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由褐色墨水勾勒出的一個男子蜷伏地上,肩頭負着一個圓形。

此書信體文章回應郭柏青的數碼委約作品《謎圖》 [1]

致郭柏青:

我繞着主轉,繞着太初的塔樓轉。

我轉了數以千年。

而我尚未知道:我是一隻隼、

一場風暴,還是一闕偉大的歌?

──Rainer Maria Rilke[2]

我成長過程中,既說「いちご」(日語,意為草莓),同時亦說「strawberry」(英語,同指草莓)。這是我不信任語言的開始。

──Kanna Hüdson[3]

由褐色墨水勾勒出的一個男子蜷伏地上,肩頭負着一個圓形。

巴爾達薩雷·佩魯奇,《蜷伏的阿特拉斯》(Crouching Figure of Atlas,1481–1536,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Harry G. Sperling Fund, 1992。照片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 www.metmuseum.org.

我的侄子五六歲時開始用他父親的流動電話向我發送短訊。他發揮奇思妙想,設計出一段段由表情符號組成的段落,並將字符串連起來,形成一個風格獨特的圖像故事。我對他自己構思的自娛方式感到欣喜,想像他在電話另一端,收到我回覆的表情符號時的滿足感。

這種溝通形式一反常態的老成之處,令我着迷。首先,我在他這個年紀時,並無用流動電話與任何核心家庭以外的親人溝通過。其次,當時介面設計師栗田穰崇還未在日本流動通訊公司NTT DOCOMO發明第一套現代繪文字。待對話式用戶介面成為主流之時,我與千禧一代同儕一樣,與其他世代脫離,沒有用即時通訊軟件AOL Instant Messenger 與嬰兒潮的長輩聊天。

夜幕降臨,夕陽西下,一切退回核心狀態。孩子不吃眼前的蛋。母親輕聲說話,父親表情嚴肅。尚未成形的蛋黃流出白色的漿液,令人作嘔。但在它被吃下之前,誰都不可離開飯檯。成人望向別處時,孩子用餐匙搯起黏黏的蛋,埋進盆栽。

一天,侄子與我通信時,一旦我看似分心,或隔太久未回覆,他就會棄用繪文字,懇切嚴肅地打出這句話:

如果你愛我,就回應我

這成為我們家中人人都能意會的一句縮略語,精簡地提煉出我們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出的行為。我本想說它是一個「家族內部的笑話」,可是我不喜歡孩子無意參與的笑話。「如果你愛我,就回應我」帶有嚴肅的情緒,以及對交流形式有種超乎尋常的理解,彷彿侄子在得不到回覆或遲來的回應中讀出雙重含義。他對回覆形式和社交語境有敏銳洞察。(在那個以一隻死火雞慶祝的美國節日期間,侄子似乎在悄悄地對自己說,他為吃火雞而感到「難過」)。

他們的語言中有種說不出的不相稱。母親與父親用母語。孩子如填寫行政表格般運用所處社會的社交語言。不過當他們進入家門,孩子的權力就隨即消失,有如落日沒入地平線。

可是,假如我曾驚嘆過流動電話的科技進步對親人遠距離溝通所帶來的影響,那麼現在我就對那種交流的開放與安全頓生敬畏。換句話說,孩子追求內心感覺及其表達方式的一致,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引用心理動力療法的術語,安心依戀(securely attached)的孩童,相信你始終在身旁。他優越的情感架構正悄然成熟起來。誰都不應視之理所當然。

我使用的雙語是英語和母語波斯語,而侄子掌握的是英語和互聯網語言。我希望無需使用「數碼原居民」一詞就能指出重點所在。這個不準確、不真實的詞彙應被棄用。然而,互聯網用語帶些先於言辭的元素,令「如果你愛我,就回應我」這句話變得精闢,並非僅僅表現出孩子的天真稚趣;而反映出即時溝通是由雙方創造,兩人對所用語彙及其含義有共識,而且交流發生在特定的時間點,即我認為活生生而重要的「此時此地」。

不過語言實際上並非如此運作。至少在你我大家庭的社交體驗中不然。

(唱誦)

父親:贏家、贏家,晚餐食龍蝦。

自我定位,隨着人們對當代家庭內在心理的普遍理解之轉變而變化。看着新一代人在其原生家庭比你當年過得輕鬆,感覺難以言喻。看着我那千禧一代的朋友,這一點就更顯而易見,他們在子女五個月大時就用手語與之溝通,遠早於孩子可用語言表達的年紀。他們告訴我,手語紓解了嬰兒因無法表達所需和情緒而產生的挫敗感,令他們在孩子懂得叫「媽媽」、「爸爸」前,就能建立親子關係。

(唱誦)

母親:一、二、三、四,我要你用力踏地!

十五世紀初,「puzzle」一詞指把東西放在某個位置,這個含義一直延續到十六世紀;「puzzle」(亦作「pusle」,指「使迷惑、訊問,或使驚疑」)是動詞「pose」的反覆體,「pose」源自中古法語「aposer」,指「使困惑」。「puzzle」之於「pose」,就如「nuzzle」(用鼻輕觸)之於「nose」(鼻)。

大約兩百年後,「puzzle」蛻變成為意指「經過漫長沉思或仔細查探」而得出的解答或發現的事;「puzzle」中「考驗人才智的玩意」的意思,要到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我最喜歡的是那個已過時的詮釋。「pose」意指「擺出某種態度或風格」,例如藝術家的模特擺姿勢,暗示取巧或精心佈局。

那麼,「puzzle」是指施展計策,而故意混淆視聽嗎?還是指混淆根本生而有之,有如遺傳學那樣,不容置疑?

