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助理策展人龍雲剖析日本藝術家小澤剛的作品《Nasubi畫廊》如何在時代變遷下重塑畫廊的定義。
1993年,日本藝術家小澤剛在東京銀座一間租賃畫廊前的樹上,掛起一個配送牛奶的專用木箱,箱中的茄子插了像是支架的木籤。這是他為街頭游擊藝術活動「銀座漫步藝術」所創作的藝術品,用意是批評當時日本藝術市場要付款才能展示作品的制度。新晉藝術家必須向租賃畫廊付款,方可在那裏舉辦一般為期七天的展覽。歷史悠久的 Nabis畫廊正是這行的權威。正因如此,小澤剛故意挪用此畫廊的名字,並將「Nabis」在日語中的一般讀音「Nabisu」的假名次序對調,變成意指茄子的「Nasubi」(なすび),將作品諷刺地命名為《Nasubi畫廊》。
小澤剛生於1965年。他的作品大多充滿幽默感和有趣的觀察,互動性強,常以溝通為創作基礎,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政治問題。《Nasubi畫廊》作為小澤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包含兩重概念:首先,當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蔬菜在迷你畫廊中展出時,它隨即被重新包裝成藝術市場的商品;第二,整個《Nasubi畫廊》亦可被視為一件藝術作品。從這角度看,小澤剛便擁有藝術家和畫廊主的雙重身分。《Nasubi畫廊》與當時日本的租賃畫廊和藝壇權力結構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個另類藝術空間讓無法負擔傳統畫廊租賃費的新晉藝術家也有機會展出。它的運營模式採取五五分帳,即由參展藝術家與小澤剛對分賣出作品的收益。後來作品逐漸發展成富含集體創作精神的藝術項目。
也許是世上最小的畫廊,《Nasubi畫廊》兼具流通和靈活的特性。在首次展覽後的兩年間,它承辦過多場個人展覽,參與藝術家包括當時嶄露頭角的村上隆、中村政人、福田美蘭和宇治野宗輝。宇治野宗輝的《New Club Venus》(1993)就將牛奶箱變成了一間迷你夜總會,裏面放滿酒、玻璃杯和冷光燈片。在展覽開幕那天,這間「夜總會」在銀座街頭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與露宿者注意,成為了人來人往的景點。
1993年10月,作品離開銀座原址,開始移師到東京各地書店及戲院等地,以及福岡和名古屋等其他日本城市。1995年12月,為審視項目發展方向,小澤剛暫時關閉《Nasubi畫廊》。兩年後作品以《新Nasubi畫廊》之名重新出發,並在同年以此作參加在維也納舉辦的首屆「移動中的城市」展覽。這個展覽呼應了1990年代亞洲各大城市經歷急速都市化的時代背景。當時外來資本大量湧入,各處大興土木,不少摩天大廈和商業地標在短時間內拔地而起。因此,另類藝術空間被迫遷到工業區等較為偏僻的地方,甚至因為財政困難而難以繼續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小澤剛的「移動中的畫廊」正好為藝術家提供表達意念和展示作品的平台,而這一特點也讓它非常貼合「移動中的城市」展覽主題。《新Nasubi畫廊》秉承原作精神,在繼續邀約不同藝術家進行集體創作的同時,也順勢將展覽拓展到世界各地。
藉着參與「移動中的城市」展覽的機會,小澤剛邀請了墨西哥藝術家佩德羅‧雷耶斯(Pedro Reyes)在他的畫廊做展覽。雷耶斯向來以探討社會政治議題的大型雕塑、行為藝術和參與式作品為人熟悉。這次雷耶斯用粗糙的木條結構為牛奶箱的外框做支架,並將箱內精緻的白壁塗成混凝土般的灰色。這樣,小澤剛原本將牛奶箱改造成的微型「白盒子」,就被雷耶斯巧妙地轉化成完全相反的工業空間;其粗糙簡樸的面貌,彷彿是以幽默方式評述當時展廳的定義。
在2000年代,有愈來愈多藝術家參與到《新Nasubi畫廊》合作當中。像是2006年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舉行時,獲邀參展的小澤剛便邀請了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等其他參展藝術家進駐畫廊。林一林、楊振中、林蔭庭、宋冬、埃科‧努格羅霍(Eko Nugroho)等藝術家也是他流動展廳的合作夥伴。小澤剛這個開創先河的理念重新定義了畫廊及展覽空間,並讓藝術家在小小的牛奶箱中拓闊概念上的界限,讓一種嶄新的當代藝術聯結和集體合作方式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