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組裝Charlotte Posenenske雕塑作品的縮時影片
組裝Charlotte Posenenske雕塑作品的縮時影片
0:20

Charlotte Posenenske的模組式雕塑於「境遇──五個人」展覽期間共四次組裝的總結

Charlotte Posenenske(1930至1985年)的《D系列方管》及《DW系列方管》創作於1960年代,是以鋼材和硬紙板製作的模組式雕塑。她的創作手法與別不同,讓作品擁有者可按照個人喜好或因應展示空間的特性,將雕塑組裝成不同形狀。為凸顯這一點,我們在「境遇──五個人」展覽期間邀請了三位不同界別的人士重新組裝作品。這大概是Posenenske作品在亞洲首次真正展演。

Posenenske的藝術意念別樹一幟,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結合相同性和可變性,因此,展示其作品不同的組合,能讓觀眾看到作品對空間的多種回應。為了讓觀眾在未能親歷每次組裝的情況下仍能獲得完整的體驗,我們將四次組裝的經過總結如下。

1. 原初組合:

M+策展團隊

M+展亭中的展覽現場,可見完成首次組裝的雕塑。圖片由M+提供。

展覽策展人姚嘉善:我和策展團隊成員林鈴及鄭懿行一同構思雕塑的原初組合。總括來說,我們從形態角度出發,思考最適合此空間,以及在視覺上與其他作品最為相配的形狀和組合。

兩張圖片左右並排。左圖是一幅黑白照,當中貌似通風管道的鍍鋅鋼板雕塑,置於巴士旁邊的地上,形狀如同底部呈尖角的「凹」字。右圖是同一件雕塑,以同一方式組裝,置於四壁皆白的展廳之中。

左圖:Charlotte Posenenske,《D系列方管》,1967年,熱浸鋅鋼板、螺絲,位於西德奧芬巴赫一個安全島上的臨時裝置。圖片由柏林Mehdi Chouakri畫廊及東京Take Ninagawa畫廊提供,攝影:Burkhard Brunn

右圖:位於M+展亭內形狀相同的雕塑,2019年

我在照片中看過一些藝術家生前親自構想的組合方式,我想把它們放進展覽中。這件貌似磁石的獨立式鋼材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形態富有動感,且難得以45度角仍能保持平衡。我們還以硬紙板和鋼材重現了另一個形如煙囪的設計。這是個鮮明強烈的形狀,Posenenske在世時亦曾採用。

展廳中可見三件硬紙板雕塑組件,其中一件靠在牆上,形狀如同高聳的煙囪。

M+展亭中的展覽現場,可見完成首次組裝的雕塑,以硬紙板組件重現過去曾出現的「煙囪」形狀。圖片由M+提供。

設計過程比我們想像中更難,因為組裝的方式很多,而我們全都想呈現出來。沒多久後,我開始想像這些形狀放在展廳內的模樣。可以說這件作品令我思考這個空間的幾何結構,這是我原本不會去留意的。

這是唯一把M+所藏的雕塑組件全部用上的組合,因為部分組件在隨後的組裝中被捨棄。這個組合的某些部分亦出現在其他組合中,有些更保留到最後。每次組裝都是全新的,但又建立在舊有組裝的基礎之上。

2. 黃志恆的重新組裝

藝術家及園境設計師

一個女人拿着麥克風在展廳內說話,她站在一件放於地上、形狀如同通風管道的硬紙板雕塑組件旁邊。

黃志恆在雕塑重新組裝的現場,技術員根據她的設計組裝雕塑。照片由M+提供

黃志恆:在開始設計雕塑的新組合之前,我先要了解物件與展覧空間之間的關係。我嘗試在展廳中走動,尋找有哪些觀看Posenenske作品的可能方式。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在於設計雕塑形狀時的限制。你可以更改組件的角度,但只限於45度或90度。組件裏有的長方形管和正方形管,都是形狀筆直的,如果想要更改雕塑的整體形狀,就要使用接合組件和有角度的組件。我的最終設計顯示了雕塑在此空間中的靈活性。

三人正在白牆上裝置一件硬紙板雕塑,雕塑狀如通風管道。其中二人各自站在兩邊的梯子上,另一人則站在中間舉高雕塑。

M+技術員正裝置黃志恆構思的Posenenske雕塑。照片由M+提供

我在設計新組合時,腦海中先有幾個關鍵字。第一個是「重力」。Renzo Piano曾經說過:「建築師畢生都要與重力對抗。」建築師必須意識到重力對建築的影響,例如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元素斗栱,其設計亦與力學和重力息息相關。另一個關鍵詞是「平衡」,它是延伸自重力所帶來的挑戰,我小心處理這個設計中對稱和不對稱的元素,以達致視覺上的平衡。

