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瓷壺,白底上有點狀圖案,顯得色彩斑斕。

陳彥翰(1980年生於新加坡),《點點娘惹──蓋罐》,2011年,噴砂瓷,香港M+,© 陳彥翰

M+ 擁有豐富的南亞及東南亞作品收藏,藏品涵蓋藝術家、建築師及設計師的創作,數目更在持續增加。對於這點,你大概未必知道,但讀完下文後,相信會有所了解!

打從一開始,南亞及東南亞的藝術品就包括在M+藏品內。但到目前為止,本館的公眾活動作並未重點介紹這些作品。這種情況快要改變。隨着「尋路探新:探討南亞及東南亞」即將舉行,M+會首次把焦點放於此地區!

「尋路探新」活動為期三日,將舉行一系列嘉賓對談、演講及小組討論,與大家一同把眼光投向南方。「尋路探新」旨在向香港觀眾介紹該區個人與機構的重要工作,亦會探討香港和南方國家的文化實踐有何異同。

為使大家認識M+藏品中南亞及東南亞藝術品的類型,我們挑選了十件作品,並製作了以下簡短清單。大家細閱後,就會進一步了解這些作品為何被視為當代視覺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實例。

拉希德‧阿拉因

《船:通往抽象》,1962年

水粉及水墨畫作,繪有多個三角形,組合而成帆船形狀,背景為凌亂的棕色及黃色。

拉希德‧阿拉因(英國,1935年生於巴基斯坦),《船:通往抽象》,1962年,水粉及黑色水墨紙本,香港M+,© Rasheed Araeen

拉希德‧阿拉因是公認的英國極簡主義先鋒。上圖為M+藏品《船:通往抽象》系列作品之一,該系列呈現阿拉因於1960年代走向抽象表現主義的進程。阿拉因歷來的作品包括半抽象繪畫、素描、幾何雕塑,偶爾還有行為藝術。此作品系列會在荷蘭燕豪芬Van Abbemuseum美術館即將舉行的拉希德‧阿拉因回顧展中展出。

阿拉因經常透過寫作及策展擔當行動主義者的角色,介紹旅居英國的非西方藝術家作品。阿拉因是極具影響力的理論藝術學報《Third Text》之創刊編輯,該學報至今已成為後殖民主義和文化領域藝術認同著述的重要發表渠道。

里克力·提拉凡尼

《無題2001年(七俠蕩寇誌,意式西部片)》,2001年

一間大房間內,地面上鋪着巨大鋼板,上面有不少的白色小碗。碗的四周放着石油氣爐、金屬碟、木砧板和餐具。

里克力·提拉凡尼(泰國,1961年生於阿根廷),《無題2001年(七俠蕩寇誌,意式西部片)》,2001年,鋼地板、石油氣爐、鑄鋼鍋、Arcopal碗、金屬叉、托盤、木砧板及一份冬蔭雞湯食譜,香港M+,© 2014 Rirkrit Tiravanija

里克力·提拉凡尼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在「關係美學」中擔當的角色。「關係美學」是一種參與式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創作中猶如催化劑,發揮促進社會交流的作用。提拉凡尼的作品經常以社交活動空間表達,如一同用餐、烹飪、閱讀或演奏音樂的空間。而以準備食物和進食作為社交藝術形式,尤其成為了他的標誌。

里爾吉ㆍ迪拉瓦尼:創造體驗的場景
里爾吉ㆍ迪拉瓦尼:創造體驗的場景
1:42

提拉凡尼講述其作品背後的意念,當中包括《無題2001年(七俠蕩寇誌,意式西部片)》。他在此作中為觀眾烹煮泰式湯。

影片謄本

(原文:英語)

里爾吉‧迪拉瓦尼:藝術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說到《Spaghetti Western》,展場設有七個煮食站,讓我們煮「椰漿雞」,即一種用椰汁煮的雞湯。我很喜歡在作品中保留先前活動的痕跡;我嘗試藉着周圍擺放的物件重現活動場景,事後來訪的人觀察眼前景象,然後各自在腦海中,嘗試拼湊出先前發生過的事情。

此作正正利用人們曲解,誤讀事物或對之理解不足的現象。這源於他們的臆斷,而對抗臆斷就像一場長期的抗爭。人們之所以作出各種臆斷,皆因他們自以為擁有這樣做的知識。

籌劃及建構場景,讓觀者親身體驗非常重要。我覺得意義在於理解人們如何應對各種事物,以及如何體會各種經驗。

《無題2001年(七俠蕩寇誌,意式西部片)》(2001年)就是這種作品其中一例。作品由石油氣爐、鋼鍋、碟、叉、托盤、砧板和一份泰式湯食譜組成,廚具一應俱全,足以為八百人準備食物!

