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蔡財德:混凝土之聲
蔡財德:混凝土之聲
3:11
影片謄本

蔡財德:(英語)這個作品創作於2013年。當時我正進行一個關於新加坡街頭的攝影項目。我開始留意遍佈城市各處的混凝土碎片,一部分是因為新加坡是個發展迅速飛快的國家,需要不斷轉變。當我看到這些混凝土,就想到用來開展一個攝影項目。但我之後發現,以攝影創作有所局限,於是我借用中國供石的傳統。

我是新加坡華人移民第三代,我想我們只是遙遠地理解中華文化,隔閡疏離。我只是參考它的美感, 而它也對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有所影響。

我覺得我是跟隨潛意識創作此作品。我在日常生活接觸到這種物料,不知怎的與它產生一種化學作用,並開始思考怎樣用它創作。

我並無改變混凝土碎片原本的形態,因為我一向喜歡用現成物創作,而所用的底座可突出碎片的形態。我所選的木材來自一間專門生產砧板的木廠,這些是木廠用剩的材料,來自新加坡原生樹種,但這種樹現在已經愈來愈少。

我創作這個作品,重點出於我對自己所在環境的思考,例如我對身處環境的反應:環境變得多快 ;城市清拆或建造得多快;面對新發展時,我們又有多迫切須要把記憶留住。

我想,這是第一次整組作品一同展出。我很高興這個作品能在最適合不過的環境中展出。這是因為這個展覽的脈絡,也得力於其他藝術家對自然的想法。現在作品就留待觀眾來展覽現場親身探索。

蔡財德的藝術創作向來探討新加坡城市發展與文化遺產的交匯之處。其作品融匯攝影與雕塑,透過記錄不為人留意的空間轉瞬即逝的狀態,反映這個城邦迅速變化的景觀,藉此挑戰傳統的界限。

蔡財德從建築工地收集混凝土碎片,加入自己的想像,並以傳統中國供石的美感為靈感,創作了《文人石》(2013−2018)。當中的中華文化連繫來自於藝術家的獨特視角,蔡財德表示:「我是新加坡華人移民第三代。我想我們只是遙遠地理解中華文化,隔閡疏離。」

着迷於廢棄混凝土碎片的蔡財德,意識到單憑攝影無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它們的精髓,於是便轉變了創作手法。「我決定換個方法,在這個項目中重新着手雕塑。」他解釋。[1] 儘管在創作上轉向雕塑,蔡財德覺得兩種媒介基本上是相似的:「那仍與攝影相似。在攝影時你會捕捉影像,觀察影像,但你不會由零創造;〔《文人石》〕也一樣,因為你只是凸顯它的形態,而非把它由零創造出來。」 [2]

蔡財德的創作源於他對新加坡城市轉型的反思,他說:「我創作這個作品,重點出於我對自己所在的環境的思考。例如我對身處環境的反應、環境變得多快、城市清拆或建造得多快、面對新發展時,我們又有多迫切須要把記憶留住。」《文人石》正是對這些觀察的回應,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蘊涵在身邊周遭的故事,以及審視環境的轉型如何塑造我們生活的地方。蔡財德致力捕捉短暫的光景,並以獨特的手法處理物料,引領觀者發現隱藏於新加坡不斷變化的都市肌理中的故事。

展覽「山鳴水應」首次展出《文人石》系列的全部作品,一氣呵成地呈現蔡財德對城市變化的探索。

製作人員

製作

M+

監製

張嘉琳、羅紫玲

攝影

羅紫玲、蘇浚

剪接

劉雅媛

文本翻譯

關小春

M+文本及字幕編輯

梁仲汶、林立偉

策展研究

江干慧

特別鳴謝

蔡財德、蘇浚、鄭世媛

  1. 1.

    Artist-in-Residence Chua Chye Teck speaks to Dr Anna Lovecchio, AiRCAST, NTU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Singapore, April 7, 2022, https://www.buzzsprout.com/1845756/10394357-aircast-4-chua-chye-teck

  2. 2.

    Ibid.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