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你提供最好的網站體驗。
從藝術、設計和建築的角度,提出重新審視生態及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嶄新方式。
在氣候危機下,藝術家和創作者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我們從館藏出發,探討所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而了解人造環境、事物與歷史發展之間的複雜關係。
透過由社區主導的設計,Yayasan Arkom Indonesia令居民得以參與重建自己的家園,使社區能可持續發展,並從整體改善他們的生活。
藝術可以改變社會嗎?尹秀珍藉行為藝術作品《洗河》直接將環境問題呈現於觀眾眼前。
于吉的雕塑及裝置給人一種怪異的機械式脫離感,探索人與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楊沛鏗的混合媒體作品探討人與人的關係、人造自然和感性的場景。
「希克獎」今年來到第二屆,身為提名人之一的Magdalena Magiera撰文介紹藝術如何為集體分享與體驗創造空間。
唐娜·哈洛威探討賦形、說故事和世界創造如何能培養我們在多物種世界中棲居所需的「回應能力」。
勞麗麗執導的短片《刻意順流》 思索命運和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中的自我意識。
探索拉傑.雷瓦爾建築作品中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手法。
1970年代,由許敬雅設計的「垃圾蟲」成為了清潔香港運動的大使。儘管這隻調皮的綠色吉祥物是個反面教材,卻深受市民歡迎,更反映當時政府如何致力營造公民身分認同及提高環保意識。
建築師為何要把一個城市解體?學者 Ariel Genadt與M+談創造、破壞,以及在1970年前後, Archigram與磯崎新彼此之間的化學作用。
策展人橫山育子細說亞洲及世界各地一些較鮮為人知的椅子故事。
策展人王蕾分享香港幾個以「城中城」概念興建的屋苑,並分析它們如何切合這個城市的需要。
法國動畫師文森.布羅凱爾細述他的手繪美學精髓,並拆解他如何以直觀方式從M+大樓的細節發掘驚喜。
梁美萍講述她如何從社區中收集日常物料,並以之為素材創作藝術品。
藝術家謝淑妮及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從一件以街頭羽毛球賽為靈感藝術品,開展了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對話。
永井一正於1987年開始創作的「LIFE」系列作品,當中的環保議題至今仍能引發共鳴。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趁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重溫這個系列。
北京繪造社解說他們如何以Archigram的創作實踐及其他亞洲建築項目為靈感,創作了三張海報。
M+設計及建築團隊的兩位策展人介紹各自範疇中最新和最舊的藏品,並從新的眼光述說二者的聯繫。
從藝術家組合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的兩件作品——由舞蹈製作或電子廢料轉化而成的物件,探索設計的擴展領域。
藝術家索皮ㆍ比細說他以竹和藤創作的來龍去脈,以及其《複合物》這件已被M+納入收藏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走到幕後,窺看佈置一件由有機物組成的藝術品有何難度
藝術史學者黃韻然在文章中指出,相對於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香港藝術雖「小」,卻絕不代表其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