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1年6月18日 / 施維麟

凝望天空:小野洋子以Zoom連繫世界

照片中可見藍天白雲。

攝影:Dmitry Makeev,經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CC-SA-4.0)

6月21日香港時間晚上8時42分,一台攝錄機將定點拍攝M+大樓上空,並透過視像會議平台Zoom進行二十四小時現場直播。同時,世界各地其他藝術及文化機構亦會同步直播天空影像,合作完成小野洋子的藝術作品《T.V. to See the Sky》

雖然香港的地標或地貌不會在M+拍攝的影片中出現,但變幻的天空影像會反映我們的城市特徵。晚上直播開始時,鄰近大廈外牆的燈光將照亮夜空,甚至亮得遮蓋當晚的「草莓月亮」。直播會持續至第二天早上5時15分的日出時分,再到傍晚7時10分的日落時分(那天是全年白晝最長的日子之一!),並於1小時32分鐘後夜幕低垂、城市燈火再次映照天際線之際結束。

照片中可見被影子籠罩的建築群。建築群後方的天空是暗藍色的,地平線上透現橙色的日出。前景中的街燈仍然亮着。照片右方可見建築用的起重機吊臂。

2015年,西九文化區旁的日出,© M+,香港

《T.V. to See the Sky》由洛杉磯的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和Feminist Center for Creative Work合辦,靈感來自小野洋子1960年代極具開創性的閉路電視藝術作品。小野洋子將《Sky T.V. 1966 (furniture piece)》描述為「一台設於藝廊、只用來看天空的閉路電視」。此外,她在1967年為倫敦Lisson Gallery展覽創作《Sky T.V.》,並形容作品為「一台只看天空的電視,不同頻道播放不同的天空風景,高渺的天空、低伏的天空,不一而足」。

有別於以往從不同頻道收看不同影像,Zoom讓各個天空──準確來說是同一片天空從不同地點所看到的景象──同時出現在畫面內。M+開始直播時是香港的夜晚,不過其影像可能會出現在主辦方直播的加州黎明旁邊。作品由不同的Zoom視窗拼合而成,其實際模樣將取決於變幻莫測的氣象和大氣狀態:東歐可能烏雲密佈、中國南部可能陰霾籠罩,墨西哥城可能陽光普照。

從Zoom看天空

早於2013年,Zoom軟件已面世;但要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這項視像會議服務才真正大為普及。Zoom這個軟件名稱更成為動詞,代表在彼此隔絕期間的會面交流。這個平台讓親朋好友得以聯繫,但同時也是繁重乏味工作的通訊工具。對於那些長期在家工作的人來說,只要點擊一下按鈕,便能隨時在好友和討厭的老闆之間切換。

Zoom為人們提供即時線上會面的機會,同時無時無刻地提醒我們,自己與螢幕彼方的人隔着難以逾越的距離。如果說對Zoom產生疲憊是新冠疫情時期的常態,那麼小野洋子的作品則為消除網絡疲勞提供了富於想像力的妙方,為乏味的科技世界增添一點禪意。

《T.V. to See the Sky》為千篇一律的格狀界面注入偶然和不確定元素──藝術家本人也不能控制影像的最終成果。這件作品將持續記錄天空一整天,透過同時呈現晝夜和日出日落,凸顯一種時空倒錯的感覺。Zoom的特點是能跨越地域界限,連繫世界各地的人,但此作品則讓觀眾透過凝望天空,仔細思考各地天空有何不同特質。

邀請觀眾參與的創作

《T.V. to See the Sky》的直播雖然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但也承載了小野洋子一貫的藝術精神。1960年代,科技迅速發展、大眾媒體普及;一如白南準及久保田成子等錄像藝術先驅,小野洋子對電視作為創作媒介深感興趣。

照片中可見一個放在底座上的閉路電視,背景中空無一物。電視螢幕上是藍天白雲的影像。

小野洋子的《SKY T.V.》是最早利用攝錄機的即時觀看功能的作品之一。圖中為:《Sky T.V. for Washington》,1966 / 2014年,閉路錄像裝置,赫尚博物館和雕塑園,赫尚購藏基金,2016年,攝影:William Andrews

