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的相遇:揭開M+視覺藝術藏品背後的關聯
M+視覺藝術團隊的策展人介紹兩件新舊的視覺藝術藏品,藏品將於明年在M+展出。
將會展出、早年創作的視覺藝術作品:白髮一雄的《紅III》(1954)
姚嘉善:白髮一雄的《紅III》(1924–2008)是他以其身體,尤其是以雙手和手指繪畫、較少數的緋紅色畫作之一。白髮一雄在世時以這手法創作的作品為數不多,目前傳世而為人所知的更少。
白髮一雄是於日本戰後冒起的重要藝術團體具體派(亦稱具體美術協會)的成員。具體派藝術家透過運用身體和物料,在肢體動作與物質之間創造一個互動的空間。他們尋求新的繪畫手法,專注於創作過程及行為展演,創作完全抽象的作品。
白髮一雄主要憑其用雙腳創作的繪畫聞名。腳是他所受的傳統日本畫訓練中沒有包括的身體部位之一;以腳繪畫令他得以擺脫一直以來的習畫傳統,使他的身體融入創作空間。他以同樣的手法創作展演作品《挑戰泥濘》(1955),浸在大灘泥濘中,讓身體翻騰扭動。於1954年創作的《紅III》是白髮一雄運用手指和指甲繪畫的早期作品。此後他便改用手掌,後來以雙腳繪畫。
這些早期作品標誌着他畢生致力將身體融入藝術創作過程的起點。畫作的局部特寫呈現藝術家以手指和指甲刮刻油彩表面的動作和動態,從中可感受到他將全身力量貫注到指尖。畫中亦有一些他刻意保留的裂痕,加入即興的特質。
將會展出、近年創作的視覺藝術作品:鄭曦然的《信仰袋》(2018–2019)
現在將時間快進約七十年,館藏中有一件鄭曦然的作品。鄭曦然(生於1984年)是美籍華裔藝術家,創作以電腦生成、自行蛻變演化的藝術品。他受到電子遊戲設計和認知科學的啟發,將這些迥異的領域融合,創作出《信仰袋》。
《信仰袋》是具有知覺的生物,活在一組屏幕之中,也可以說成是數碼的玻璃飼養箱。《信仰袋》會回應觀眾的指令和動作。觀眾只要在智能電話下載應用程式便可與它互動。該應用程式如像神龕,觀眾可發送小飾物,並加上簡單指示。觀眾會看到屏幕上的蛇形生物如同具有生命般移動和跳躍,去接住不同的飾物。
《信仰袋》會就這些指令作出回應和反應,並一直演進和變化。《信仰袋》具有多種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式,故行為不能完全預測。從這件作品可以見出鄭曦然熱中於探索人類改變事物的能力,並嘗試創造始於預設程式,繼而自行運作,游走於混亂與秩序之間的完足世界。
兩件藏品有何關連?
兩件作品看來風馬牛不相及,一件是來自1950年代、傳統的抽象油畫,另一件則是二十一世紀的數碼模擬作品。然而,兩者背後的「互動」概念連結了彼此。兩位藝術家都熱中藉行為和動作干擾平常的藝術創作方式,而且同樣專注創作新的視覺語言。白髮一雄以自己的身體介入藝術創作的過程;鄭曦然的作品雖不涉現場互動,甚或像是遙距溝通,但觀眾藉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與《信仰袋》互動時,仍然有直接的觸感體驗。
另外,兩位藝術家亦在作品中注入趣味。歸根究柢,他們都在冒險,創作前無古人的作品。從這角度來看,他們都試圖重新定義我們對藝術的理解方式。
為確保行文清晰,以上訪談經過編輯。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