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丁乙:獨立性的追求
丁乙:獨立性的追求
2:50
影片謄本

(原文:普通話)

丁乙:我覺得一個藝術家最寶貴的東西是在於他自身的、自我的判斷,而不是趨眾的一種判斷。我想遠離這樣的一種追求,保持自己的一種獨立性。

十字這樣的形狀是沒有意義的。這個符號是來源於我在工廠設計包裝的經驗,所以它是一個技術的標示。它又代表着縱橫交錯的,一個普世的符號。用這樣的一個符號,它沒有歧義,很難令人聯想到現實的、具體的事物。

我希望它能夠是完全抽象的,所以我開始時都是用尺,用鴨嘴筆來進行創作,這樣(我)就把所有的熱情、表現的東西全部壓制了,變得非常冷冰冰,也要顛覆這種用顏色的方式,所以我當時採用的是自動主義的取色原理——拿到甚麼顏料,畫甚麼顏料,畫甚麼色調的作品。

在我的創作裏面,我希望用理性的方式,用諷刺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創作。所以當時(創作《十示》系列時)我有非常明確的想法,一是要讓自己的藝術不像藝術,(所以)當時很明確要讓繪畫不像繪畫,讓繪畫沒有意義。

八五、八六新潮的繪畫主要是(分)兩個流派,一個是表現主義,一個是超現實主義。因為這兩個流派都非常符合剛剛開放的中國,所有文化的心態。有很多內心的痛苦、苦悶,需要用表現(主義)的形式來表達。

八五、八六的美術新潮和八九的大展,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能夠親身經歷了,然後也參與了。所以你看到八十年代出來的藝術家,他們有一種整體的使命感,希望能夠改變歷史,能夠重新的讓中國的當代藝術萌芽,然後發展。

一個藝術家最寶貴的東西是在於他自身的、自我的判斷。

丁乙

藝術家丁乙講解他常以十字符號創作的抽象畫作背後的創作方式及目的

丁乙(1962年生於上海)在其抽象畫作中使用加號和交叉符號,視之為完全抽象的普世符號,藉此令作品脫離社會及政治脈絡。透過以畫筆、尺和膠紙的仔細描繪,十字圖案以精確而緊密的方式表達。

丁乙參與了1980年代中期的中國八五新潮藝術運動。參與此運動的藝術家主張擺脫官方提倡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探求新的藝術語言,藉以革新中國藝術。

M+雜誌

影片中,丁乙討論他如何在八五新潮兩個主要流派的脈絡下創作,兩者分別是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前者着眼於個人的主觀表達,後者則通過如自動主義所強調的潛意識表達。然而,丁乙的畫作摒棄西方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所定下的象徵內容與敍述意涵,着意拋開傳統西方理論的艱澀與包袱,從而追求藝術上的純粹與開放。

製作人員

監製

M+

攝影

CPAK STUDIO

剪接

廖家樺

M+ 影像製作

蘇浚 、丘雪君、黃淑賢

M+ 策展研究

譚雪凝、鄭懿行

M+ 影片謄本及隱藏字幕

林立偉、Ellen Oredsson、 梁仲汶

特別鳴謝

丁乙

此影片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