此外,《T.V. to See the Sky》亦進而拓展更廣闊的主題,這些主題見於小野洋子在1960年代初與國際激浪派一同創作的概念藝術實驗。在那些詩意盎然的實驗作品中,不少都需要觀眾跟從指令才能完成。例如她在1964年出版的文集《葡萄柚》,收錄了一些藝術行為的文字指令,鼓勵讀者在天空鑽一個洞,或把天空當成樂器演奏。

從畫畫看天空

在畫布上鑽兩個洞。
掛在能看見天空的地方。

(轉換位置。
嘗試掛在前窗和後窗,
看看天空有沒有不同。)

1961年夏

──小野洋子《葡萄柚》中的詩篇

《葡萄柚》裏的文字指令,和《T.V. to See the Sky》給予參與機構的指令大同小異,只是這次主辦方要求大家真的要付諸行動。M+的技術人員負責設置攝錄機,並設計了能確保網上直播在辦公時間後不會中斷的系統。而連觀眾也獲邀請參與作品,只要把天空照片發佈到社交媒體,加上#TVtoSeeTheSky標籤,就能成為參與此藝術項目的一分子。

M+建築工程的始與終

M+收藏的小野洋子作品,大多都有要求觀眾參與的成分,或至少有互動元素。原版《讓釘子錘進的畫作》(1961/1966)邀請觀眾拿起一把用鐵鏈連着作品的鐵鎚,把釘子釘進作品表面,以完成這幅「畫作」。(出乎意料的是,小野洋子後來用青銅鑄造這件作品,把此作永久凍結,M+館藏中的小野洋子作品,許多都是以青銅創作。)

《T.V. to See the Sky》並非M+首次參與小野洋子的全球性作品。六年前的2015年6月21日,剛成立不久的M+參與了《Morning Peace》,一個全球性的日出慶祝活動,時值夏至以及小野洋子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回顧展。這項活動受小野洋子於1964至1965年的展演《Morning Piece》啟發,展演中藝術家把過去、未來和想像中的早晨製成紀念品,以不同價錢售予觀眾。

照片中可見一疊細小的圓形鏡子,鏡面反映出天空的景象。每塊鏡子之間都有紙張隔着。

這些鏡子附有紙張,讓參加者寫上「等待黎明」的感受。這些鏡子是蔡仞姿2015年的展演作品《Morning Peace》的一環,呼應小野洋子在1960年代的展演《Morning Piece》中售賣玻璃碎片。© M+,香港

一如不少小野洋子早期的參與式作品,《Morning Peace》也有指令的部分:

在日出而至之時
歌頌晨曦
於過去、未來與現在
傾聽世界
彼此接觸
每當太陽升起時

──小野洋子2015年春

照片中的女人在吹長笛。她身後可見藍天白雲,還有日出時的橙色暉光。背景是一片城市景觀。

梁志和的《拂曉》,一件由樂手、眾人和他們的狗在日出時分一同完成的現場表演作品。© M+,香港

活動中,一小群參加者在西九文化區M+臨時大樓天台聚集,見證日出的來臨。那時西九文化區還是建設中的工地,坐落在填海區的臨海地段。香港藝術家蔡仞姿梁志和亦為活動演出,活動照片以特別的標籤分享到社交媒體,以慶祝小野洋子這項全球性的藝術計劃。

小野洋子的藝術計劃靈活多變,慷慨邀請各方參與,可說是標誌了M+大樓建造工程的開始與結束;M+大樓現已竣工,將於2021年底開幕。雖然M+大樓不會出現在影片裏,但其高聳的建築正是凝望天空的好地方。小野洋子致力以藝術連繫世界,即將開幕迎賓的M+同樣秉持她的這種精神。對M+而言,《T.V. to See the Sky》不只標誌着一日的流逝,更是我們回顧過去七年從草創一路走到今天的好時機。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施維麟
施維麟

施維麟是M+的數碼內容及編務主管。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