還有一個關鍵字是「幻象」,即雕塑懸浮在空中的幻象。我思考如何將雕塑的各個組件組合,以產生「抵抗重力」的懸浮效果。我把部分雕塑掛到牆上,讓其懸在空中。我同時希望讓管道穿過牆壁,在牆內構建出想像的空間。

四壁皆白的展廳中,放置了狀如通風管道的硬紙板雕塑,在此空間曲折盤繞,從地面延伸到牆上。一人蹲在地上,細看其中一件雕塑。

黃志恆為Posenenske雕塑構思的組裝設計,完成後於M+展亭展出的模樣。圖片由M+提供

3. 李聰敏的重新組裝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高級屋宇裝備工程師

兩個人在展廳內組裝一件硬紙板雕塑。中空的雕塑如同通風管道,呈「凹」字形放在地上。左邊的開口比右邊的大。

M+技術員正組裝李聰敏為Posenenske雕塑構思的形態。圖片由M+提供

李聰敏:這個雕塑組合的設計概念源於我對M+展覧空間通風空調系統的理解。

較大的紙板部分,靈感源自讓展覽空間保持正壓狀態的設計理念。空氣會流出而非流入,以防止外面的空氣進入室內,影響展覧空間內嚴密控制的溫濕度環境。

一群人站在硬紙板雕塑前擺姿勢和微笑。中空的雕塑如同通風管道,呈「凹」字形置於地上。左邊的開口比右邊的大。

M+團隊與李聰敏(前排左一)站在硬紙板雕塑前合照,這一雕塑組件代表令展廳保持正壓狀態的通風空調系統。圖片由M+提供

我將硬紙板雕塑的左邊設計得比右邊大。較大的一邊代表空氣進入展覽空間的位置,較小的一邊代表空氣排到室外。這個設計是為了說明我們為展覧空間注入的新鮮空氣比排走的多,以達至正壓狀態。同樣的通風設計概念也用於正在施工的M+博物館大樓內的展廳。

我將這個硬紙板部件放置到地上,以呼應M+博物館大樓內通風管道統的位置。在大部分建築物中,此類管道系統都是建於天花板上。但是在M+大樓裏,大部分展廳都採用置換式通風系統,所以送風管道是設在地板下方。

展廳地面上,有兩件恍如通風管道的鍍鋅鋼板雕塑毗鄰擺放,它們的形狀相同,像橫躺的英文字母「L」,尾部外彎。

經李聰敏組裝的Posenenske鍍鋅鋼板雕塑,構思源自模組化概念。圖片由M+提供

最後是鍍鋅鋼板製成的部分,我設計時以模組化概念出發。模組化是現今屋宇設備裝置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將一些組件標準化,以方便生產並重複使用於各種不同的建築設計之中。這代表我們可以劃一裝設過程,減少建築所需的時間和物料。我將Posenenske設計的鍍鋅鋼組件拆分,變成兩個形狀相同的部分,以帶出這一點。

4. 曾文通的重新組裝

藝術家及舞台設計師

一件高聳的硬紙板雕塑立於展廳中央,形狀如同垂直的通風管道。兩個身穿黑色長袍的人從雕塑走遠,另外有一人坐在雕塑後方的地上敲鑼,他四周有點亮的蠟燭圍繞,觀眾坐在地板上圍觀。

曾文通重組Posenske雕塑的過程,可見從天花板延伸到地板的硬紙板組件。圖片由M+提供

曾文通:我設計了三種結構:

從牆壁延伸到地板的硬紙板組件;

  • 從天花板(天空)延伸到地板(大地)的硬紙板組件;
  • 連接室內(建築物)和室外(自然)的鍍鋅鋼組件。

它們象徵着三條讓能量流動的管道甚或經絡,連接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

一人坐在地上,周圍放了金色和銅色的缽,以及點亮的蠟燭。他身後有兩個人,正抬起並搬動一件形狀如同通風管道的鍍鋅鋼板雕塑。

曾文通重組Posenske雕塑的過程,可見技術員正搬動經重新設計的鍍鋅鋼板雕塑組件。圖片由M+提供

整個雕塑組裝的過程是一場展演。參加者運用視覺、聽覺及身體姿勢來體驗和見證這件藝術品的轉化。

整個過程沒有人說話,因為我鼓勵參加者運用感官和意識來讓想像力馳騁,透過管道或經絡來返觀自省,體會內在平靜。

Posenenske這個組裝的意念讓我聯想到「道」——讓萬事萬物順應自然,配合空間的流動變化。

一件形同垂直通風管道的鍍鋅鋼板雕塑置於展廳中央,兩個身穿黑色長袍的人站在雕塑兩旁,各自拿着一個缽。

曾文通重組Posenske雕塑的過程。圖片由M+提供

M+展亭的「境遇──五個人」已在10月20日圓滿結束,按此了解展覽更多。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