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5月16日 / 黎穎

「M+ 敢探號」──一場參與式藝術的教學實驗

在「M+ 敢探號」溫暖的木製車廂內,一群中學生與插畫家李香蘭圍着圓桌而坐。各人面帶笑容,手裏拿着茶杯在中央碰杯。

參與「M+ 敢探號 2017」活動的學生。圖片來自M+,香港。

「M+ 敢探號」這個流動創作教室即將完成 2018 年的巡迴之旅。以下由M+教學及詮釋助理策展人黎穎撰文,細述參與式體驗何以對「M+ 敢探號」如此重要。本文由她在2017 年 10 月於倫敦全球博物館專業人士年度會議發表的演講文稿整理而成。

背景

在博物館等待其大樓竣工之際,教學團隊可以做些甚麼?

M+教學及詮釋組把M+大樓落成前的時期視為探索和實驗的契機。我們透過開館前舉辦的展覽及節目,嘗試努力去了解博物館的潛在觀衆,以及他們對M+的認識有多深。這過程令我們明白到,觀眾在博物館未有實體建築的情況下,或許難以清楚想像博物館未來的面貌。因此,我們更有需要以定期和特定的形式與他們建立連繫。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於2015年推出「M+ 敢探號」。「M+ 敢探號」是一項校園及社區計劃,這輛特製拖車用作流動創作教室和展覽空間,穿梭本地中學校園和社區。每年2月至6 月,「M+ 敢探號」帶著本地創作人的委約作品,穿梭本地中學校園和社區之間。委約作品以流動展覽和活動工作坊的形式展現。我們期望「M+ 敢探號」是一個氣氛輕鬆的非正式教育空間,供參加者隨意休憩和創作;它亦是一個靈活的空間,可以舉辦工作坊、展覽和各種不同活動。「M+ 敢探號」着重以觀眾參與為主的藝術形式,整個體驗都以參與式實踐為核心。

在車身寫着「M+ 敢探號」的銀灰色金屬拖車外,一群群人圍着摺疊小餐桌而坐。地面上有一條蛇的塑像,穿梭桌子之間。

「M+ 敢探號 2017」社區巡迴實況。圖片來自M+,香港。

「M+ 敢探號」會在每所學校停留一至兩日,由我們一群藝術家助理負責佈置。一組約 25 位的學生會受邀參與約兩個半小時的藝術家主導活動,由參與計劃的藝術家帶領學生創作;創作成果會成為「M+ 敢探號」作品的一部分,在日間開放予師生觀賞。在週末,「M+ 敢探號」會到訪不同社區,讓公眾參觀這個限時展覽。此時曾在學校參與藝術家主導活動的學生亦會到場,與藝術家再次見面,以總結初次見面的成果,亦視之為藝術家主導活動的後半部分。

每年我們都會委約運用不同媒介、秉持不同概念的藝術家去創作一件參與式作品。在首屆「M+ 敢探號 」中,藝術家鄧國騫與學生共同創作出一項表演作品──學生根據所獲得的線索和提示推進劇情,繼而探討真實與虛構的本質。攝影師蕭偉恒透過以香港主權移交為主題的攝影工作坊,探討有關歷史與身分的記憶和消失。翌年,繪本作家及插畫家李香蘭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棋盤遊戲,鼓勵參加者互繪肖像,同時訪問對方,並分享自身故事,將繪畫變成聆聽和連繫他人的行動。今年,藝術家吳家俊邀請參加者重新想像日常事物,思考功能、創意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群中學生圍坐在桌子四邊,桌上有個畫有蛇和梯子的遊戲,各人面帶笑容,手上拿着寫生畫板。

「M+ 敢探號 2017」藝術家主導活動。圖片來自M+,香港。

為何以參與式藝術為重心?

參與式藝術為我們提供現有正規學習以外的體驗途徑。這亦是改變一般人對藝術實踐的某些固有觀念的絕佳機會。

首先,這有助改變學生對藝術家的既定印象。參與式藝術創造了一個空間,讓學生親身接觸藝術家,即時交流傾談。這種相處是破解任何有關藝術家的迷思最直接的方法,亦給予學生機會去發問家長或教師未必能解答的實際問題,例如:藝術家做些甚麼?全職藝術家能否生存和如何養活自己?怎樣才能入行?能夠為人們提供這種溝通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是這項計劃其中最有意義的部分之一。

