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謄本
女聲一:美術館?沒去過。還未開幕。準備了這麼多年,還未開幕。
女聲二:我不知道甚麼是博物館、美術館,我只知道太空館。看到天上的星星,天空很闊、很美。
女聲三:蠟像館,是嗎?劉德華那些(蠟像),是嗎?
女聲四:去過中文大學看女兒的藝術展品,其他的我不清楚。
女聲五:(英語)我心目中的美術館是獨特又現代的建築。
女聲六:很大,很靜,人不多的。
男聲:很多文青出現的地方,「打卡」的地方。
小孩:嗯⋯⋯我不知道。
女聲七:我期待在博物館看到比較出名的展品。
女聲八:(英語)可能有一些畫作,但也有些雕塑,一些裝置藝術,也許有些錄像藝術,各種各樣的東西。
女聲九:很多特別的東西,我都想看。不清楚裏面有些甚麼,但都很想到裏面看,看看自己懂不懂欣賞。
女聲十:有些展品放在那裏,但你不會覺得它就是一件展品。那種呈現方式是,你可以與它們交流。
小孩:甚麼是藝術館?
羅仲榮:大概在2000年,我們的政府成立了一個文化委員會。當時,委員會的其中一個主要建議是發展一個西九文化區。當時,我獲邀擔任博物館委員會主席。我們在2006年出版了一份建議書。當時的委員大概有十幾二十人,都是文化界、藝術界的代表,召開了許多討論會,亦在文化藝術界進行了許多諮詢。我們在2006年推出了M+這份報告。
李立偉:(英語)「M+」這名稱起源於⋯⋯其實當初只是一個暫定名稱。在構思博物館的過程中,這名稱實在有「博物館及更多」的意思,一座超乎我們認識的博物館。我們所說的藝術,我們所說的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都屬於廣闊的視覺文化領域。
華安雅:(英語)我們一直敢於嘗試。回看首個「進行:M+」流動展覽,在西九這片土地變成一個建築工地前(舉行),同時亦將展覽以「快閃」形式帶入城市。
羅仲榮:在2009、2010年那段時間,我和當時的M+行政總監李立偉在海外拜訪了許多著名建築師。我們大約邀請了50間建築師(事務所)提交意向書。最後我們選了六間公司參加比賽,其中三間來自亞洲地區,三間來自歐美地區。
最終,我們覺得Herzog & de Meuron的建議書⋯⋯我覺得他們很詳細地考慮了我們的綱要。還有,建築物的外型比較簡單,但我們覺得,那將會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設計。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參考了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建築設計。他們沒有採用固定的風格,每個項目,他們都會考慮當地的環境、文化、背景。我們很喜歡這一點。
PIERRE DE MEURON:(英語)實話實說,一開始時我們有點迷惘。以我們理解,這是填海土地,所以可以說是人工的,是人造土地,從一片水域、一片海洋開闢得來。那麼,這塊人造土地究竟是怎樣的?然後,我們看到三、四條虛線,得知那是鐵路隧道,貫通工地之下。
JACQUES HERZOG:(英語)以我所見,其他參賽者都認為這條隧道是個障礙,而我卻立刻意識到它亦是機會。我們說:「不如好好利用隧道,為它創造優點。」我們無需刻意創造空間形式,因為形狀早已現身眼前。我們喜歡這個設計方向。相比於由零創造,我們更樂於發掘。
WIM WALSCHAP:(英語)根據設計比賽綱要,隧道被視為問題所在。從技術角度考量,那是理應需要避開的元素。若決定把它展露出來,就必須另尋他法,即是要跨過它來施工。已知的是,隧道成對角線,在建築物下方穿過工地。換言之,工地有一大部分位置無法承受垂直荷載。
黃國章:我們不可將任何重量壓在隧道面,所以要建造這些巨型桁架,令大樓可以建於巨型桁架之上。這種做法在香港是首創的,這是第一個採用這種做法的地盤。
WIM WALSCHAP:桁架本身並非創新技術,但你或許沒想過它會出現在這類建築物中,因為它一般見於大型基礎設施或項目。如今,桁架既成了博物館的一部分,你就必須想辦法將它融入建築。我們不想把它藏起來,反而想它成為建築的一部分;並非全然曝光,而是若隱若現,令人明白到這是關於如何讓隧道免受荷載力。
