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看藝術:流動影像作品串流到家
在全球疫症大流行期間,能連接互聯網的人都已將自己的家變成了收發資訊的繁忙樞紐。我們在客廳看即時新聞、Netflix劇集,上導修課,觀賞音樂影片,開會,甚至聯誼;幾乎任何事都可在網上完成。
那麼,看博物館展覽呢?這個問題有點棘手。雖說收費影音串流平台急劇發展,不少博物館的流動影像館藏卻依舊不見天日,網上亦只有寥寥數語作簡介,配以幾幅截圖。我們應怎樣將錄像藝術從博物館帶到你家中?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MMCA)策展人李智會想到解決辦法。今年較早時間,她聯絡了三間位於亞洲的博物館──香港的M+、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和MAIIAM清邁當代美術館的策展人,提議成立一個專門放映錄像藝術的網上串流平台。這個訂閱制的網站Watch & Chill遂於2021年8月推出,並持續至2022年2月。以下是M+流動影像主策展人蘇筱琪與李智會的對談,講述合作策劃網上與實體展覽背後的策展策略。
蘇筱琪:智會你好!幾個月前,我們收到你的聯絡,聽到有關「Watch and Chill:在家串流藝術」的構思時,已雀躍萬分。這計劃提出了藝術機構當前面對的幾個難題,並以別具創意的方式去解決。
首先是突破場地限制,以嶄新方式連繫觀眾。在疫症大流行的情況下不能出遊,令我們深深明白,要與觀眾保持緊密聯繫,就要透過網絡與他們溝通。這場疫症令我們對網上活動的需求來得更快更迫切,但其實自踏進2000年代,如何才能適應數碼化趨勢,以具創意的方式呈現館藏,令觀眾隨時唾手可得,一直是博物館的要務和亟待解決的難題。
其二,此計劃開創了新的跨館合作模式:亞洲四間重要博物館交換流動影像藏品,在網上和各館的實體空間展出。Watch & Chill利用這些數碼作品可以複製的特質,讓它們再次自然地流通。這種流通平常很難做到,皆因它們跟其他博物館館藏一樣,被視為獨一無二的收藏品。
李智會:其實,在這個媒體節目和資訊氾濫的年代,藝術館在促進公眾參與方面的確備受考驗,在疫下尤其如此。然而,因應觀賞習慣的改變,我們希望透過建造數碼平台,讓藝術變得易於接觸,名副其實地將藝術送到觀眾家中。Watch & Chill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台,讓博物館、藝術家和觀眾聚頭,促進彼此的交流。
這個計劃由韓國政府資助。MMCA是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轄下的國立美術館,任務之一是開展名為「藝術韓流」的環球外展計劃,向海外推廣韓國文化。在此前提下,我立刻想到將串流計劃變成多方交流,而不只是向人們展示本館館藏。這次交流的重點在於資源共享,指的不單是藏品,也涉及人力、行政和每間博物館的實體基建。
為了好好保存藏品,使之能傳之久遠,博物館傾向以較保守的方式處理物品,這點我很欣賞。可是,大部分錄像藏品實際上只是燒在硬碟裏的數碼檔案,長年封存於藏品庫內。博物館網頁上的作品僅有簡單的描述和一幅截圖,並未能讓人全面了解作品。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賦予這些彷彿沉睡了的藏品生氣,令它們活躍起來,讓更多觀眾看到?我們能借鏡共享經濟的某些做法嗎?
