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10月15日 / 姚嘉善、王蕾

問問M+策展人:論對話、策展上的共識等等

四人正站建築物前,傾前倚着前方的金屬欄杆。建築物的窗戶有以藍、綠兩色為主調的圖畫覆蓋,是「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海報的局部。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的最後一天,策展團隊(左起)林鈴、姚嘉善、王蕾和商瑋霖M+展亭内合照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期間,展覽觀眾和網上訪客可以就展覽或展品,向策劃是次展覽的姚嘉善(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和王蕾(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提問,問題會於「M+ 故事」中解答。歡迎細讀第二節,亦是最後一節的問答!

你們的藏品中,有多少是東南亞的作品?

這個問題可從幾個角度回答。

首先,若你指的是由來自東南亞的藝術家、設計師及建築師所創作的作品,我們約有134項(根據2018年10月的數字)。

不過,要知道M+藏品和M+檔案藏品是有分別的,文獻檔案(是次展覽展出了很多)包含非常多物品和資料,而那些並非完整的作品。假如連檔案藏品也計算在內,數量就會更多:加上四個檔案全宗的338項藏品,即是現時我們有482項與東南亞有關的藏品。

三件作品並列排放,左邊的圖片是一張小圓桌,若從桌子的下方向上望,就會看到桌面是由多個色彩繽紛的色塊組成。中間的圖片有一座白色的建築物,上方有一座具有工業風格的塔。塔子雖然呈圓柱形,但頂部兩片扁平的板狀物從兩側凸出,稜角分明。右邊的圖片是一張照片,拍攝了一座空置的廢棄建築物,沒有任何牆壁,也沒有屋頂。幾十條白色施工用的帶子,從樓頂垂墜下來。

M+藏品中東南亞作品的例子,分別是東南亞設計師的作品、東南亞的文獻檔案及由東南亞以外的藝術家創作的有關東南亞的作品。從左到右:陳彥翰的《倒》(2015年);建築三人小組的《新加坡裕廊鎮大會堂(1969至1974年)鐘樓幻燈片》(1973至1974年);又一山人(黃炳培)的《爛尾43 / 鬼屋 / 暹粒》(2008年)

再者,還有些作品雖不是出自區內創作者之手,卻在地域上與東南亞息息相關,例如香港藝術家又一山人(黃炳培)和石家豪的創作,以及斯里蘭卡建築師Geoffrey Bawa和美國建築師Paul Rudolph的作品。這些藝術家和建築師都並非來自東南亞,但他們與該地區頻繁交流,作品亦對東南亞影響深遠。要計算這類型作品的數量,就難得多了。

由此可見,這個問題可以用幾個方式回答,視乎你怎樣定義「東南亞的」;正如我們在展覽中提到,我們想豐富這個詞語的含義,凸顯此詞可以指很多不同事物。

你們在策展方式上,曾否出現分歧?如何達成共識?

Two women standing in a gallery space look at each other. The woman on the left is holding a small microphone and speaking into it.

Curators Shirley Surya and Pauline J. Yao giving an introduction for a curator-led tour of the exhibition

這問題想必源於這是M+首個由兩位策展人共同策劃的展覽;展覽橫跨視覺藝術和設計及建築兩個範疇,各範疇的展品數量大致相若。

我們在籌備展覽期間,的確抱持一些不同觀點。這是意料中事,因為我們各自慣用一套非常特定的方式,去呈現源自不同媒介和範疇的作品。不過這些分歧是可以化解的,只要我們着眼於展覽整體所傳遞的訊息。

我們都希望能利用現有藏品在展覽中呈現東南亞的多元面貌,因此決定先研究這兩個範疇的作品可以如何互相呼應,從中抽取共通的議題,並組成展覽三大部分──「在地脈絡」、「國家與政權」和「跨國流動」。

要共同策劃展覽,意味着你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說故事,而須敏於體察對方的觀點,並嘗試探索如何能盡量連繫這些觀點。我們倆都確信,來自不同範疇的作品,有助令人對某個地方或議題有多一重理解,因此我們努力確保兩個範疇的作品都能平均地展出。

若你可策劃一個夢寐以求的展覽,會想以甚麼作主題?

這個問題頗為複雜。由於策展是因應不同場地和環境進行的活動,因此所謂「夢寐以求」的展覽,很可能會隨我們工作的機構和場合而變;很難想像會有能切合任何脈絡的「夢寐以求」的展覽。作為公共機構,M+很在乎與觀眾的關係與互動,因此展覽所圍繞的意念和主題,也必須考慮如何接觸公眾,並與他們連繫。

一排三張社交媒體Instagram限時動態的截圖。第一張截圖中,有名女人坐在書架前,下方的文字寫着「當策展人最有趣的部分是甚麼?」中間的截圖中,同一個書架前有另一名女人,旁邊和下方的文字分別寫着「王蕾」及「佈置展覽最重要的是創造相互對話」。最後一張截圖中是同一名女人,下方的文字寫着「我亦相當享受購藏物件,不論是照片、幻燈片、繪圖還是模型」。

問問M+策展人Instagram限時動態的截圖

回應王蕾於Instagram限時動態的答案:這裏的『對話』是指甚麼?

王蕾:我所指的「對話」,是關於透過物件之間的置放方式,凸顯兩者在主題上的異同,從而點出對個別議題的特定觀點。

日後M+的博物館空間會如何為展覽帶來挑戰?你們有否向Herzog & de Meuron的建築師提供有關展覽空間的建議?

我們草擬博物館設計比賽簡介時,強調博物館不應只設計成辦巡迴展覽的空殼或藝術廳,而是一個顧及和重視現有館藏特性的空間。在眾多類型的展覽空間當中,「工業式」的空間展廳是我們特別要求的;這是為了切合館藏中中國大型裝置作品的特性,這些作品都是在倉庫之類的場地創作。同時,一般的「黑盒子」或「白立方」空間亦在我們要求之列;這類空間靈活多變,可因應展品自由配置,適合展出設計及建築和流動影像作品。

但當然,一個建築設計項目的精妙之處,在於能滿足基本要求──容納現有館藏,同時有足夠的特色,可以激發或考驗藝術家和設計師的能耐,令他們構思獨特的方式去回應這個空間,尤其是創作現場作品。

篇幅所限,為求清晰,以上問題均稍經編輯。大家可以到此處看看姚嘉善和王蕾此前回答的問題。衷心感謝大家發問!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第二副圖:© 陳彥翰;M+,香港,陳彥翰捐贈 / © 新加坡建築三人小組; 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 © 又一山人(黃炳培);M+,香港。 除另有標註外,所有圖片:M+,香港。

姚嘉善是M+的視覺藝術首席策展人;王蕾是M+的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