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來自文化大革命時期、描繪一群年輕工人在嚴酷環境下修建引水渠的畫作,成為了革命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時間囊,凝住那個時代的歷史一隅。
由孫國岐、張洪贊兩位畫家在1974年合力完成的《引來銀河水》,描繪中國東北極度寒冷的環境中,一群年輕男女工人在冰天雪地下修建引水渠的場面。他們面帶笑容俯身向前,拼盡全力絞動一個拉運建材的裝置,凸顯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這群工人仍滿腔熱情合力勞動的反差。
這件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政治宣傳畫風格,且尺寸巨大,達181.3 × 314厘米。在文革時代物質貧乏的中國,用這麼大的畫布來畫一張畫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它遵循了很多古典繪畫的原則,畫中焦點所在、表情興奮積極的英雄人物,被畫家放在畫面橫向三分之一和豎向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就是在一個黃金分割點上;而在他身後一起推東西的幾個年輕人,是呈陽光放射般的方向展開,流露朝氣蓬勃的昂揚風格。
另外,在酷寒環境做着那麼艱苦的工作,每個人卻都衣服乾淨,表情喜悅。這種畫法呈現一種非常理想化的現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起就提倡男女平等參與勞動,畫中也顯著刻畫一名女性工人,着意強調中國社會這一特點。我們甚至看到裏面有很多政治暗喻,比如畫面焦點中最熱情奮發的人物,身上所穿的是代表共產主義的紅色衣服,在最主要的人物身上突出積極向上的面貌,是從1949年到文革前後中國的主流藝術風格,名為革命現實主義。
1942 年毛澤東提出藝術要積極介入政治,為人民群眾服務,從此現實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官方文藝風格。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強調藝術為社會主義與勞動階級服務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對中國美術的教育和發展影響深遠。1958 年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逐漸被改稱革命現實主義。
革命現實主義的主要功能是對群眾進行政治宣傳,傾向於從社會現實中塑造出典型人物和事件來反映時代,慢慢發展出許多極端的藝術原則:比如塑造人物形象的三突出原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來,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來;或者視覺語言的「紅光亮」原則;描繪領袖、英雄人物和工農兵群眾的形象要強壯健康、紅光滿面;繪畫技巧要求寫實、逼真、光滑、工整;畫面必須明朗、充滿陽光感、乾淨、漂亮、鮮艷;作品傾向性鮮明,格調高昂,必須突出正面人物和主題的戰鬥性。
《引來銀河水》就體現了以上原則。而恰恰在這幅畫創作的同年,中國開展批林批孔運動,藝術界也在當年2月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批林批孔聯繫美術戰線實際」展覽,展出十八名藝術家215件文人風格水墨作品。這次展覽也被稱為「黑畫展」,所謂黑畫就是指未能符合官方革命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
文革結束後,革命現實主義也慢慢走進歷史。如藝術批評家栗憲庭所言:「1978年門戶再度打開,隨着西方現代文化的湧進,近代至『文化革命』建立起來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又在大多數尤其青年藝術家的心裏失落了。」
《引來銀河水》也像包裹着遠古昆蟲的琥珀般,成為凝住了那個時代痕跡的標本。
本文於2023年1月18日首刊於《明報》,現經編改及翻譯發佈於此。原作者:林立偉;編改:網絡編輯梁仲汶。
頁頂圖片:孫國岐、張洪贊,《引來銀河水》(局部),1974年,油彩布本,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Zhang Hongzan, Chen Y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