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的相遇:M+香港視覺文化藏品
彭綺雲:我想分享的是呂壽琨於1961年創作的《香江夜》。呂壽琨在廣州出生,在1948年因內戰問題來了香港。在廣州時,他已開始研究水墨畫或中國畫如何作為當代藝術媒介傳承下去。到香港後,他不單得以接觸及研究西方藝術,更深刻地研究如何發展中國畫本身的特質,並在創作中追求一種嶄新的自由和抽象。他那時在香港油蔴地小輪公司工作,能看到不同天氣下的香港景色,因此常以此為創作題材。他覺得抽象是源自大自然,並且畢生不斷繪畫他身處的環境,即使在他一改畫風、創作抽象的「禪畫」後亦是如此。
《香江夜》是一幅水墨作品,當中可見顏色深淺不一的水墨,例如藍色、灰色和黑色,紙張本身的白色,還有黃色,代表被燈火輝煌的城市夜景。我想你們留意一下,畫作中間和下方簡單的黑色線條,與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的《構成第一號 ──黃、藍與白》(1937)如出一轍。我在想,呂壽琨會不會也看過這幅抽象畫作呢?
周麗珊:我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件比較新的裝置作品,是生於越南的美籍藝術家Tiffany Chung在2015至2016年間創作的《漂泊者》。裝置由不同部分組成,包括28幅畫作,40段有關當時香港和越南兩地難民政策的字句,以及兩段Tiffany與仍在港的越南難民重訪萬宜羈留中心及望后石越南難民中心的片段。
Tiffany嘗試在裝置中以不同人物、片段和記憶去講述有關香港越南難民的歷史。Tiffany對越南難民歷史的興趣,很大程度是源於其家族歷史。她父親是南越空軍精銳部隊的直升機飛行員,在越戰時被捕,在北越的監獄待到戰爭結束。後來他們舉家搬到美國,但Tiffany對爸爸打仗和坐牢的經歷,仍幾乎一無所知。於是,她便開始研究有關越南難民的歷史,從報章雜誌或調查報告蒐集資料,並在2015至2016年到日內瓦聯合國難民署查閱有關文獻。Tiffany亦漸漸發現,越南人這段流徙經歷在越南是禁忌,是一段越南政府從來不願承認的歷史。為了向年輕一代重新述說這段歷史,Tiffany分享了她研究得來、記錄了難民經歷及生活的照片,並邀請年輕藝術家繪畫出來,成為裝置中的28幅畫。畫中描繪了他們乘船來港的過程,八十年代在難民營中生活,以及後期因英國政府將難民遣返而爆發的衝突。Tiffany創作這件裝置的目的,是希望透過畫作將這段歷史呈現在觀眾眼前,去強調這些經歷不是虛構的,她更想透過整個裝置將這個關於難民和流徙的故事帶到更高層次,去挑戰國家的論述及開放討論。
兩件藏品有何關連?
彭綺雲:這兩件作品的主題都與歷史有關。《香江夜》反映了當時在六十年代初,不少人因大躍進造成的饑荒來到香港,而《漂泊者》則記錄了因越戰逃到香港的越南人。另一個聯繫是,創作兩件作品的藝術家都相信藝術有影響社會的力量。
周麗珊:其實,不同年代的藝術家都想在創作中回應社會。Tiffany很重視畫作是否能呈現一段歷史,並將對話帶到當代。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她除了進行研究,還與人權律師,以及邀請仍留在香港的越南人參與口述歷史訪談,以了解他們現時的生活狀況。你會看到藝術家不只希望考究一段歷史,更想令大家討論歷史與今日的關連。
彭綺雲: 這兩件作品亦提醒了大家,生活是有起起落落的。呂壽琨經歷過內戰的打擊,輾轉定居香港,而Tiffany的作品亦記錄了那一代越南人所遭遇的顛沛流離。縱使現實可能很困難,總會有一些作品能啟發人心。
周麗珊:我想分享一段Tiffany的說話。她曾經跟我們說到,在創作這件裝置時,不但要回看自己的歷史,亦要重溫悲痛的越南歷史,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沉重的擔子。她亦多次問自己為何要做這個計劃。而她的答案是,雖然歷史很沉重,回憶很傷痛,但還是要繼續向前走,要勇敢的去書寫和重塑這段重要的歷史。我們如何才能透過共同努力,堅持並建構現時被排除在主流歷史論述以外的多元聲音和不同觀點?希望這兩件作品都能鼓勵大家一同努力前行。
為確保行文清晰,以上訪談經過編輯。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