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零開始,策劃一場夏祭
M+從策展助理徐詩穎的角度,看看年輕人如何轉化這個博物館
拉開膠紙發出刺耳尖銳的聲音迴盪於室內,戳破了活潑的談話聲。在維港的迷人景色下,一群年輕人正埋頭苦幹,將M+的工作坊空間佈置成臨時展廳。不足兩毫米厚的發泡膠板、一疊疊相片、一卷卷繩子,還有幾張角几和椅子鋪滿地面,物件繁雜的景象難以一眼看清。
在三四人一組的人群中,身型嬌小、戴着圓框眼鏡、身穿深色吊帶褲的徐詩穎,觀察着在房間中央的「雕塑」──一件以廢棄白色防水布精心製作而成的結構,設在底座的風扇把它吹起;防水布前後左右擺動,恍如恐龍的兩隻短小前肢,在半空拍動。
還有半日,徐詩穎和她的青年部成員將向公眾呈獻他們的首個展覽,也是「青年夏祭:逆行」活動的一環。有人忙着將從M+各處撿拾回來、升級再造的廢物砌成作品;另一些人則用木曬衣夾將手掌大小的照片固定在麻繩上,並將繩子懸在兩疊不規則地堆疊起來的椅子之間。這是一塊立體的故事板,上面的指示寫道:「寫下你對繩子上任何一張相片的想法和感受。將心中所想填滿卡片後,你可將相片帶回家。」
「這展覽不單是展示物品這樣簡單。它邀請觀眾跟展品互動,引領我們以自己的方法詮釋這些創作。」徐詩穎解釋。
作為M+策展助理,徐詩穎身兼多職:她是活動統籌、主持,也是行政人員。每日挾着文件夾在工作坊場地和辦公室來回奔走,她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透過為公眾,特別是年輕人策劃活動來連結觀眾和博物館。
她目前主要負責「M+青年部」的工作,這計劃招募充滿好奇心的青年成為義工,聯同M+團隊和不同界別的創作者構思和舉辦公眾講座和工作坊。「青年夏祭:逆行」是他們的心血結晶之一,為期兩週的項目涵蓋一系列為年輕人設計的活動,靈感源自M+以往的夏令營。
「『年輕』不是由年齡定義;它更像是一個狀態或人生階段,其間我們會經歷轉變。『M+青年部』義工計劃鼓勵我們以嶄新角度觀看身邊事物,培養出蛻變的能力,以不一樣的方式迎接人生中的改變。」
義務工作和蛻變,對徐詩穎來說並不陌生。出於對文化藝術的好奇,她自2015起連續四年參與M+夏令營,在當中擔任義工。那些年,她亦深入社區參與,為北京「微雜院」兒童圖書館及藝術中心統籌活動。2018年,她由M+義工搖身一變成為M+團隊的成員,先以實習生身分回歸,後為策展助理。
「我的心境由純粹享受,轉為奉獻,」她說。「我想跟身邊的人分享經驗,也為他人締造獨一無二的體驗。」
為年輕人創造獨特體驗,不是要站在舞台中央,而是在幕後默默耕耘。發電郵給參加者、跟他們通訊,統籌活動,以及聯繫其他M+團隊,是她的工作日常。
要舉辦像今次這樣的活動,需要好幾個月時間籌備。「我們先集思廣益,就年青人的特質和他們今日遇到的挑戰列出關鍵字。然後我們在挑選合作的藝術家時,會考慮他們的經歷和作品所呈現的價值觀。若時間許可,我們會先試行,再調整方向和策略。」
「M+青年部」將夏祭的主題定為「逆行」;這詞語原指行星「向後」移動的觀感,在這裏則為一種譬喻,鼓勵年青人重新審視自我及當下處境,以新鮮的視角發掘和探索世界。
為此,徐詩穎和青年部成員請來設計師張瑋晉和藝術家王偉健開辦工作坊,分別引導年輕人升級再造展覽廢物和以影像說故事,而兩個工作坊的成果就是展覽主題。當中,徐詩穎與M+教學及詮釋組負責協調和與社區聯繫,青年部成員主持活動,而參加工作坊的年輕人則為整場夏祭賦予意義和生氣。
「M+讓公眾能夠參與其中,這裏沒有既定框架,也沒有阻礙。它鼓勵我們跟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實驗新想法,在新的起點上建立一套價值觀。」徐詩穎說。
她指出,觀眾參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吸引人來博物館,繼而讓博物館成為資源中心,人們就可來靜靜約會、跟家人同樂或尋找靈感。最後,它自然而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一項活動應該帶給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簡單如感到快樂,或在學習知識方面有所收穫。作為活動統籌,我們只做了兩成工作,其餘是觀眾的投入和付出。活動是促進對話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不只是博物館和觀眾之間,還令有抱負的年輕人、策展人和我們的同伴惺惺相惜。」她解釋。
展覽當日,觀眾可在故事板上留言,並將自己挑選的照片拿走。他們有些在回應中以文字重構日常生活的喜悅,有些則一邊緬懷,一邊畫上可堪回味的細節。
有一篇文字這樣說:「公園枱上有一杯喝完的凍檸茶,裏面有香煙。旁邊,是空空如也的煙盒。這景象可能並不美麗,但比起棄在地上的煙頭,這漂亮得多。」其餘是較短的訊息,只簡單地請香港年輕人「加油」。
活動過後,徐詩穎會將這些訊息和餘下的相片收集起來,供日後參考之用。她亦會主持討論,引導青年部成員回顧活動成果,將洞見帶到下一個項目。
「視覺文化令我們有機會分享彼此的觀點,並互相連繫。」她回想。「作為推廣視覺文化的公共機構,我們有責任去傳揚我們相信的價值觀,並創建平台將這些價值觀活現觀眾眼前,讓年青人藉之彼此互動,回應我們不斷變遷、生生不息的城市。」
這樣的視野並不囿於博物館牆內。工作以外,徐詩穎跟現時和過往合作的義工、藝術家和青年部成員通過聚會、咖啡小憩和相約參觀展覽,繼續交流對話。
「我發現年青人心繫某個地方,往往是因為那裏的人,而不是地方本身。地方的意義,由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