PIERRE DE MEURON:這個橫向樓板,或橫向量體,連同這個倒轉的「T」字形,塑造了M+的形象,你不會在任何別的博物館看到。我們不但希望大樓紮根於這片土地,更希望它紮根於文化,能被這個文化或這裏的人所消化理解。因此,大樓的形式並非我們唯一的考量,同時要考慮如何將它付諸實現。
ASCAN MERGENTHALER:(英語)在香港,一般商業建築都會用到玻璃、鋼、鋁或其他金屬。我們想避免這種聯想,因此嘗試另闢蹊徑。當然,在亞洲地區,陶瓷的應用源遠流長,是建造廟宇、屋頂的常見物料,十分耐用,相當美觀,形狀也千變萬化。
冼安德:(英語)工廠位置靠近佛羅倫斯。那個地方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亦有深遠的陶瓷製作歷史。因此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優秀的解決方案。與我們合作的工匠是該領域的真正專家,工藝超卓。這些陶瓦由礦物成分製造,基本上是天然而成的黏土。黏土經過洗淨、過濾,然後壓模。壓模後,就進入風乾和燒製程序。到時候,乾燥並且燒製好的陶瓦就形成一塊塊各一厘米厚的薄片。
ASCAN MERGENTHALER:從初期的樣板可見,這種物料於各種日照程度下皆有良好效果。有時看上去很深色,幾乎呈黑色,有時偏向金黃或橄欖綠。一切視乎日照,隨一天中不同時分而變化。
冼安德:完成一系列品質保證及檢定過程之後,會非常小心地將陶瓦裝進箱子,再運送到中國組裝成預製組件。
區家輝:因為你知道香港是亞熱帶地方,每年也有十個、八個颱風到來,(幕牆)性能需要達到足以抵禦過去50年的平均風力。我們現在測試的,其實每一個測試都達到平均風速每小時100公里。其實是在模擬,當十號風球來襲,大樓遇到的雨水襲擊。
馮德安:清水混凝土是指以原貌示人的混凝土,表層不加修飾。我們這裏有兩種,一種是表面平滑的,另一種是木紋混凝土。這種較特別,你看到混凝土製成後,會有一些木紋圖案。
何達文:我們的製作分幾個階段,要刨木、選木材,然後才到製成。在打磨完,確認沒有問題後,我們才為板模塗上脫模油。直至澆置混凝土,才算得上製成品。
馮德安:我當然想完成這項工作,待我日後重臨此地時,可以看到我的成果。
ASCAN MERGENTHALER:在地下,我們特別採用了垂直元素,並引入一些⋯⋯舉例說,在機電系統和管槽的表面,我們以陶瓦將其包覆,為的是仿效大樓外牆,使用與它相同的物料。因此,大樓外的元素延伸到大樓內,再一次地模糊了室內外之間的界線。
博物館也是一項小型基建,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你可以用不同方式去使用它,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加入多樣化的元素於飾面、照明、比例,以及不同的事物上。人們觸摸他們所坐的長椅,或觸摸陶瓦,或具有紡織牆壁和軟椅等的電影院。我們想感染的,正是人們不同的感官。
PIERRE DE MEURON:當周圍全是高樓大廈,你必然不能與之比較。我可以建一座比它們高100米的建築,但這適用於商業大廈,而非博物館。因此,我們必須從形態和表達方面着手,尋找自成一格的強烈識別,在四周的高樓大廈之中突圍而出。
ASCAN MERGENTHALER:這個設計方向立刻啟發了我們構思一個非一般的展覽空間。這LED顯示屏恰如一個展覽空間,它就是一個展廳,最當眼的展廳,從維港對岸也清晰可見。
JACQUES HERZOG:我們在設計中加入了這個顯示屏。我們有了三種元素:顯示屏,基座平台,還有土地。某程度上,以我們所見,這個項目在觀感和概念上,都是強而有力的。因為它穩站盤踞,腳踏着地,在大地之上,頭頂着天。趣味盎然,恰似人體構造,雙腳立足於地,頭部則可與人溝通,並放眼大海和天空。
鄭道鍊:(英語)我覺得當訪客蒞臨M+時,最意想不到和震撼的是室內的空間觀感是如此的出乎意料,並與外觀看來大有不同。你會發現,室內是如此光亮,透明感十足,十分通透。全靠建築師在樓板剖開了許多「穿孔」,巧妙地連接了地下和地庫還有二樓,即大部分展廳所在之處。這些「穿孔」創造出尺寸不一的超高空間,有的甚至高逾20米。這特別的建築手法,亦創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不規則空間,適合展出各種藝術品或全新委約作品。這地庫空間名為「潛空間」。
