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謄本
劉天蘭:我工作這麼多年,沒試過只做一件事。我經常都是多線同時進行,很多界別我都參與其中去「玩」。我用「玩」這個字絕對不是兒戲。我在香港土生土長,青少年時期去了加拿大。我當時是藝員,要演出、唱歌、當主持,但同時我也拍電影。拍電影時,我不只在幕前演出,在幕後也做製片、副導演等。當時是1978年、1979年、1980年,是香港百業騰飛的時間。大家都可以創作一些東西,亦有一些平台出現,這是很難得的發展機緣。
《號外》它比較時髦,比較有年輕人對世界流行文化的敏感度。我們當初做《號外》的時候,大家都沒有長遠的計劃,只想開開心心地做一本城市雜誌,反映當時的香港。我們的雜誌在1982年加大尺寸後的第一期,整個形象也改變了。於是找了張叔平幫忙構思怎樣設計封面,我就幫忙替封面人物化妝和處理各種安排。
至於在製作費不足的情況,又想做出好的成果,就得靠自己的資源。我經常將家中的東西拿去拍攝,譬如有一個很特別的封面。這個人到現在也沒答應過當其他刊物的封面人物,那年是她40歲的生日,那就是作家亦舒小姐。我只給她一件黑色的長袖上衣,為她化一個淡妝,還有展示她長長的頭髮。後面的背景是甚麼呢?其實是我從家裏拿來的一張毯,而這張毯是我當時的朋友林子祥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林保怡當時剛入行不久,他是我公司黑白唱片的製作助理。他那時很陽光,又很年輕,他當時好像才二十多歲。封面概念是甚麼呢?就是請他坐在我女兒岑寧兒兒時的吹氣游泳池,我們讓他坐在游泳池中間,再從旁邊的高梯上,一次又一次地倒水在他身上,而他就要做反應。最後我們選了這張當封面。當時的我們只要可以玩,有工作就行,「可以這樣嗎?做吧!」不會去計較。
我真的是由《號外》開始,才發現自己有點美藝、設計方面的⋯⋯該怎樣說呢?天分嗎?有天分也要有練習的機會。當時每個月在那裡做的所有跟設計或者造型設計相關的東西,的確就是我練習的遊樂場。在不太長的時間裡,這個潛質竟然鞏固成我的職業,我成為了形象顧問。
設計唱片封套,我絕對會依照人和歌(的特質),或者這張唱片的概念。這些資訊要經過融會、思考,因為包裝也是用來襯托這兩點。《千個太陽》當時⋯⋯我非常熟悉它的製作,由零開始到選歌、錄音,葉德嫻和陳潔靈合唱等我都知曉。我想走華麗、燦爛、明亮的路線。我從一塊織錦布上得到靈感,就想到要做一件衣服給葉德嫻。於是我從人出發,開始設計人的形象。她的髮型是很乾淨的,只是一條馬尾,她的首飾是傳統的景泰藍,化妝也是我替她化的,有少許東方感,眼線稍微向上挑,因為《千個太陽》這首歌是很熱血、很有力的。我想表現一種如太陽般燦爛的熱力,所以音樂給予我的顏色、感覺,跟織錦布給我的感覺似乎可以交織在一起。
當時我的確覺得形象打扮不只是銀幕上或舞台上需要的東西,即使不是公眾人物,也不等於不需要留意自己的形象。因為每人出落的打扮其實都是一些訊息,是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亦表現他們對生活是否有要求。誰不是每天都面對觀眾?只不過不一定是上台而已。我可以說「架勢堂」,就是我把這種想法付諸實現的平台,是我把對形象的知識帶到尋常百姓家的地方。
電影的服裝造型工作主要是幫忙說故事,而這些造型需要由我們去創造、去實現,令觀眾在看電影時忘記演員是誰,信服這是戲裡的人物,並跟隨情節走下去。我記得有部電影叫《東成西就2011》,也挺有挑戰性的,因為它除了現代人物的衣服,那七、八個主角還是神,所以在人間的時候,他們各有各的性格,我們要設計進服裝裏,然後他們在天上的服裝也要有其特色,還要有所連繫。我覺得從跳脫、靈活或時髦、有趣的角度來說,我能滿足導演的要求。
作為電影美術學會的一員,近年,我也以行動去實踐所想,就是讓更多人了解電影美術和服裝造型這個行業,並將它傳承下去。所以我們開班授徒,講解我們的行業,讓他們看更多電影。為電影服務是你的嗜好,嗜好是開心的,是關乎玩的。
這個字經常出現吧,這個「玩」字。我想這是我的態度。我不是說要不負責任地去玩,我用「玩」這個字代表我去享受它。雖然我現在已經幾十歲了,但工作起來仍然有很多東西學習,是一種成長。我想我這個口頭禪不會改,我會繼續玩下去。
製作人員
- 監製
M+
- 影片製作
Pigture Creations
- 導演
羅嘉駿
- 製片
方嘉
- 副導演
鄭文熙
- 撰稿
鄭佳麗
- 攝影
譚樂謙、衛思瀚、鍾卓勳
- 燈光
林濼晴、羅家權
- 攝影助手
陳庭亮、黃昭湛、袁偉達
- 燈光助手
黃仲明
- 收音
趙浩志
- 剪接
林政安
- 調色
譚樂謙
- M+製片
丘雪君、張嘉琳、陳慧卓
- M+策展研究
彭綺雲
- M+文本
梁仲汶、林立偉、蘇浚
- 特別鳴謝
劉天蘭
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
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電影美術學會
號外
邵氏影城
黑白唱片有限公司
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