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1年12月15日 / 鄭道鍊、周宛昀

納里尼.馬拉尼:實驗動畫五十年

照片中可見八個聚酯薄膜旋轉圓筒,上面繪有不同人物。一道強光從畫面中央附近射出。後方牆壁上,可以看到這些人物的投影。

納里尼.馬拉尼《回憶瘋狂的梅格》 (2007–2019)的局部,© Nalini Malani;M+,香港

最近開幕的個展「視界流動」呈獻錄像藝術先鋒納里尼.馬拉尼內涵豐富、引人入勝的作品。 1946年,馬拉尼生於卡拉奇一個宗教信仰多元的家庭,那時正值英屬印度經歷衝突與混亂後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兩國的前夕,因此她在孟買成長期間,親歷印度的轉變。以下,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與視覺藝術助理策展人周宛昀討論展覽中三件流動影像作品,探討這些作品如何凸顯馬拉尼藝術實踐的重心,並體現她的創作手法──透過鋪陳隱喻、援引歷史來探問普遍的社會議題,尤其是種族和民族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女性和弱勢社群遭受暴力對待等現象。

現代烏托邦的構想

自1969年開始創作,直至1976年完成的雙頻道作品《烏托邦》,並列投影馬拉尼於不同時期創作的錄像。其中一件錄像《理想居所》(1969)是馬拉尼在駐留「視覺交流工作坊」期間創作,該藝術空間由現代主義畫家阿克巴.帕丹西創辦,受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成立的獎助金資助。對馬拉尼來說,這是一個振奮人心、兼容並蓄的項目,讓她得以探索新媒體和新技術的無限可能。她在這裏接觸到印度建築師查爾斯.柯里亞、美國思想家巴克敏斯特.富勒以切合大眾需求為前提的社會和本土建築新視野。正是這種以設計實現社會解放的觀念,以及匈牙利包浩斯藝術家拉士羅.摩荷里-納基的意念,啟發了馬拉尼創作《理想居所》。這部定格動畫充滿色彩繽紛的抽象圖形,似是某個烏托邦城市的鳥瞰景象。

這一視覺表達手法展現了馬拉尼對現代印度的別樣構想──這個社會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而可負擔的公共房屋。這件作品耗時兩個月始完成,馬拉尼先以硬紙板製作城市的微縮模型,並以8毫米菲林攝影機來拍攝,並從不同角度打光,照亮這個「城市」。其後她把這些影像轉至大幅的醋酸纖維素負片,並以彩色濾鏡重新拍攝。她仔細地把攝影機中的底片反轉和重新曝光,由此製作出色彩斑斕的層疊效果。對馬拉尼來說,這種抽象實驗是從個人角度檢視印度現代主義建築形態和國家建構的策略。

照片中可見左右並排的投影。左邊的投影是黑白影像,當中可見一個面向鏡頭的女人,畫面中只見她的半張臉。右邊的投影則可見抽象的幾何模型,模型以藍色和紅色積木組成。

「納里尼 · 馬拉尼:視界流動」 展覽現場的《烏托邦》(1969–1976)

馬拉尼曾獲奬學金於1970至1972年前赴巴黎,期間對錄像製作的興趣日漸濃厚。她把這段日子稱為「人生的大學時期」,曾與導演尚盧.高達、多媒體藝術家馬凱等人會面,又出席由眾多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和人物主持的講課,包括西蒙.波伏娃、亞西爾.阿拉法特、米歇爾.萊里斯、諾姆.喬姆斯基等,孕育了她對政治哲學和當代思想的熱忱。

她帶着這些洞見返回印度,着手籌辦一個關注孟買北部弱勢社群的項目,卻因國內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宗教衝突日趨激烈而無法繼續進行。馬拉尼對家鄉遭受的此番衝擊感觸尤深,遂創作一部黑白影片與《理想居所》並置,組成雙頻道投影作品《烏托邦》(1976)。片中一個年輕女子站在窗前,望向雜亂無章的城市,沉思《理想居所》中的未竟之都。兩段影片的創作相距七年,足見藝術家對印度社會狀況不斷變化的深刻反思。

皮影戲、抹除與國家創傷

馬拉尼的創作繼續發展。1992年,印度阿約提亞的巴布爾清真寺遭摧毀,引發連串駭人的宗教暴力事件和激烈的群眾騷亂,為馬拉尼的創作帶來了轉捩點。她梳理國家創傷和印度的宗教、政治衝突帶來的悲痛時,經常援引此歷史事件。1990年代初,馬拉尼嘗試探尋藝術創作的新方法,將自身與周遭的人和事連繫起來,同時兼顧常被藝術空間拒諸門外的一群,令他們可以接觸藝術。

馬拉尼開始突破平面圖像的限制,繪製橫跨展廳各個牆面的炭筆壁畫。她以手指代筆,一邊繪畫一邊抹除,創作出筆觸可尋的印記和痕跡,並由此萌生出把繪畫轉化為定格動畫的意念。馬拉尼也以這種技巧進行她稱之為「抹消表演」的創作,整幅壁畫到了展覽最後一天會全被抹去,徒留失落、消逝之感。

照片中可見聚酯薄膜旋轉圓筒的內部。上面繪有一位手持劍的女人、一隻山羊的骷髏和一個紅色球體。

納里尼.馬拉尼《回憶瘋狂的梅格》 (2007–2019)的局部

馬拉尼還尋思如何在傳統展覽空間以外展出作品,其間她的作品愈見跨領域,廣涉劇場和公共空間,也與演員和導演合作改編劇本,由此發展出一系列定格動畫和Mylar聚酯薄膜旋轉畫筒。它們後來成為馬拉尼獨樹一幟的裝置形式,並開創出她稱之為「錄像∕皮影戲」的作品。