希爾帕·古普塔

《說話牆》,2009至2010年

地上有一排延到牆邊的磚塊,一個人站在這排磚塊的一端,戴着連接到牆上的耳筒。

希爾帕·古普塔(1976年生於印度),《說話牆》,2009至2010年, 磚塊、液晶體顯示屏和耳筒,香港M +, ©Shilpa Gupta

希爾帕·古普塔創作深具詩意和政治意味的裝置和雕塑,作品運用科技媒介評論全球一體化、宗教、性別政治、環境議題、身分認同與政治不公。

在M+ 藏品中的《說話牆》(2009至2010年),觀者戴上耳筒,聆聽傳來的聲音,在它引導下沿一排磚塊行走。動作感應器會偵測觀者站立的位置,聲音會邀請觀者移近,牆上細小的液晶體顯示屏向述說觀者從一個故事,故事由一條劃在沙土上的邊界開始,在狂風暴雨洗刷下,邊界不斷逐吋移動。觀者的身體遂直接參與了一場有關邊界和身分之隨機無常的對話。

索皮·比

《複合物》,2011年

多個由竹和藤編成的形狀組成一個雕塑,外形是猶如城堡的建築物。

索皮·比(1971年生於柬埔寨),《複合物》,2011年,竹、藤、夾板及金屬線,香港M+,© Sopheap Pich

索皮·比的作品散發易於辨認的風格──利用竹篾和藤篾創造雕塑。Pich亦就地取材,使用如放米的麻包袋、蜂蠟和礦物顏料等物料。

索皮ㆍ比:竹織藤編
索皮ㆍ比:竹織藤編
2:14

藝術家索皮·比細說他以竹和藤創作的來龍去脈,以及他被M+納入收藏的作品《複合物》背後的故事。

影片謄本

(原文:英語)

索皮ㆍ比:我覺得物料賦予我一把聲音。物料是一種必需品,它可以作為一種身分認同。我自小在農場長大,父母一直都是農民 ,而我是唯一有大學學位的人。我習慣身處這些東西之中,我曾經與父親一同製造捕魚籠及用來捉青蛙和蛇之類的東西。我覺得我是寫實主義者,我的藝術是真實的;我在做實在的東西,它們沒有任何抽象之處。

柬埔寨藝術學校的金科玉律是「三思而後行」,但我會說:「做了才想吧!」。創作藝術的時候,你其實可以先做後想,這就是直覺的部分,就像玩耍一樣。

創作《複合物》時,是我人生中最潦倒的時候。我的工作室在湖邊,之後我們得到要搬遷的消息 ,他們用沙把湖填了,然後再在裏面建立一座城市。就在那時我開始想,這裏沒有任何東西是安全無虞的,你會被人趕走。那時便有一種為了要建立新事物而破壞一些東西的感覺。我也挺喜歡這個意念:藝術品可以在完成後被全然改變。這個作品名為《複合物》,所以它可以隨意成為任何東西。

身處的環境顯然影響我工作和思考的方式。我一直住在這裏,沒有到過其他地方居住,我亦不在其他地方創作。我喜歡細細想,慢慢做,因為我們就是這樣的。這就是柬埔寨人的生活態度。

比的創作觸及柬埔寨慘痛的近代史,又描繪幾遭赤柬政權毀滅,但仍堅韌延存的傳統文化。為此,比運用傳統的物料和形態創作,並曾說:「一切都表達在線條當中……作品帶來接納,作品帶來反抗。」

張奕滿

《日曆 2020–2096》,2004至2010年

裝置藝術作品,由一排排掛滿一室四壁的照片所構成。

張奕滿(新加坡,1977年生於馬來西亞)《日曆 2020–2096》,2004至2010年,柯式印刷紙本,香港M+,© 張奕滿

張奕滿從事多種藝術實踐,包括物件、圖像、裝置、場景和文本;而他在M+ 藏品中的作品,規模上都是很引人注目和恢宏。張氏以概念性的手法,研究個人和社群如何想像未來。這是他為人熟知的特色。