有賴藝術家和夥伴博物館的支持,Watch & Chill這個實驗空間順利誕生,跨越時地限制,令流動影像作品能如水般流動。
蘇筱琪:我認同博物館在收藏和保存流動影像創作時,應抱持跟對待其他藝術品一樣專業和一絲不苟的態度。這不只為了妥善保存作品,讓作品流芳,也是為了肯定藝術家的錄像作品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對每間藝術機構來說,令藏品活現觀眾眼前是重要使命。Watch & Chill正是絕佳的契機,讓我們在無邊無際、流於主觀、可隨意瀏覽的網上內容和思研精深、千錘百鍊的館藏論述之間加以探索。我們常夾在兩端之間,而每端都有其作用和意義。
過去十年,Netflix這家原本是提供DVD租賃服務的公司進軍數碼世界,提供包羅萬象、可隨時隨地觀賞的娛樂和精心炮製的內容,此等網上影視平台填補了市場缺口。我們的計劃也在發掘這片空隙中的無限可能,將引人入勝的藝術帶入每個人家中,讓他們在嶄新又熟悉的場景,以自己喜歡的步伐觀賞作品。
還有,計劃名稱也明顯在呼應「Netflix and chill」,詰問由Netflix造就的這種在家中觀賞影片,或是把它們當成消費品囫圇吞棗地看的習慣。Watch & Chill跟其他串流平台有何不同?我對它的策展手法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如何將流動開放的內容,扣連於博物館一貫嚴肅的學術研究和詮釋方式。
李智會:Watch & Chill平台有別於OTT串流媒體服務,它只會對公眾開放一段時間。自今年推出後,我們會在未來數年跟不同藝術機構合作,發佈第二和第三版。此平台限時放映的特質,跟博物館定期輪換藏品展出如出一轍,可說永遠在測試中,讓我們精益求精,開拓策展深度。
我們將「家」設定為觀賞Watch & Chill影片的地方,因此,我們以「家居生活」這一概念的變遷作為策展研究的起點。頻繁的資訊傳輸將無數家居緊密相連,我們的家已由純粹作居住之用的私人場所邁入公共場域。這次挑選的二十二個錄像作品,正反映「家」這個已延伸擴大的概念,並以特定的論述將它們組合起來。
串流平台上的內容,亦會在博物館實體展出:包括在首爾及清邁的展覽,馬尼拉的汽車電影院,香港的放映會、講座及在多媒體中心播放。我認為網上與實體並行,令展覽不拘一格,也造就獨一無二的觀賞體驗。
蘇筱琪:這種混合模式的確是開創先河,也彰顯了博物館對彼此的信任和好奇。每間機構都可自由地從館藏或其藝術群體中,挑選切合展覽形式及跟四個與「家」相關的主題的作品。
計劃首部分是「客廳的事物」,聚焦於家居物品及其替換、擺放和流通。第二個部分是「我身邊的人」,將焦點從物件擴大至家中的夥伴,如動物、植物、機械人和入侵者等。「家的共同體」重塑社群的概念,帶出在這個全球化社會,社群已不限於左鄰右舍,而變成一個無遠弗屆、由虛實關係構成的網絡。最後的「元-家」,從詩意的角度探索家的實體概念和靈性意涵。
你覺得以主題劃分參與作品,能否將迥異的策展品味和藝術風格結合,從而變成這個計劃的特色?策劃這樣一個涉及眾多地域視角和機構宗旨的展覽,有甚麼困難和精彩之處?
李智會:首先,所有參與機構一聽到這個計劃都非常雀躍。在疫情的陰霾下,大家都面對眾多未知之數,而這計劃就像是困苦中的一線曙光。
這四個主題均捕捉了日常生活中變幻莫測的現實。一開始,當我瀏覽MMCA的多媒體藏品,腦海已浮現這幾個主題。吳旻在《ABA Video》(2016) 重新擺放家中一堆物品,車在民在《Fog and Smoke》(2013) 拍攝變幻中的地區社群,具東熙在《CrossxPollination》(2016) 探討公私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這些錄像是我們發展四個主題的切入點,啟發我們探索愈見廣闊的「家居生活」概念。
寬鬆的策展架構讓所有策展人都可提議增刪和修改入選藏品。M+藏品網頁上的藏品清單非常詳盡,對策展過程大有幫助。當時,我向你提議一些切合展覽的作品,你也提議一些,然後我們便一同交流,討論這些作品為何及如何能豐富某個主題的論述。
同樣,我亦跟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的Joselina Cruz和清邁當代美術館的Kawita Chareeprasit交談,討論每件作品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們如何回應那四個關於家的概念。過程十分愉快,亦花了不少腦力。
蘇筱琪:M+藏品網頁是我們網上內容的重要一環,亦符合我們致力將藏品資料與大眾分享的目標。這個網頁能為你帶來策展靈感,並成為一個切入點,展開有關參展藝術家的討論,着實令我們十分興奮。曹斐、袁廣鳴、CAMP最後全都入選了。曹斐的作品一向關注人與空間的關係與互動,以及城市現代化所帶來的各種疏離感,納入她的作品是順理成章。CAMP與不同社群合作,創作出獨樹一格的跨領域作品,亦非常切合展覽主題。
另外,我們希望能藉王功新和蔣志的作品與開幕展覽的主題建立連繫。王功新的作品《布魯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打井》呼應「個體 · 源流 · 表現」中探討移居和全球關係的主題。蔣志的《飛吧,飛吧》 則描繪一段關於改變的個人經歷,並與「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覽中不少作品一樣,讓你想起日常生活之中的劇變。這些連繫讓我們進一步擴大有關展出流動影像的討論,並凸顯這種媒介與現代性之間固有而不斷演變的關係。
我們與袁廣鳴討論過後,挑選了其作品《棲居如詩》參展,此作並不在M+館藏之內,卻更切合展覽主題。我們亦與武雨濛和曹斐就作品在實體與網上展覽的不同展示方式達成了一致看法。你與藝術家的交流,又如何影響你挑選參展作品?
