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約翰‧基治的《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
約翰‧基治如何運用「機遇運作」創作《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讓視覺藝術助理策展人龍雲娓娓道來
「關於馬塞爾我無話想說。」
在馬塞爾‧杜尚離世的第二年,一本藝術雜誌向賈斯柏‧約翰斯等藝術家發出邀約,希望他們能以作品來致敬這位概念藝術先驅。對此,約翰斯發表了上述評論,而在旁同樣受邀的約翰‧基治便巧妙地引用他的話來命名作品。馬塞爾‧杜尚對基治影響深遠,他們更是熱愛國際象棋的同道中人。當時基治正以音樂家身分在美國辛辛納提大學駐留,受收藏家愛麗絲‧韋斯頓(Alice Weston)委約,基治利用當時流行的絲網印刷技術,結合《易經》的理念創作出他首件視覺藝術作品《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1969)向友人致敬。
約翰‧基治被譽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實驗音樂家和藝術家之一。他著名的作品《4分33秒》(1952)充滿了先鋒的個人理念,卻也備受爭議。全曲共三個樂章竟不含任何一個音符。這個前衛的演奏顯然惹怒了不少帶着期待而來的現場觀眾。面對質疑,基治認為這場演奏並非如外界評論的全然寂靜,那些未被重視的聲音,還有如呼吸聲或觀眾竊竊私語等自然而生、不經謀劃的聲響,才是構成這件音樂作品的精髓。[1]若了解禪宗思想在基治藝術實踐的影響,此舉「留白」實則讓作品充滿禪的意境。
1950年代,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曾掀起一股禪宗熱。這股源自亞洲的哲學浪潮似乎讓戰後迷惘的靈魂找到出路。禪宗思想以持久的生命力滋養了一批寄望在主流知識系統中獨闢蹊徑的先鋒藝術和文學群體。1958年的《芝加哥評論》(Chicago Review)出版關於論禪特輯,其中收錄了禪宗大師鈴木大拙和阿倫‧沃茨等致力推廣禪宗哲學的文章,將圍繞禪宗的討論推向了一個高峰。
實際上,早在1946年,基治就受到印度哲學的影響,開始對東方哲學思想產生興趣。1949年往後的三年間,基治參加鈴木大拙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講座,這進一步引發他對禪宗思想的持續關注和深入研究。與此同時,他從作曲家朋友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 Christian Wolff ) 手中獲得《易經》的英文譯本。基治如獲至寶,立刻被書中的先天方圓圖吸引,迫不及待地把《易經》中卜筮的概念融會到藝術創作中。他先是在熟悉的音樂領域中初試啼聲,然後在1951年用「機遇運作」手法譜寫出機遇音樂的標誌性作品《變化的音樂》。實踐多次之後,他繼而將這種手法用到視覺藝術範疇甚至日常生活當中。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至今仍難以完全被理解和闡釋。古時人們借助《易經》六十四卦窺探世間萬物的陰陽變化和運行規律。卜,即龜甲,筮,即蓍草,為民間兩種最原始的占卜工具。人們通過卜筮來預測人生乃至國運大事,尋吉避凶。後來,銅錢成為更常用和簡便的占卦方法。步驟是將三枚銅錢拋六次,由正反不同組合形成卦象,再根據《易經》來解讀和預測凶吉禍福。
基治向馬塞爾致敬的作品《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共展示八組「塑膠玻璃板印圖」,每組包含八幅塑膠玻璃板,垂直嵌於胡桃木底座。六十四塊玻璃板數實則呼應《易經》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同時也是國際象棋棋盤的總格數。題目中的「不想」流露出基治盡可能在作品創作上摒除個人意願干擾的企圖,即特地避免把自己的品味偏好或者個人意識投射到作品當中。基治曾說:「如果我們把在視覺藝術創作過程中要做的選擇轉換成問題,那麼靠投擲硬幣來回答這些問題,就能創作出藝術作品。」[2]在藝術創作中,他將自我抽離,把決定權讓渡給偶然因素。這便是「機遇運作」的基本原理。
基治為此編制了一本手冊,用以說明製作過程。他並未執行作品創作的每個步驟,而是將其交付給當時還是學生的平面設計師卡爾文‧薩姆森 ( Calvin Sumsion )去完成。通過這個方法,基治將傳統上藝術家的決策者身分從創作過程中釋放出來。《易經》的影響不僅於此,若細究起手冊的編排邏輯,可以看到基治其實試圖用框架囊括影響創作的多種元素。他共設四十六條問答和十五個圖表作為參考,每個圖表都以八格乘八格排列,共有六十四格。例如,他把1955年版的《美國字典》配圖本以頁數為單位平均拆解為六十四組,再將每組頁數細分成六十四份,直至他能定位到單一詞語。利用同樣的歸納劃分規則,他把英文時態詞綴、字體、字母大小寫、顏色、塑膠玻璃板的位置、字體與圖像的尺寸和方向,統統劃分為相應的六十四格圖表中。有了這份詳盡的操作指引,任何人只需不斷投擲硬幣,就可以把硬幣正反組合的結果對應到圖像或文字,隨之呈現在塑膠玻璃板上。這樣看來,帶着問題投擲硬幣這個過程就像求籤,而把結果對應到不同圖表上得到文字或圖像,就如同解籤的行為。
每組塑膠玻璃板自成一體又互相關聯,狀如星辰漂浮的迷你宇宙,構建成一個個能被自由解讀的多維空間。任何一塊平面上都沒有固定的主體,透明塑膠玻璃板的質地讓視覺效果更加通透,觀眾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開始觀賞。於筆者而言,作品方正的外形和舊式電視機頗為相似。彼時電視在美國普通家庭已經高度普及,流行文化興起,人們開始熱衷透過螢幕窺探大千世界。從視覺元素上看,文字和圖像出現的頻率從第一到第八幅作品此消彼長,預示着圖像將取代文字,成為人們未來獲取資訊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
然而,細看每幅作品的話,不難發現每個平面上總會出現有圖片或是文字不完整的情況。基治在1974年的一個訪談中提到[3],作品中缺失的部分和馬塞爾有關。馬塞爾以前很喜歡看生活中一些被風化的標誌,他覺得弄清楚標誌上的文字在風化前是甚麼樣子很有意思的事。這件作品的那些部分之所以會凋零和殞逝,文字都處在瓦解的狀態,全因為馬塞爾已經離開了我們。
立即計劃來M+的「博物館之夢」觀看《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展期到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