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9年8月15日 / 黃若凡

為修復當代書法作品回到過去

一個女人俯身探向一幅原本捲起的巨型水墨紙本畫作的展開部分,將白色的調整片置於畫作展開部分的中央,兩旁亦見其他白色調整片,其上有細小的白色紙鎮壓着。

黃若凡小心翼翼地在作品背後黏附「皮帶圈」,讓作品可裝裱到墊版上。照片:M+,香港

M+的修復團隊最近正修復和保存館藏中一幅巨型水墨作品。為此,他們須動動腦筋發掘新方法,在使用現代工具的同時,採用亞洲古老的卷軸裝裱技術

比田井南谷1964年的《作品》 是一幅3.5乘4.6米的巨型水墨畫作,並以影片記錄了創作此作品時的展演過程,當中可見他使盡全身力量揮舞巨型毛筆,在一張鋪在室外地面的大紙上繪畫。他垂直握着毛筆,就像尋常的書法手勢,但其運筆卻與傳統的書寫動作與方向相違,所繪的線條亦無任何具體含意,一反傳統的書法技巧。

以下,M+的紙類藏品修復員黃若凡會分享她與團隊如何處理這件大型藏品。

我們須保存甚麼

房間之內,一幅巨型水墨紙本畫作平展於地上,畫作上共有四道筆觸粗厚的黑色墨跡,形成抽象的圖案。兩個人蹲在作品旁邊,仔細檢查固定在作品四周邊緣的白色長條。

黃若凡及M+藏品管理專員Amanda Rubrico在將比田井南谷的《作品》拉伸乾燥後,再加以處理。比田井南谷,《作品》,1964年,日本墨水紙本,M+,香港,© 比田井南谷遺產管理會。照片:M+,香港

這件紙本書法作品尺寸龐大,它是來自一場展演的成果,這或許解釋了它何以會如此巨大。這件作品送來時被摺成A2紙張大小,我們打開後才發現它實際上有多大。

《作品》是攤平鋪放在地上創作的,由十張紙拼在一起組成,紙質頗薄,尤其以如此大尺寸的藝術品來說。以紙張的厚度,如垂直擺放的話根本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由於之前處理及保存作品的方法,作品的邊緣及摺痕已有廣泛撕開、破裂和表面磨損的狀況。因此我們必須思考處理的方案,並構想展示作品的最佳方式。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減少畫作上的皺摺,並以更好的方式保存作品。這件作品曾被沿着相同的摺痕反覆摺疊和打開,不少部分已變形彎曲。摺疊並非儲藏這件作品的好方式,因此我們要將它打開,再捲起來保存。然後我們就要降低墨水的不穩定性、解決脆裂問題,以及提昇紙墨間的黏合力。最後,我們決定在作品背後以紙張作加強。

兩個人蹲在平展在地上的巨型水墨紙本畫作旁,調整固定在畫作邊緣的白色長條。

黃若凡及Amanda Rubrico準備為《作品》加濕及進行拉伸乾燥處理。照片:M+,香港

另外,我們很驚訝的在作品的墨痕上發現數個赤腳踩出的腳印。起初我們以為是藝術家創作時印上去的,可是,從記錄創作過程的影片可見,比田井南谷當時穿着襪子。由於無法確定腳印是否創作的一部分,我們不能貿然移除,於是策展人馬唯中便向藝術家的遺產管理會詢問。他們說作品不應有那些腳印,我們可以將之移除。

不過,作品表面其實亦留有一些毛筆的毛,固定在數滴墨水上。由於這是藝術品及其創作展演的一部分,我們便保留原狀。

我們從紀錄片中得知作品的創作過程,因此我們懷疑當中使用的墨汁,成分可能與一般由煤煙和動物膠組成的書法墨汁不同。墨痕出奇地暗啞,並顯得有點濃稠,我們猜想當中還有其他物質。而且,墨痕上有些裂紋,很可能是在墨汁風乾時,當中額外添加的物質收縮所致。後來,我們從遺產管理會得到很有用的資料:墨水是以煤煙、動物膠及小麥澱粉糊製成。有了這些資料,這樣藝術品的故事脈絡就更完整了。

我們如何修復這件作品

一個女人俯身探向一幅原本捲起的巨型水墨紙本畫作的展開部分,在其上加以調整。

黃若凡在作品背後貼上「皮帶圈」,讓作品可裝裱到墊版上。照片:M+,香港

這件藝術品如此巨大,我們處理時不得不逐步平展,以便逐個部分進行修復。為此,我們要根據作品的尺寸訂製工具及桌子,例如,我們運用手頭上各種物料打磨桌子邊緣,使其變得平滑,以免意外地在作品上壓出更多皺摺。我們亦將作品捲在管上,並在修復後用另一根管捲起。我們每次只專注處理約80厘米的範圍。