(齊唱)

父親、母親:B!E!S!T!拼成一個甚麼詞?Best!即管考驗我們,我們不會任他們鬆懈!

在古希臘語,與「puzzle」對應的有「aínigma」(源自動詞「ainíssomai」,指「打謎似地說話、說暗語、玩文字遊戲」)和「grîphos」(有挑戰性的問題,不可思議的事);對應「grîphos」的拉丁語詞是「scirpus」,如「nodum in scirpo quaerere」,即「雞蛋裏挑骨頭」。你看到這當中有許多黑洞和疑竇嗎?大惑不解意味着自我或虛假的本我充滿對語言的誤解,包括耳聞目睹的重重偏差、嘗試、困難,以及企圖。難怪「puzzle」(兼指謎團和孩子的玩具)的葡萄牙語是「quebra-cabeça」,法語是「casse-tête」,直接翻譯就是「抓破頭皮也想不通的事」。

母親:你可以回來。你隨時可以回來。

父親:(沉默)

孩子:太遲。真的太遲了。

就如心理動力療法,重述家族事件有追溯性質。[4]在這個回憶錄般的模式中,誰是說話者很重要。在至親極力抗拒時,可靠的敘述至關重要。我向學生教授作者身分理論時,談及傅柯1969年那一場演講〈何謂作者〉。傅柯發掘出尼采的生平與作品,去組合和重新組合出書寫的人。尼采是否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唯一的作者?抑或他的作者身分延續到他為日常瑣事所列的長長清單、給編輯的信、私人日記?在任一情況下,即使是同一個人,獨處家中與走出家門是有分別的。

母親:(否定、疏離、防備)

父親:(缺席、抗拒、投射)

孩子:(抽離、失蹤、逃避)

我收聽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的播客節目時,聽到她對一位從幼年創傷中倖存下來的來電聽眾說,應該與虐待她的母親溝通;她母親在祖國是一位反殖民主義的文化英雄,我就把播客關掉了。

我有不少未解的問題。兒科醫生轉行當心理分析師的 D. W. Winnicott 提出的「不過不失家長」理論,適用於少數群體嗎?移民兒童呢?[5]有誰能告訴我們甚麼是雙母語能力 失靈?機械式交流中誤解所造成的影響呢?沉默的應用與濫用呢?

還有多少人曾在網上搜尋「佛教對____的看法」、「惡毒父母」?或者「超地理」、「中途放棄的對話」?那麼「不連續介面」、「價值觀衝突」呢?

父親:(史詩)

母親:(小說)

孩子:(自傳式小說)

我用計算機快速推演自己提出的假設,不受批評影響。父母較弱,因未曾療癒的創傷,有可能引發身分認同危機。孩子較強,因提問的肌肉慣性。在這個範疇下,語言是恐懼的場域,距離再現,和好瓦解。

有時我自己的主張會嘲笑我,我記得古希臘神話中泰坦神族的擎天神阿特拉斯(Atlas),因與諸神之神宙斯敵對而受罰,要將蒼天的重擔永遠扛在肩上。我在寫這篇文章給你之時,在電腦旁的報事貼上寫下了:「卸下擔子行路」。 [6]

查看作品

郭柏青的《謎圖》屬M+數碼委約項目系列,致力在視覺文化與科技交會之處,探索別具創意的網上實踐。

頁頂圖片:巴爾達薩雷·佩魯奇,《蜷伏的阿特拉斯》(Crouching Figure of Atlas)局部,1481–1536,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Harry G. Sperling Fund, 1992。照片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 www.metmuseum.org.

  1. 1.

    此文的另一個標題為〈壞聆聽〉(bad listening)。

  2. 2.

    Rainer Maria Rilke, ‘I Live My Life in Widening Circles’, Reflections 15 (Spring 2012): 69, https://reflections.yale.edu/article/seize-day-vocation-calling-work/i-live-my-life-widening-circles.

  3. 3.

    Kanna Hüdson,‘“We are the Tiniest Particle”: Authorial Agency and the Body’, Intersections 10, no. 1 (2009): 389–430.

  4. 4.

    「心理動力療法旨在協助治療對象,識別出使之成為自己的重要砌圖,並把這些砌圖重新拼起,從而建立一種更實際和積極的自我意識。」強調部份由作者標明。Courtney E. Ackerman, ‘What is Psychodynamic Therapy? 5 Tools & Techniques’, Positive Psychology, 10 August 2017,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psychodynamic-therapy/.

  5. 5.

    「Winnicott在1942 年意識到『並無嬰兒這回事』,這一認知指出了一個事實:要理解一個人,就必定要考慮到雙親對其心理狀態所帶來的深遠影響。」Jan Abram, ‘Donald Woods Winnicott’,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2015,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psychodynamic-therapy/.

  6. 6.

    報事貼的另一個版本是「不要抓得太緊」。

Maryam Monalisa Gharavi
Maryam Monalisa Gharavi

Maryam Monalisa Gharavi是藝術家、詩人兼文化科技專家,她現生活及工作於紐約。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