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你提供最好的網站體驗。

了解更多
光影初遇:「亞洲前衛電影節」構思掠影
光影初遇:「亞洲前衛電影節」構思掠影
2:56
影片謄本

蘇筱琪:(英文)「亞洲前衛電影節」是M+首個主辦的電影節!它展示過去六十多年來亞洲在主流以外蓬勃發展的另類流動影像創作,並提供嶄新視角,讓觀眾領略區內活潑多采的藝術和電影史。

貝若蘭:(英文)電影節呈獻一系列富實驗性、大膽、具批判精神和跟此時此地息息相關的流動影像作品,其創作者包括1960及1970年代以早期電影和影像格式作實驗的先驅,以及這一代活用最新數碼科技的藝術家。

江千慧:(英文)前衛電影向來沒有單一定義——其身分一向豐富多元。電影節從形式五花八門、概念千變萬化的M+流動影像藏品出發,反映亞洲過去和現在的文化景觀。

李焯桃:(英文)我們想在首屆「亞洲前衛電影節」激發觀眾的好奇心。這個項目將會持續舉辦,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觀眾可以期待會不斷遇上驚喜!電影人和藝術家一向在重新審視過去及創造新的歷史論述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蘇筱琪:(英文)很多藝術家創作的影像震撼人心,在主流媒體中難得一見。另一些則活用現成影像和材料二次創作,批判當下社會。

李焯桃:(英文)電影節探討藝術家利用流動影像作為藝術表達和政治發聲的不同方式,將不為人見和未曾言說的視角帶入文化領域。

貝若蘭:(英文)「亞洲前衛電影節」強調流動影像的靈活性。

江千慧:(英文)我們透過放映、表演、裝置、展覽、工作坊、導賞和講座等活動,在不同場域提供不同的社交體驗。

貝若蘭:(英文)電影節也鼓勵專注和多感官的觀賞,有別於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上,受演算法支配的蜻蜓點水式瀏覽。

蘇筱琪:(英文)電影節強調跨世代對話、友誼、人際網絡和民間自發行動對支持前衛電影創作的重要性。

李焯桃:(英文)透過M+獨特的視覺文化視角,電影節亦會探討電影與錄像及其他以時間為本的藝術形式,像表演、劇場、聲音藝術、舞蹈、音樂和口述敍事之間的關聯。

貝若蘭:(英文)電影節將人凝聚起來,拓闊對流動影像的理解,並發掘更多可能性。

2024年,M+首次舉辦「亞洲前衛電影節」,以呈現過去六十年亞洲各地藝術家的豐富流動影像創作。今年春季,「亞洲前衛電影節」將載譽歸來。讓策展人蘇筱琪、貝若蘭、江千慧、李焯桃帶你走到幕後,分享舉辦這個電影節的背景與願景,並淺談前衛電影製作與此時此地的密切關係。

「亞洲前衛電影節」將於202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M+流動影像中心舉辦。

製作人員

監製

M+

影片製作

博德思有限公司

導演

黄梓良

攝影

黄梓良、文家樂

剪接

黄梓良

M+ 策展人

蘇筱琪、貝若蘭、江千慧、李焯桃

M+ 製片

羅紫玲

字幕翻譯

李凱琪

M+ 文本及字幕編輯

梁仲汶、林立偉

特別鳴謝

施羅素、鄭世媛、黎耀文、張嘉琳、劉雅媛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