李智會:我跟藝術家談起網上串流和實體展覽並行的形式時,他們有些建議把一些不在館藏之列的新近創作也包括在內。金喜天提議加入嵌入遊戲引擎的單頻道錄像《Watching ‘Mumbling in Hell, Tumbling down the Well’ alone》;車知亮想為展覽創作新作,於是重拍十年前的展演《New Home》,當年記錄展演的錄像是MMCA館藏之一。
計劃進展到這階段,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展示館藏,還要思考如何打破原有想像,用更多樣化的手法展示館藏以外的作品。
參與計劃的錄像藝術家大多抱持開放態度,並對訂閱制的串流平台和在四間博物館舉行的展覽相當好奇。對藝術家來說,他們關注的是為何要讓作品如斯流動?適切管制和保護作品的界線又劃在哪裏?
考慮以上問題,有些藝術家將作品的網上版本稍作修改,例如,金喜天為《Sleigh Ride Chill》的串流平台版本錄製訪問短片,講解作品的重要元素,實體展覽則按博物館收藏作品時隨附的手冊展示。具東熙偕同2016年演出《CrossxPollination》的演員拍攝評論短片,而這只會在網上播放。
蘇筱琪:Watch & Chill以趣味盎然的方式思考時空,這是流動影像這種媒材的重點。這個網上實體兼備的展覽講究網上內容的鋪陳時序,以及實體展出的彈性、規模和時長。可否分享一下策劃實體展覽時有何考慮?
李智會:在MMCA的展覽,我們邀請了建築農場(崔壯源)來當參與藝術家,為展覽的四個主題設計場地。他設計了一間模型屋來播放Watch & Chill平台上的作品,模擬家居轉化成媒體觀賞場地的情況。在每個部分,建築師均以悉心設計的空間來表現四個截然不同的居所概念:利用長凳和螢幕等來展現家的零碎事物;以漂浮艙作為觀影室;加入圓形的座位,貫穿所有空間;最後,建構傾斜的牆壁,描繪未來家居戲院的模樣。
明年2月展覽結束時,我們計劃出版一本猶如白皮書的小冊子,當中不只輯錄策展人策劃此項目的理念和作品清單,還有記錄訂閱者數目、分析訂閱者觀看模式的數據,以及每場實體演講和相關活動的紀錄。另外,我們也在進行《The tales I tell》文字項目,委約作家根據觀眾在Watch & Chill平台的觀影經驗撰寫文本。
蘇筱琪:M+則選擇以兩種不同形式展示作品。2022年1月到2月,觀眾可於多媒體中心舒適的觀影間隨意選看Watch & Chill上所有單頻道錄像作品。每逢週末,這些作品更會在大台階放映。活動的最後一炮將為明年2月的「M+寰遊」講座,我們會與全球觀眾一同討論這個集體觀影經驗,並分享當中的豐富歷程。貫徹Watch & Chill的流動精神,講座將在網上舉行,讓參加者安坐家中參與。
按此登記Watch & Chill串流平台。想在現場觀賞?是次參展錄像將在2022年1月7日至2月28日於M+多媒體中心開放瀏覽,並在2022年1月14至30日於大台階放映。你亦可在網上參與2022年2月15至17日舉行的「M+寰遊」系列講座,聽聽策展人現身說法。
蘇筱琪是M+的流動影像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