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獎2023」的提名人之一楊紫駐居北京,尤為關注2019年至今國際環境的轉變為藝術創作帶來的影響,他撰文淺析中國藝術家如何在新冠疫症震盪下的社會中前行。
自2018年逐漸升溫的中美貿易摩擦,令中國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處於不穩定與不明朗的狀態。貿易問題也使得兩國民眾輕易地走向民粹主義之路,從而忽視國家自身的內部矛盾。中美的長期對立似乎無法避免,這也帶動其他國家在政治立場上「站隊」,各自社會不斷滋生出對他國的負面想像。到了2020年,在世界範圍內蔓延的新冠疫症 ,進一步割裂國際民間文化交流。
他們的創作路徑既迥異於由從法國和前蘇聯引入中國、受官方偏愛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又區別於以星星畫會及八五新潮為代表的前衛藝術。儘管年代各異,但他們都試圖為中國廣袤的古代藝術注入現代氣息。這一嘗試在歷史中一次次被打斷,卻從未宣告終止。
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對如何在創作中處理歷史與當代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擅長利用可回收材料來轉化特定空間的梁碩,在解讀中國傳統文化時就採取相對激進的手法。他的個展「景區」(北京公社,2019)和「希克獎2019」展覽中由M+委約創作的作品《山頂裏》,均展現了道家理想中純潔的自然被損壞的當代境況。梁碩以近乎開膛破肚的方式,展示出水墨傳統的文脈形式尚未被拋棄,但其精神內核卻已經發生變化。
鍾情於黑色幽默的劉野夫,常一針見血地調侃社會的不安與荒誕。在其個展「老劉一枕夢黃粱」(北京魔金石空間,2022)上展出的同名錄影作品中,守舊鄉紳的生活場景與科技公司總裁馬斯克等人的形象反復切換,既展現全球和本土,未來與過去,激進和保守之間的張力,又詭異地將之抹平。面對歷史輪回論的無解,作品流露出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
鍾雲舒在展覽「那只敏捷的棕毛狐狸躍過那只懶狗」(北京Tabula Rasa Gallery,2020)中,將大量生活用品堆砌成一個奇異的場域,將藝術潛藏的能量、物品實用功能和日常語義之間真實而脆弱的銜接暴露出來,慫恿觀眾直面它們。
另一部分藝術家則乾脆挑明互聯網的高牆飄渺和虛空本質。2021年,儲雲創作了以蝴蝶標本組成的作品《蝴蝶》。在北京一個小型的私人展出中,他將在北京潮白河附近捕捉的蝴蝶與pornhub中的分類標籤關鍵字並置於同一展廳內,令觀眾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無法同時看到這兩個部分。欲望和死亡相互呼應,形成類似於互為因果的迴圈,消失又浮現。性和飛翔都是自由的象徵,此刻,它們在作品中都顯得飽受控制,有氣無力。
貿易戰和資訊孤島是形塑近年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的兩個面向。從未被徹底殖民化的中國文化體,在交流相對封閉的階段中,展示出深化思考西方文明與自身關係的接洽與矛盾的趨向。
如今,當代中國藝術不再單純強調東西方文化的分野或者兩者之間的矛盾,甚至向西方學習的絕對必要性。它轉而在回溯歷史脈絡中尋找複雜性,在體悟物質的實體感中尋找非意識形態化的表述。或許,這條路徑能通向未被政治力量壓縮的空間。
頁頂圖片: 王拓的《東北四部曲》 (2018–2021) 於「希克獎2023」展出現場, 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 1.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的訴求。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