以《日曆 2020–2096》為例,作品包含1,001幀由2004年至2010年收集的照片。照片掛在藝廊牆上,呈柵格式排列。照片全部攝於新加坡,相中均是出入方便的公眾地方。不過張氏僅在這些地方空無人一時才拍照,因此共利用七年時間在城市中遊蕩閒逛,方攝得這些照片。眼下市區重建步伐急速,《日曆 2020-2096》一直在提醒大家:我們身處的環境不會持久不變。

薩蒂延德拉‧帕卡萊

《卷狀碳纖維陶椅》,2001年設計、2008年製造

表面光滑的藍色椅子。座位由空心的大圓圈組成,靠背有三個分開的垂直結構。

薩蒂延德拉‧帕卡萊(1967年生於印度),《卷狀碳纖維陶椅》,2001年設計、2008年製造,陶器及碳纖維,香港M+,© Satyendra Pakhalé

薩蒂延德拉‧帕卡萊是工業設計師兼建築師,以靈活多變的作品聞名。家具、工業、運輸、建築及室內設計在社會、文化和技術方面的研究探索,推動了其創作。

M+ 藏品中的《卷狀碳纖維陶椅》是一個出乎人意料的組合,結合「高科技」的碳纖維和「低科技」的陶瓷物料。椅子用陶瓷製成,之後以藍色碳纖維覆蓋其表面。作品旨在挑戰大眾對物料的既有想法,藝術家親身說法:「意圖……純粹是為了衝擊傳統。」

陳彥翰

《點點娘惹──貢盤》,2011年

瓷貢盤,白底上有點狀圖案,顯得色彩斑斕。

陳彥翰(1980年生於新加坡),《點點娘惹──貢盤》,2011年,噴砂瓷,香港M+,© 陳彥翰

陳彥翰是新進的新加坡設計師,作品集中用設計來探索價值、儀式和物質性。在M+ 藏品中的《點點娘惹》系列,陳氏將南洋瓷器重新詮釋。南洋瓷為傳統起居用品,源於東南亞的華人僑生(十五至十七世紀到馬來群島之的華人移民後代)社區。

陳彥翰為這些傳統物件賦予當代感、工業風演繹,將原有的彩色表面轉化成網點般的平面圖案;在瓷器上貼上圓點,然後作噴砂加工,此舉保留受貼點保護的表面,並將外露部份的釉彩除去,展現圖案以下的白瓷。

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建築三人小組(新加坡/馬來西亞)

棕色調的城市鳥瞰圖,可見多座建築物和向外延展的道路。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鳥瞰圖,可見由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設計(由建築三人小組後繼)的新加坡大會堂與職工會大廈及新加坡航空公司大廈(前身為馬星航空公司(Malaysia-Singapore Airlines)總部)》,1967年,照片,香港M+,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 Architects Team 3 Pte Ltd.

建築事務所建築三人小組(AT3)於1967年創立,承繼同樣由著名建築師林蒼吉擔任共同創辦人的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MAC)。AT3積極參與建造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眾多重要市政和公共建築,歷史學者稱英屬馬來亞後殖民時代為建築的「英雄時代」,AT3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

林蒼吉:星馬築跡
林蒼吉:星馬築跡
3:44

林蒼吉分享建築三人小組一些重要項目的幕後故事。

影片謄本

(原文:英語)

林蒼吉:我覺得我們這個國家的那一代人,大家出國學習都是為了成為專業人士,然後對國家有所貢獻。我們雖是英國殖民地的子民,但我們也是世界的一分子,同時與自己所屬的國家血肉相連。

因此,在國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體驗。我們可以實踐自身的建築意念,亦會對結構、形態、功能、材料的運用一清二楚。

那個大會堂設計比賽是首個主要的公開比賽,顯然每個人都全力以赴爭勝。我們所做的設計不只可供舉行會議之用,還可用於舉辦演奏會。公共空間、展覽空間等,以及到訪建築物參觀的種種體驗,都是啟發我們設計的靈感來源。

