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謄本
Beeple:(英語)科技對我們所有人都影響深遠。因此,以藝術探討科技如何影響人類經驗,在我看來是很有意思的事。
作品名叫《人類一號》,皆因它嘗試想像首個在元宇宙出生的人的故事。這當然要到很遙遠的將來才會發生,當人的整個意識都存在於線上的虛擬空間,沒有肉體,有點像困在電腦當中。但與此同時,他可以在各個瘋狂的世界自由探索,持續在不同場景中遊走。
這種整體的人類經驗極為個人,而讓一個人獨自看遍這一切奇奇怪怪的事物,更類似人生的真實情況。
如你看看這些圖片,你會發現它們大都有着同樣的細小3D模型人物,他們均望向某些出格、巨大或漂亮的東西。這個小傢伙看過了所有瘋狂的東西,好像他在踏上了一趟旅程,看過和做過一大堆不同的事。
製作《人類一號》與《每一天》的過程有不同之處,但也有一些共通點。相似的是我使用相同的程式和類近的技巧來製作3D模型,構圖並進行打光;而兩者也明顯有所不同,因為《人類一號》是建於實體雕塑的框架中。
《人類一號》亦用上了許多我在過去十年間處理演唱會視覺效果時學會的技巧,例如光雕投影。把演唱會視覺效果製作的工具與技巧用於創作藝術作品,是很新鮮的事,也十分有趣,特別這些工具的功能現在已發展得很強大。
說到數碼藝術,人們往往只以為是出現在電視或手機上的平面影片。所以我很想創造一件作品,結合現實與數碼世界,讓人覺得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實體的部分是必要的,數碼的部分也同樣重要。
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會畫畫、創作,但後來大家都停止了,幾乎所有人都停止創作藝術。這是為甚麼?我覺得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禁會想,「這算好的作品嗎?這夠好嗎?」或是「別人會否覺得這很愚蠢?」
小孩不會介意其他人如何看待他們的作品,他們只畫自己想畫的。如果你能重拾這種心態……當然這是很難做到的,很難聆聽到那微小的聲音,告訴你你想創作甚麼,而不是你認為大眾想看甚麼。
這樣,你的作品就更能與自己和其他人產生共鳴,因為不論畫作內容是甚麼,只要你畫的是你真正關心的東西,觀眾自然就能感受到。
所以,我每天都會嘗試聆聽心中那微小的聲音,創作最令我興奮的畫面,它們可以很怪誕!﹝笑聲﹞
訪問中,邁克.溫克爾曼,亦即Beeple講述他如何藉藝術呈現科技對人類經驗的影響,並談到創作自己真正關心的作品是何其重要。
在過去逾十五年 ,Beeple每日至少交出一幅畫作。每一日,從無間斷。設在M+焦點空間的《人類一號》(2021)是Beeple首件雕塑作品。這是一件四頻道的錄像雕塑,展示一名簡單稱為「旅人」的神祕人物的旅途。他夙夜不懈,邁步前進,穿越不斷變幻的虛擬風景,一會是末世般的荒涼戰地,一會是和煦森林。這個看似無盡的數碼世界,是囿限在四面LED屏幕組成的箱子之中。
Beeple說:「這種整體的人類經驗極為個人,而讓一個人獨自看遍這一切奇奇怪怪的事物,更類似人生的真實情況。」
製作人員
- 監製
M+
- 香港手語
香港展能藝術會
- 影片製作
Adam Studios
- 監製
錢榆琳
- 導演
簡楷萃
- 攝影
陳冠源
- 收音
趙浩志
- 後期製作
Yadin Affandi
- M+製片
丘雪君
- M+策展研究
張俊傑
- M+文本及字幕編輯
林立偉、梁仲汶
- 特別鳴謝
Beeple、Scott Winkelmann、Tyler Berkey、Ryan Zurrer、施維麟、蘇浚、張嘉琳、陳慧卓
特別鳴謝香港展能藝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