M+的空間非常寬敞,65,000平方米的面積涵蓋形形色色的場地,功能各有不同。在這65,000平方米的空間中,有17,000平方米專為展示而設,當中包括展廳和其他展示空間。這裏有33間展廳,無論何時,我們所展示的館藏,可以是細小得如一枚郵票的作品,亦可以是佔去整個展廳空間的大型藝術裝置。展廳的優秀建築設計,為我們提供多種不同的佈展選項。
多元化的空間類型,讓我們有了充裕條件,展示M+館藏的不同面貌。但由於我們的方針是不為任何空間分配特定的媒材或類別,這代表我們像在「自尋煩惱」,給策展團隊出難題。
以這個展廳為例,窗外風景美不勝收,陽光從東西兩側透入。這對某些作品來說不成問題,那些材質堅固的作品,例如銅像,它們曝露於這種光線之下也會全然無恙。可是,若要展示一些較易受損的作品,例如攝影或紙本作品,我們就不得不花點工夫,控制光暗條件。
當然,作為21世紀的博物館,我們還有許多流動影像和數碼作品,同樣需要調節環境的光線和聲音。
博物館空間和展廳空間應被好好利用,來配合展示藏品的要求和規格。因為藏品就像人一樣,各有自己的需要和性格。
在M+,我們有教學及詮釋領域的專家,舉辦教學活動予不同持份者及社羣參與。
華安雅:(英語)我們現在坐在「學舍」,我認為這是博物館和藝術機構的重要部分。我們想了解甚麼是創意實踐,以及創意工作者為社區貢獻了甚麼。在一個到現在才剛開始對視覺文化、表演藝術等創意藝術及博物館賦予關注的城市,十分重要的是,我們要擁有一個能體現可能性的場地。
卡絲瑤:(英語)「CSF」的全名是修復保管中心。這裏有儲藏空間、修復實驗室和攝影棚等等。在整個博物館規劃過程中,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不僅是處理藏品,還有準備、收藏,甚至是修復工作。我們亦一直致力於籌備展覽。修復員是不同物料的專家,對不同物料有專業知識,針對特定的藏品類型,例如木材、金屬或照片、繪畫等紙本作品。他們全都訓練有素,具備專門知識。然而,在處理M+藏品時,他們彼此緊密合作。他們的任務之一,就是細心觀察和檢查藏品,例如看看它的狀況如何,是否適合向公眾展出,還是先要經過處理,才能達到穩定狀態,在展廳展出。
對我們而言,與建築師一同設計這座設施花了不少工夫。我們在過程中交換意見,想辦法配合建築原意,同時兼顧實際操作要求。這過程相當有趣,特別是要考慮到這裏的天氣因素。香港的濕度和氣溫都很高,建築物要夠牢固耐用。正如我們身處的這一座,它有如混凝土造的地堡,幫助大樓的可持續發展和效益——能源效益。你必須明白,室內條件要大致穩定,藏品才得以妥善保存,流傳後世。這座設施的設計,對藏品的多樣性給予了充分考慮。因為藏品涵蓋的是視覺文化,而不止是藝術。其涵蓋範圍極廣,意思是,包含各式各樣的材料。每一款材料組合均有特定的儲存條件,以及特定的修復專業,以滿足保育目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很幸運,修復保管中心和博物館近在咫尺,使運作更具效率,大大方便我們日後的工作。
還有一件事對我們很重要,M+的使命之一,是令公眾了解這裏的點滴,還有我們是怎樣籌備展覽,讓大家在展廳裏欣賞得到藏品。為此,我們與建築師想出的方法之一,是在這座設施設立一個特別的空間。在地下,臨街而置,人們經過時能望進來。這裏有一隻非常大的窗,看起來像一個陳列櫃,如同櫥窗一般。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是,讓大家可以一睹幕後工作,藉此與大家溝通,分享運作過程。這座偌大的混凝土建築,就在偌大的博物館前,略略告訴大家,巨大混凝土建築當中,有甚麼幕後工作正在發生。
華安雅:我們的第一批藏品是由希克博士餽贈。這批中國當代作品,為我們的首輪收藏打下重要基礎。
皮力:(英語)你向M+捐贈這批藏品時,你知道這裏將有一座博物館。相比八年前,即你決定把藏品捐贈給M+時,此時此地,真正置身其中,你有何感受?