以公開比賽來徵集清真寺的設計是很不尋常的事,而在這次比賽中,獲獎的建築師並非穆斯林。這就是這個國家早期的狀態,它在建國之初是一個很開明的社會。

位於羅敏申路的新加坡馬星航空公司大樓,是我們繼大會堂後首個重大的市區項目。我們從那時起,才針對熱帶氣候,以創新方式設計都市建築,加入平台、天台花園、遮陽設施等設計。

我們在設計如大華和星展等銀行大廈時,大廈是建在市區,要考慮都市化的因素及其限制。那時我們對周遭環境做了充分研究,希望能為那個時代提供參考。

裕廊鎮大會堂設計比賽幾乎是當時所有新加坡公司志在必得的目標。首先,在外形方面,整座大會堂由兩幢建築結構組成,兩者之間留有空洞。而鐘樓是這座建築的重要元素,就如潛艇的潛望鏡一樣。這個鐘樓要建得夠高,才能從四方八面都看得見。

巴奇(巴克敏斯特.富勒)不僅是未來學家,還是人文主義者。我們偶然相識,事實上,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我可說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當然,我在與巴奇的相處中獲益良多,而他的哲學對我影響最大,亦即你我共處的世界,四海一家的世界,共享這個世界等概念。當然,他的測地線研究是另一個我們協作的範疇,我也嘗試將測地線以圓頂的形式呈現。最著名的是那個在峇里建造的竹製張拉整體(tensegrity)圓頂,那是我們為慶祝他生日而建造,好像是1977年的事。我相信那些接觸、人情味、真正提升當地居民生活的事物、與我們相處的經驗,對他而言都別具意義。

身為馬來人或馬來西亞建築師,關鍵其實不在於你做了甚麼作品,而在於你的原則和作品的質素,風格不甚重要。你的建築設計一定要有原則,最好也有獨創性。我的靈感都來自全球,因為我的背景較國際化。我會看到當中的關聯與意義,而不是單純模仿,我不一味追求風格或跟隨潮流。

MAC/AT3的建築作品極為創新,呼應區內社會政治環境和氣候條件;當中新加坡大會堂(上圖左下角建築物之側)的設計代表當局對現代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追求,這可見於其開揚和便於公眾出入的取態;設計亦考慮到建築所處環境,設有因應天氣變化的遮陽設備和有助通風的寬敞空間。

M+ 藏品中有大量來自AT3的不同收藏,包括逾百照片、繪圖、平面圖、小冊子和幻燈片。

巴克里希納·維塔爾達斯·多希

《紡織工會大樓 LC-AH-08-A 型 木櫃(印度阿美達巴德)》,1953至1954年

木櫃設有九格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空間,每格均有一道門。

巴克里希納·維塔爾達斯·多希(1927年生於印度),《紡織工會大樓 LC-AH-08-A 型 木櫃(印度阿美達巴德)》,1953至1954年。柚木、樺木飾面層板及烏檀木,香港M+, © Foundation Le Corbusier

巴克里希納·維塔爾達斯·多希是印度舉足輕重的建築師,創辦國內首個建築學院──環境規劃及技術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Technology),並與瑞士裔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甚有淵源。多希於1951年至1954年與柯比意於巴黎共事,後來返回印度阿美達巴德負責監督柯比意的各項建築項目。

由多希設計、現為M+藏品的木櫃,是為印度阿美達巴德的紡織工會大樓製造,大廈是柯比意在城中四座建築項目之一。木櫃的設計反映大廈外牆的長方形柵格,與較多曲線的室內設計形成對比。

拉傑‧雷瓦爾

《印度新德里國會圖書館(1989至2003年)模型》,1989年

建築物木製模型。建築物四周有草地環繞,內設一座庭園,並有數個圓形部份。

拉傑‧雷瓦爾(1934年生於印度),《印度新德里國會圖書館(1989至2003年)模型》,1989年,木材,香港M+,© Raj Rewal

拉傑‧雷瓦爾是頂尖的建築師,作品包括許多印度獨立後的重要項目,設計兼具國際現代感及傳統印度風格──尤其莫臥兒建築特色。

雷瓦爾跟MAC/AT3和多希一樣,持續尋求將創新的意念和建築技術,融入本土氣候和社會現況。以M+藏品中由雷瓦爾為新德里國會大廈圖書館設計的模型為例,建築設一座天台花園,冬天可讓人聚會,夏天就成為隔熱屏障。設計亦參考昔日印度建築並賦予新意,以傳達文化認同和富有活力的訊息。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