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藏品:楊福東的《竹林七賢》
楊福東的《竹林七賢》是M+館藏之一。它是甚麼樣的作品,由誰創作,M+又為何將這件作品納入館藏?M+流動影像策展人貝若蘭為大家逐一解答。
關於《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2003–2007)是藝術家楊福東的代表作,全片分五部分,片長近五小時,並於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作全片首映。這項充滿神秘色彩的作品,以中國一個著名故事為藍本,原著講述魏晉時期一群年輕賢士為逃避淪落世道而歸隱林間,聚會結交。千多年來,竹林七賢的故事藉詩詞、音樂與水墨畫傳誦至今,描繪一個由玄學清談、吟詩作賦、彈唱對弈、品茗飲酒體現的古代烏托邦。
在楊福東的電影作品中,「七賢」則成為一群年輕和迷失的都市人,在中國新冒起的資本主義經濟中尋找方向;他們太年輕,未曾經歷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那種集體主義和烏托邦幻滅,他們所惠注的並非建設國家,而是尋找自我的意義。第一部份(29分鐘)始於黃山這個無數中國山水畫描繪的理想化自然景觀。七人之後展開一趟漫長的認識自我之旅,在狹小的公寓(第二部分,47分鐘)、鄉郊農田、(第三部分,53分鐘)、漁村(第四部分,70分鐘)和上海奢華的娛樂場所(第五部分,91分鐘)尋找自己的存在價值。
《竹林七賢》以35米厘黑白菲林拍攝,轉載成數碼錄像。該片以影像懾人、對白簡單、色調凝煉、動作富感染力、敘事緩緩展開而聞名,影像於觀者留下的印象,彷彿畫筆在畫紙留下的痕跡。
關於楊福東
楊福東1971年生於北京,1991至1995年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修習油畫,後於1996年在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現於上海生活與工作。
楊福東擅以暗示表達,創作靈感來自中國水墨畫、法國新浪潮電影、三十年代上海黑色電影等,以出神入化的黑白流動影像裝置廣為人知。他這一代中國人是在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化中成長,他的作品就是探討這輩人的希冀和抱負。楊福東以傳統故事拍成新作,探索以各種方式去理解中國動盪的近代和不確定的未來。
《竹林七賢》對M+館藏的重要性
《竹林七賢》是當代流動影像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作品,開創一種全新國際風格,乃身臨其境、電影化的多頻道錄像裝置。楊福東對傳統敘事不感興趣,反而鼓勵觀眾擔任「第二導演」,從他簡約風格的電影中主動創造一己的故事與意義。
除此以外,這件作品從水墨的語言和哲理中得到啟發,乃水墨演進和其當代意義的上佳例子。M+ 以寛泛的意義來定義水墨,不拘泥於作品的媒材,反而視之為可激發廣泛應用的美學。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言:「傳統國畫一直強調留白,即是在紙上留空間。對我來說,無論是拍攝錄像或電影,同樣的概念也適用……一個作品裏面留白的部分,就是要讓觀眾投入,運用想像力去欣賞和詮釋。」[1]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以配合專題放映活動「M+放映:動中見靜」。
- 1.
參見〈 Yang Fudong in conversation with Ziba Ardalan, Isaac Julien and Mark Nash〉,《Yang Fudong: One half of August 》[楊福東:八月的二分之一],倫敦:Parasol Unit,2012年,頁83,展覽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