烏利・希克:(英語)那時我並不確切知道博物館會是甚麼樣子的,儘管如此,這比我當年想像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展廳美侖美奐,尺寸合適,燈光合適。當它被注入生命時,無論是甚麼生命,藝術、設計、物品、人,它看起來當然會與現在的狀況大不相同。我始終認為,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地方,適合敘述中國當代藝術的故事,即是從78、79年的起點到今天,或到更遠的未來。在我看來,M+必須走下去,所指的不只是中國當代藝術,還有香港的藝術和設計。M+也肩負譜寫未來的責任。哪裏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我不曉得。但無論如何,你知道,他們將能夠讀懂一些關於那個時代的東西,這是藏品的意義所在。
華安雅:M+的開幕象徵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M+不止是一座建築,更在乎人的聯繫,在乎活動的策劃,在乎作品的收藏,在乎互動,還有觀眾與各種內容的關係。這是一個坐落於公園裏的博物館,它與公共空間的關係,是我們的團隊將會用心思考如何強調的特點。在我看來,參觀者對博物館的存在意義非常重要,若缺乏人的元素,博物館的存在目的會蕩然無存。
PIERRE DE MEURON:我們想營造一個令人嚮往的空間。博物館不應重門深鎖,像是在說:「你留在外面,我是博物館。」情況恰恰相反,我們想博物館成為一個有蓋廣場。
鄭道鍊:訪客能以各種方式展開自己的旅程。這裏可以成為你閒時花一兩小時獨自閒逛的地方,亦可以是一家大細消磨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地方。在這裏,你可隨意選擇到一個特定場地參觀,又或四處遊覽,體驗不同事物,任何日子皆宜。
ASCAN MERGENTHALER: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相當重要,我們很希望能吸引大家到來,為大家提供一個遮蔭擋雨的空間。基本上,就是人們願意到訪,來發掘新事物的地方。
WIM WALSCHAP:低頭俯瞰「潛空間」展區,再仰望理解整座大樓,此時此刻,你能一次過飽覽各個建築部分。看見橫向基座的懸浮姿態,透過天窗看見豎向大樓,感受整個結構與周遭的互動,我覺得那是最有趣的時刻。
JACQUES HERZOG:這是我們首次設計一個快將成立的博物館。博物館與它的建築同樣新,我們以建築師的身分參與這個過程中,既推動建築物的演化,亦協助博物館的創立。這既是挑戰,但也是樂趣所在,亦令我們認識了優秀的策展和管理人員。他們來自不同的視覺藝術領域,現在一同進駐這座建築,帶來新氣象和新想法。
華安雅:M+是個不斷轉化的項目,一步一步綻放。過程是長遠的,快將起步。事實上,它早已踏上路途,當我們開幕,它將繼續向前,節節邁進,隨着我們邁向新的起點。我們將堅守這一理念,因為博物館的發展旅途,由許多章節譜成,步伐從未間斷。旅程的吸引之處,在於它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在一邊興建博物館大樓的同時,就令這間新博物館如火如荼地運作起來,究竟會是怎樣的一回事?
