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藏品:傳為九龍籐器公司所製的藤椅
傳為九龍籐器公司所製的藤椅是M+館藏之一。它是甚麼樣的藏品,由誰創作,M+又為何將它納入館藏?M+設計及建築助理策展人黃鈺雯為大家逐一講解。
關於這張藤椅
它是一張兒童尺寸的藤椅,傳為由九龍籐器公司的陳健輝於五十年代中設計,那時正值香港藤器製造業的黃金歲月。香港的藤器工業自十九世紀末起蓬勃發展,藤廠從東南亞進口藤材,生產出價廉物美的藤織器具,供應本地及海外市場。這張椅子和其他著名的設計,例如同為九龍籐器公司出品的飛碟櫈,明顯有別於當時按照海外客戶提供設計藍本製造的產品。
這張藤椅的圓形座位,是根據已有的菲律賓設計製成,不過陳健輝把椅子典型的藤製三腳設計,改為鐵造四腳設計。更重要的是,他將常用於製造絕緣電線的擠壓法應用在藤料上,為藤料附上聚氯乙烯塗層。這不但令物料更易於清潔,亦容許織藤有更多顏色和圖案組合。這些聚氯乙烯塗層藤椅在海外市場反應甚佳;而在香港,它們則成為一眾影樓的招牌道具。自五十年代起,這款藤椅經常出現於兒童照片中;影樓取其橢圓形、向內凹的椅座,剛好環托着幼兒,以防幼兒拍照期間失平衡墮地。
關於九龍籐器公司
製作藤椅的九龍籐器公司由陳展青於1925年創立,初以本地市場為主,及至四十年代末開拓出口業務,五十年代初由陳氏之子陳健輝接手經營。公司從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進口藤材,全盛時期於香港設五間零售店,到1987年停業。當時,九龍籐器公司的產品於北美洲主要透過美國客戶Walters Wicker分銷,其次由Lord & Taylor和Hudson’s Bay兩家連鎖式百貨公司分別於美國和加拿大銷售。
這張藤椅對M+館藏的重要性
M+希望重新探討在香港戰後工業發展中,設計發揮了甚麼作用,收藏九龍籐器公司的製品有助達成此目標。藤椅反映本地生產商面臨激烈競爭和國際潮流趨勢,會以力求創新來應對;並展現出此公司既模仿又靈活變通的生產模式。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黃鈺雯是M+設計及建築助理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