錄像∕皮影戲把馬拉尼的動畫和劇場經驗轉化為空間和感官體驗,她把錄像投影在內壁繪有圖像的Mylar聚酯薄膜旋轉圓筒上,同時以射燈照亮圓筒,並配上音效。這些非同步的錄像和光影永不停歇地投影在牆壁上,恍如佛家的祈願法輪,令作品佔據整個展場,使參觀者湮沒於視聽環境之中。

馬拉尼的第三件錄像∕皮影戲作品《回憶瘋狂的梅格》(2007–2019)將佛蘭德畫家老彼得.布勒哲爾的作品《瘋狂的梅格》(1563,現藏於安特衛普的邁爾.范登伯博物館)中取材自佛蘭德民間故事的人物,重塑為這個無畏無懼的女巨人帶領一群婦女在地獄門前搶掠。

照片中可見一個房間,當中每面牆壁都有投影。天花板上懸掛着幾個聚酯薄膜旋轉圓筒,圓筒內的燈正亮着。

「納里尼 · 馬拉尼:視界流動」 展覽現場的《回憶瘋狂的梅格》(2007–2019)

她曾說:「瘋狂的梅格體現了我對神話角色的一貫着迷,他們在今天仍具意義。」這件裝置的主角是令人生畏的瘋狂梅格,以及一群一無所有、在無盡的貧窮和壓迫中不斷掙扎的女性,表達出我們對世界各地的女性普遍遭受暴力的共同憤慨。整部動畫不斷出現女孩被捲入戰爭中的情景,還有路易斯.卡羅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象徵希望與好奇心的女主角。像許多出現在馬拉尼作品中人們耳熟能詳的角色一樣,這些女性形象為觀者提供熟悉的切入點,讓人沉醉於萬花筒般不斷展開的動畫敘事之中。

在iPad「抹除」和新聞帶來的反思

2017年,馬拉尼轉向社交平台與年輕一代交流,這是其創作生涯的另一關鍵時刻。她開始在iPad創作一分鐘動畫,並上載至個人的Instagram帳戶(@nalinimalani)。這種數碼格式讓她可以迅速地以手指創作,並能輕易繪畫和抹去圖像,製作成定格動畫。她在談及這系列作品時指出:「這上面的數碼動畫是免費的。任何人皆可轉發。這就是項目的原意,我創作這個類似筆記的系列放在公共領域中。」它們均是藝術家對日常新聞不加粉飾的個人反思,有時也取材自文學和哲學。

其後,馬拉尼開始以橫跨多面牆壁的重疊投影方式展出這些作品,並將稱之為「動畫之房」。這些沉浸式影片,呼應着經常在她腦海中迴盪諸多念頭,它們一閃而過、細小零碎。

照片中可見一個幽暗的房間,牆上的投影分成八格,每格均展示不同人形的人物、塗鴉和白色、米色、黑色、紅色和藍色的斑點。

「納里尼 · 馬拉尼:視界流動」 展覽現場的《你能聽見我嗎?》(2018–2020)

《你能聽見我嗎?》(2018–2020)是馬拉尼的首個「動畫之房」。2018年,印度喀什米爾谷地發生八歲穆斯林女童慘遭姦殺的事件,這片在歷史上紛爭角力不斷的土地,暴露出印度的宗教分歧和政治隱憂。馬拉尼在慘劇發生後創作了這件九頻道裝置,由一系列動畫及被反覆引用的短句妙語組成。作品不僅展現了馬拉尼對慘案的萬端思緒,也反映出當下紛亂無序的世態。當中可見哥雅版畫系列《戰爭的災難》(1810–1820)的場景,以及以穆斯林女孩的形象呈現《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圖像。它們橫跨多個牆面閃爍躍動,結合出自馬塞爾.普魯斯特、喬治.奧威爾和艾德麗安.里奇等不同時期作家的片言隻語。

每部動畫均簡短有力,並且快速放映,快得幾乎令觀眾無法完全弄清眼前所見。這些動畫共同揭示當下充斥新聞報導的種種不公和苦難,其實並非全是新事或單一事件;事實上,這些令人悲痛、似曾相識的故事,一直循環不息地上演。

照片中可見兩個左右並排的投影。左邊的投影顯示兩個人相擁的線條,旁邊是紅色的手寫英文字,意思是「愛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右邊的投影顯示兩個粗略地繪畫的人,他們站在一個畫得很仔細的大腦插圖旁邊,上方配有米色的英文字,意思是「啊!這是個腦」。

《你能聽見我嗎?》(2018–2020)的局部

馬拉尼在其流動影像作品中發揮故事敘說的力量,並相信藝術可以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在這方面,她與摩荷里-納基的看法一致,追求以跨領域創作手法,把藝術和技術與生活結合起來,即納基口中的「視界流動」,讓人可從全新角度觀看、感受和思考。

在超過半世紀以來,馬拉尼渴望透過藝術促成社會轉變,其作品既述說個人經歷,同時反思我們共同面對的挑戰。藉着重述瘋狂的梅格、愛麗絲夢遊仙境,以至數之不盡被邊緣化的無名小眾的故事,馬拉尼提醒觀眾要看穿表象,仔細聆聽,尤其那被噤聲的一群。

本文原於「納里尼 · 馬拉尼:視界流動」發佈,是M+展演空間首個展覽的參觀指南。為了方便閱讀,此文章稍經修改。

《烏托邦》和《回憶瘋狂的梅格》 :© Nalini Malani;M+,香港。《你能聽見我嗎?》:圖片由藝術家提供。所有展覽現場照片攝影:鄭樂天和梁譽聰,M+,香港

鄭道鍊是M+的副總監及總策展人。周宛昀是M+的視覺藝術助理策展人。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