為了減少作品的皺摺和令它更平坦,我們先將作品加濕,繼而進行拉伸乾燥處理。過程包括為作品增添水分以令它膨脹,將邊緣固定到一個支撐點──即地板上,然後讓它乾燥使之收縮,並同時把它拉平,令其狀態更穩定。

一個女人拿着細小的金屬工具,為地上被防滲薄膜及吸墨紙覆蓋的畫作噴水。

黃若凡為《作品》加濕。照片:M+,香港

為了將作品加濕,我們先將防滲薄膜放在作品上,再鋪上已弄濕的吸墨紙,最後覆上一層塑膠靜待一小時,讓塑膠內的空氣濕度升高。在此期間,作品便能均勻地膨脹。我們亦設計了一些固定裝置,有助在拉伸乾燥及安裝作品時,維持作品的狀態。

兩個人把已弄濕的吸墨紙,鋪在地上以防滲薄膜覆蓋的巨型紙本畫作上。

修復員把已弄濕的吸墨紙,鋪在以防滲薄膜覆蓋的《作品》上。照片:M+,香港

在掀起塑膠後我們便要加緊手腳,因為紙張乾燥的速度非常快,幾乎立即就開始收縮,而這件藝術品又如此大,因此我們必須迅速在作品周邊移動,把它黏在地上,過程中有四位同事幫忙。我們花了一整天去準備為作品增濕、放置提高濕度的吸墨紙、把所有東西蓋起來,而實際的拉伸處理卻只花了十五分鐘。過程雖然很刺激有趣,但在短期內我也不希望再做了!

完成拉伸乾燥後,某些墨汁落在紙張時產生的自然扭曲還原了。但是,也有可能是那些自然扭曲早已存在,只是之前作品上的摺痕太多,我們才沒有看到。身為紙類藏品修復員,我覺得藏品的這種轉變是工作上最有趣的地方。我們總想盡量令作品恢復到它原來的狀態。

結合古老傳統

一個人用寬大的刷子在貼上多層紙張的板上掃抹,另一人則站在一旁觀看。

M+修復員Vania Assis及香港大學文獻保護與修復中心修復員Lesley Lau一同參與工作坊,學習「仮貼り」的技術。照片:M+,香港

紙本作品不論大小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容易受濕度變化影響。因此我們希望做一塊能在展出時能增加作品彈性的底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與香港大學圖書館文獻保護與修復中心合作,一同學習了「仮貼り」(karibari)的技術。

「仮貼り」板源自日本傳統卷軸裝裱,是當地裱工開發的工具,由夾在中央的木格柵和前後各最多十一層紙組成。它亦稱為乾燥板,用來平緩地使畫作變得乾燥。

一個女人用寬大的刷子在桌上一張紙上掃抹,另一人則在觀看。

黃若凡在工作坊中學習「仮貼り」的技術,導師是來自東北藝術工科大學文化財產保存修復學系的杉山惠助教授。照片及影片:M+,香港

這種技術的原理是紙張逐漸吸收水分,讓裝裱在上的畫作亦跟隨夾層膨脹。有時候,如果舊的紙本畫作乾燥得太快,而畫心是脆弱的,收縮時就會把紙張撕開,而乾燥板上的多層紙張以及紙張之間積聚的空氣,則可減緩作品乾燥的速度。

一塊日式乾燥裱板的特寫,板上貼有一行行的紙張,其中一半似乎額外再覆蓋上另一層紙。

製作中的「仮貼り」板。照片:M+,香港

雖然「仮貼り」板一般用於使畫作變得乾燥,但我們也想設計一塊類似於「仮貼り」板的墊板,令《作品》能應付環境的變化。事實上,以此技術展示畫作已是日本的傳統,例如,日式屏風就是採用「仮貼り」的結構,而這種屏風上常繪有畫作。可是,「仮貼り」技術甚少應用在如此巨大的畫作上,因為傳統畫作的尺寸通常不大於兩米乘兩米。

在M+,我們常常回望過去去研究不同傳統技術,以解決當今遇到的種種修復難題,這實在是十分有趣的事。M+修復團隊一直在我們的專業領域深入探索,務求運用新方法恢復藝術品的生氣。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