度上,他們都是經歷整個養魚的過程,就是由不屬於你的魚,到好像跟你很親密的魚。
這不代表你需要養魚,但是我想觀眾能經歷跟魚的關係。我們去看一個魚缸的時候,其實有多少時間我們是否真的在看魚,還是在看自己呢?
小時候,我家人在大陸開海鮮酒家,外面有一個海鮮池。第一次接觸魚,就是魚等着被人吃的一個魚池。酒樓有很多人在外面,但魚池就好像一個孤島那樣。小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坐在外面,因為我覺得那是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
以前的金魚店會有比如紅色燈管,或者一些藍色的反光貼紙,令參觀金魚店的人達到一個更加抽離的狀態。我們都會覺得為甚麼在店內的時間過得這麼快。所有事情都可以很快,你見到哪條魚適合就會立刻拿起來,付錢就走。在那個狀態,有很多決定是會做錯的,探討的是一個即食的狀態。我小時候去金魚街時,從來沒想過那些魚很可憐,困在膠袋內。但現在,其實你每去一次金魚街就會聽到有人說這件事,而這個轉變是關乎人怎樣看待人和魚的關係。
我們有時作為養魚的人,當我們很在意那些東西的時候,更加會捉緊,甚至是去到一個繃緊的狀態。這樣對那件事本身的幫助可能會愈少,但是我們永遠都拿捏不到甚麼才是恰到好處。我自己養魚的性格,就是你怎樣利用其他方法令到自己認為那個系統做到最好。我說的龍捲風反而是水中的魚在內要面對的事情。
我建立了一個魚缸系統,對我來說,所有東西都可以控制。但在現實社會上,或者人際關係上,很多東西你都會解決不到。每一個魚缸、每一個系統,其實都是一個社會縮影。你養兩條魚,兩條魚在打架,如果你不把牠們分開,牠們就只可以在死局裏繼續打架。某程度上,這就是一個體制上會面對的問題。
其實很多作品講的都是魚,但到最後,真正討論的是否魚可能不是最重要,反而是你怎樣去處理你跟一個「依附物」的關係。如果你止於魚這個出發點的時候,有很多東西就會錯過了。
你養過魚嗎?
養魚對於藝術家楊沛鏗的成長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成長於香港和內地之間,他會花很長的時間,注視着父親開設的海鮮酒家外的魚池中不斷被替換的海鮮;在成長的過程中,他開始視養魚為課業以外的興趣,長大後更每週到「金魚街」為展覽蒐集資料。因為養魚,楊沛鏗學會了以婉轉的方式去表達事情。
在2024年,楊沛鏗獲選為代表香港參加第六十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藝術家。在其展覽「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中,楊沛鏗藉「依附」的觀念探索情感、慾望和權力關係。「依附」除了代表對於某個特別之人的渴望思念,也體現於人與物件相連繫的情感。展覽中無魚的水族箱,令人充分體會一種消失缺席之感,並令人感受到各種關係的微妙平衡總是易於打破。正如他所說:「每一個魚缸,每一個系統,其實都是一個社會縮影。」
「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由周宛昀策劃,並由M+與香港藝術發展局攜手呈獻。
製作人員
- 監製
M+
- 影片製作
流動影像工作室
- 聯合製片
陳詠姿、王偉健
- 導演
張旻匡
- 攝影
張旻匡、劉子康
- 剪接
張旻匡
- 字幕翻譯
梁煥茵
- M+文本及字幕編輯
梁仲汶、林立偉
- 特別鳴謝
楊沛鏗、周宛昀、林頌恩、譚蔚廷、施羅素、張嘉琳、羅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