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4年8月26日 / 陸富盈

傳遞回憶:香港在威尼斯

近鏡拍攝水自被金屬框架圍着及堆疊的透明玻璃缸中溢出的情況。

《永不足夠貪婪池》(局部),「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作品由M+委約創作,2024年,攝影:©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視覺藝術如何傳達生活體驗?楊沛鏗自香港豐饒的溝通記憶抽取靈感,為香港和國際觀眾帶來充滿舊日回憶的展覽。

由融入本地動植物,到深入研究維持其生態的系統,楊沛鏗作品中獨特的視覺語言往往與香港劃上等號。雖然楊沛鏗曾在海外舉辦個展,但第六十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香港外圍展「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是他至今最大型的展覽。沒有了香港作為實體背景,這個在威尼斯呈現於國際觀眾眼前的展覽,又煥發出另一種新意。

難以否認的是,楊沛鏗的作品取材自有關香港生活的溝通記憶。溝通記憶[1]是指在正式和歷史記載以外,連繫現在和新近過去的非正式傳統和日常交流。關於香港的溝通記憶,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冬日裏一瓶暖烘烘的玻璃樽裝維他奶、茶餐廳夥計那種不敢恭維的待客態度,電車到站時漸行漸近的叮叮聲。不論有心或無意,楊沛鏗的創作靈感乃自這豐富的記憶庫,並注入藝術家個人的生活體驗。

層層相疊的玻璃雕塑由多個注滿水的長方形透明水缸組成,展示於戶外。附近的磚牆上貼了一塊資訊板。

《永不足夠貪婪池》(局部),「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作品由M+委約創作,2024年,攝影:©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甫入展覽會場,馬上就會看見《永不足夠貪婪池》(2024)這座有如噴泉的裝置,當中的魚缸層層相疊,溢出抽取自威尼斯大運河的水,流往下面空無一魚的水池。這件作品雖然啟發自楊沛鏗對其父親經營海鮮酒家的回憶,但大部分香港人對於這種慣見的長方形玻璃魚缸都不感陌生,畢竟香港的人均海鮮消耗量在全球城市中名列前茅。再走進室內空間,《秒愛之門》(2024)上的S型掛鈎和原本用來裝魚的透明塑膠袋,令人想起太子的水族店,尤其俗稱「金魚街」的一段通菜街。沉浸式裝置《(不是你的)逃避洞》(2024)層架上的魚缸中,可見悉心經營的生物群區被粉紅光管照射,是1990年代水族店流行一時的裝潢。此外,《晚菇群(香港在威尼斯)》(2024)中的轉換插頭是港人熟悉的事物。香港很小,陸地面積只有1,104平方公里,要離開這個彈丸之地,即使是前往近在咫尺的中國大陸,由於當地使用的電源插頭規格不同,所以出境往往也須攜帶旅行轉換插頭。

工業風的金屬柵閘入口,上面掛了幾個注滿水和空氣的塑膠袋。室內的磚牆有部分未上漆,部分則髹上白漆;當中還有混凝土地面。背景中可見一個明亮的空間。

「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作品由M+委約創作,2024年,攝影:©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對很多港人來說,楊沛鏗作品中的意象,如酒樓魚缸、金魚街和通用轉插器,均喚起在這個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景物是香港人馬上就能認出的非正式本土視覺語言,若不是消逝了或在陌生語境重現,人們通常都熟視無睹。在沒有在香港生活過的觀眾心中,《雙附院》的作品會否引發相同的情感共鳴?脫離香港的語境,展覽會是何種模樣?會否像一間貨品售罄,沒甚可觀的店舖?

近鏡拍攝玻璃水缸,可見裏面有一個迷你紅陶圓錐和冒着氣泡的水。水缸上方有明亮的紫色光管,背景可見一小撮五彩斑斕的光點。

「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作品由M+委約創作,2024年,攝影:©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在香港以外,這些空蕩蕩、找不到絲毫生命的魚缸,訴說着一種集體失落感,使人回想起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景況。雖然疫癘似乎已成過去,那幾年的經驗卻無疑成為了全球溝通記憶的一部分。例如,魚缸或會令國際觀眾想起疫情高峰期時空空如也的雜貨店;有些人則會憶起隔離時的經歷,以及與人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景。最後,在這人造場景中的蕭瑟荒涼和某種確實能感受到的缺席失落,已超越一地的溝通記憶,成為了這時代的普世視覺語言。

  1. 1.

    文化理論家揚.阿斯曼對溝通記憶的定義如下:

    溝通記憶不屬建制,它不被學習、傳播和詮釋機構贊助;不由專家創建,在特別場合不會被提及和褒揚。它不被任何物質象徵形式誌錄和固定,只存在於日常互動和溝通中。是故它為時甚短,上溯通常不過八十年,即三代人互有交流的時間。(頁111)

    Assman, Jan.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Chapter. In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109–18.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8.

陸富盈
陸富盈

陸富盈是M+數碼內容編輯。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