《建築M+》記錄了M+從當初只是紙上構想,到成為擁有其新大樓的視覺文化博物館的這段歷程。M+是位於香港的嶄新國際級文化機構,它與瑞士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以及國際團隊緊密合作,透過建築設計和物料來展現這間博物館的特色與抱負。《建築M+》呈現了大樓的建造過程,並訪問了建築師、工程師、建造者和合作夥伴,展示這座大樓不僅順應了M+的地理位置和切合其實際需求,更承載這座博物館的信念與原則。
頂部圖片:由Virgile Simon Bertrand拍攝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圖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製作人員
- M+團隊
横山いくこ、蘇浚、丘雪君、張俊傑、黃鈺雯、商瑋霖、陳迺安
- 執行監製
伍韵怡
- 創作總監
盧鎮業
- 攝影指導(中國香港及深圳)
李健恩
- 攝影師(中國香港及深圳)
Andrew Stuart Lang、李競衡、周宇凌、李興平、唐思耀、賀允臨、方志堅、葉鈞泰、何耀勤、Richard George Fowler、Sadie Mathilda Granberg、Ludovic Paul Gabriel Dufetel(Fallout Media)
葉文希、吳思龍、陳宇軒、黎葦林、黎子軒(There There Creations)
- 攝影師(佛羅倫斯)
Mattia Caprara、Flavio Pescatori
- 攝影師(巴塞爾及蘇黎世)
Garrick James Lauterbach、Tobias Kubli、Robin Angst
- 剪接師
鍾邵康
- 原創音樂作曲
區樂恆、廖頴琛
- 聲音後期製作
Wabi Sabi Media
- 聲音剪接
招卓盈、鄧學麟
- 效果剪接
關惠心
- 聲音設計及混音
鄧學麟
- 數碼後期製作
喜鵲媒體
- 後期製作監製
許志堅
- 後期製作經理
馬卓爾
- 調色師
李芷澄
- 技術總監
李文浚
- 翻譯員
趙嘉欣
- 文字編輯
梁仲汶、林玥臻、黃鈺雯
- 資料照片及影像
奧雅納、李家祺、王偉健、MEH MONO CO.、Plate Creations Limited、鍾藴思、ThinFilm、Yellow Purple Production Limited
- 建築設計圖
Herzog & de Meuron
- 鳴謝
羅仲榮、烏利希克、Lara Day、黃仲輝、ESKYIU、梁皓揚、馮恩銘、李俙然、Jade Liao 、盧鉫靖、關春霞、黎倩妤、Stacey Williams、Tess Cheung、鍾玉純
- 博物館設計團隊及各承建商
Active Energy Management Limited、奧雅納、阿特金斯集團、Flos、金門建築有限公司、G-Cladds、Herzog & de Meuron、新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Kvadrat、經緯園藝有限公司、明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Palagio Engineering Srl、帕馬斯廸利沙香港有限公司、雄略幕牆顧問有限公司、深圳海龍建築科技有限公司、泰福畢建築設計諮詢、Vogt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工程處
冼安德、林偉忠、凌紹文、區家輝、徐浩善、黃俊、鄔俊傑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區域設施事務部
田國恆、廖莉珊、梁賞培、鄭顯珩、劉偉倫、江國聰
- M+博物館建築管理部
吳智偉、梁諾昕、呂瑪琳
- M+博物館保安部
黎玉玲、陸文中、黃天健、陳偉杰、陳道明、石秋英、馬國輝、陳賜樂
- M+版權事務組
孟廷、張銘濱、陳素玲
- Herzog & de Meuron
Jacques Herzog、Pierre de Meuron 、Ascan Mergenthaler 、Wim Walschap、蔡培祥、吳鐵流、Noemi Schmidt、Fabrizia Vecchione、Rebekka Rudin、麥乘彬、伍美儀
- 阿特金斯集團
鍾學仁、黃智華、馮德安、Elisabeth Mundy
- 奧雅納
陳耀邦
-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
Chi Chi Tamang
- 明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何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