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浪潮與本土洪流:審視印尼轉變時刻的「飛翔天使」
赫里.多諾的《飛翔的天使》(1996)糅合民間傳統與科技,而其創作是有賴一個意想不到的組合:一名印尼藝術家加上一隊收音機修理員。
印尼藝術家赫里.多諾的《飛翔的天使》(1996)最早是在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舉行的首屆「移動中的城市」展覽展出。「移動中的城市」是一個巡迴展,探索亞洲和西方的當代藝術在全球化的關鍵時刻中,不斷轉化的交錯相會。
與《飛翔的天使》同場展出的還有其他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李昢的《Hydra (Monument)》(1996)、周鐵海以報紙創作的一系列大型作品,以及劉庚煜的《Pasti Boleh (Sure You Can)》(1997),這些作品處於同一個狹窄空間,並置在建築師張永和設計的金屬棚架結構下。這種佈置有別於傳統展覽空間的「白立方」美學,反而令人聯想起東南亞和東亞密集的城市面貌。
「移動中的城市」中的作品運用廣泛的物料創作,各自承載着不同的文化意義。這樣一同展出,凸顯了亞洲地區的幅員遼闊,而當中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文化歷史,在全球化的時代更見緊密。從這角度看,展覽揭示了一個更廣闊的文化脈絡,而多諾等參展藝術家,在急速現代化的社會裏,努力宏揚自己的傳統與文化。
《飛翔的天使》由玻璃纖維和電子機械零件製作,組裝成有如天使的人偶,其妝容和頭飾令人聯想到傳統爪哇皮影戲,輕透的翅膀以竹和布料製成,象徵靈感與自由。這些天使發出一陣陣由鳥鳴和蟋蟀聲錄音組成的嘈雜聲響,胸膛上的一扇窗透現出內部機械的運作。
這件作品提倡藝術、媒體和不同表達形式的融合,反映了多諾的藝術理念──挑戰當代藝術和文化中「過於僵化、過於排他的分類與樊籬」,同時主張「真理多元論,亦即透過實驗打破陳舊保守的藝術理論規限,從而得出真理」。[1] 這個裝置運用簡單的科技與前衛的藝術語言,結合印尼當地傳統,創造出能體現本土與全球文化互動的當代印尼藝術形式。
創作《飛翔的天使》時,多諾與收音機維修團隊合作,收集二手電子設備並實驗將零件重新組裝,製成能簡單、悠然、優雅地拍打的機械翅膀。作品一方面批判全球化商貿所承諾的烏托邦,辜負了那些貧困得負擔不起電子設備的印尼民眾的期望;另一方面則藉收音機維修員的創新精神,彰顯窮苦大眾的生命力,並展現他們的堅毅精神和幽默感。
民族傳統與民間藝術向來是爪哇社會主要的溝通方式,大眾會以此表達傳統價值觀、闡述新概念和進行政治批判,在1990年代印尼經濟不景氣與政治動盪期間尤甚。多諾的作品不時結合這種文化傳統,藉此評論印尼的社會政治環境,同時呼應自己早期的作品。以《Wayang Legenda》(1988-1992)和《Watching the Marginal People》(2000)兩件動態裝置為例,當中的皮影戲偶啟發自傳統爪哇皮影戲中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多諾是看印尼和外國漫畫長大的,於是在創作中結合爪哇皮影戲角色和流行文化偶像,透過融合當代、傳統、高科技與民間工藝,探索複雜的身分認同問題。他對運用及重新詮釋傳統抱持開放態度,不論是在全球脈絡之下,或面對印尼以至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心態時,都不擔心會令當代印尼及印尼藝術變成異國事物或被籠統化。《飛翔的天使》不只揭示了當代印尼在社會政治上經歷的急劇轉變,亦表達了當代印尼於全球化之初尋找自己的位置時,在保留本地特質與融入全球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作品中的人偶看似漫無目的地飄浮在半空中,彷彿反映印尼在全球化的巨輪急速轉動間,急速而模糊的經濟發展。
- 1.
Astri Wright, ‘Heri Dono, Indonesia: A Rebel’s Playground’, in 12 ASEAN Artists, ed. Valentine Willie (Kuala Lumpur: Balai Seni Lukis Negara, 200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