參與式藝術亦改變人們對創作媒介的既定印象。譬如說,為令學生了解活動並不只是教授實際的技巧或理論,我們強調以參與過程作為創作媒介。「M+ 敢探號」的團隊每次只能與一所學校的學生相處兩、三日,時間頗為短暫。我們並非與主流課程競爭,而是補足和拓展主流課程。我們盡力刺激思維、引起討論和好奇心、呈現另類可行之途,鼓勵學生重新思考學業乃至人生的不同可能性。

最後,參與式藝術改變人們對藝術展覽的既定印象。我們在發展作品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參加者的角色:他們擁有多大程度的自主和民主?「M+ 敢探號」強調協作和共同創作,而這點是很重要的。結果見於作品的累積性,隨着巡迴之旅,限時的展覽累積著參加者的意念而不斷蛻變。展覽或作品並非在面世時已完成,而是到展覽最後一日才完成,這個意念可以顛覆學生通常對展覽抱有的看法。

學習可有發生?

在「M+ 敢探號」溫暖的木製車廂內,一群中學生面向鏡頭擺姿勢,手拿繪有人臉的紙張。

「M+ 敢探號 2017」巡迴活動中登上「M+ 敢探號」的學生。圖片來自M+,香港。

「M+ 敢探號」是一場實驗,我們藉此探索在博物館正式啟用前,在博物館教育方面可做的工作。我們在評估活動流程期間不時問:學習這回事可有發生?這個問題雖然問得大膽,卻恰好概括了團隊不斷反省和評估的過程。

這個問題從無標準答案,畢竟學習是一個頗為個人和內在的過程。我們在不斷思量共同創作和合作作品的同時,也跟參加者一同學習。每當我們思考參加者的角色,會謹記學習是不能強迫的。每個人的需要各有不同,所以試圖迎合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或許會造成不必要的妥協。重要的是為學習創造最佳條件,讓參加者決定自己從中收獲甚麼。當參加者明白自己在過程中有其身分和作用,就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創作,並開始主動參與塑造作品。因此,學習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亦跟學校和教師一同學習。我們為計劃製作教材套並舉行教師簡介會,亦透過不同的評估環節,確保在計劃全程和活動後與教師緊密溝通。這些交流有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他們的期望和整體經驗,繼而協助改善計劃。更重要的是,我們期望這種珍貴的關係能延續到博物館開幕之後。

與此同時,我們亦跟前線組員一同學習。我們的藝術家助理每日在前線負責佈置展覽,將作品維持在良好狀態,協助藝術家主導活動的舉行和記錄其過程,並帶領計劃的導賞活動。他們通常是第一批體驗作品的觀眾 ,更是唯一從頭到尾見證作品演化過程的一群。計劃亦為藝術家助理提供培訓和會見藝術家的環節,好讓他們能與藝術家和參與學生一同塑造作品。這個計劃亦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去汲取在藝術界工作的知識。

俯瞰圖中有一輛銀灰色拖車,車廂兩側向上打開,形成寬闊的車頂。車頂兩側印有「M+ 敢探號」的字樣。車身旁邊擺放了一個巨大的蛇塑像,蛇身捲曲環繞着多張椅桌。

2017年的「M+ 敢探號」俯瞰圖。圖片來自M+,香港。

最後,我們跟藝術家一同學習。「M+ 敢探號」的性質獨特,介乎工作坊、展覽和藝術作品之間,難以涇渭分明地定義。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探究藝術家的實踐和理念。這個計劃所要求的投入程度之深、時間之長,對藝術家來說也是頗勞力費神的事,尤其如果參與式作品並非他們慣常的創作媒介時,則更是如此。計劃促使他們審視自己的實踐,亦促使我們做同樣的事——反思自己身為策展人的實踐。在反思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不同、有時候甚至互相衝突的當務之急及期望,必須加以處理調和。然後,我們須要排練及反覆思考作品,甚至捨棄原本的意念重新開始;箇中講求組員和藝術家之間的坦誠和信任,因而給予我們難能可貴的機會,增進彼此了解和建立互信的關係。

最後,我們學會提醒自己,這段過程是為了理解與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的人,而不是為了尋求一個衡量成功的標準。說到底,學習過程是持續而不可見的,有時候,學習需要信念和信任的程度,不下於精心的編排和組織。我們學會接受過程中的不確定,畢竟那些足以改變人生的經驗,都是鋪排不來的。我們往往是在創造一個環境和空間,等待出乎意料的偶遇發生。那就是當學習的魔法發生的時候,一如等待種子萌芽般,以同等的心思和信心,繼續想像學習的眾多形式。

「M+ 敢探號 2017」最近獲頒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2017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別)」。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黎穎
黎穎
黎穎

黎穎是M+的教學及詮釋副策展人。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