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獎項與當下──致「希克獎2023」的入圍藝術家
睽違四年,第二屆希克獎的評選和展覽活動載譽歸來 ,並選出了六位入圍藝術家。身為「希克獎2023」評委之一的徐冰,撰文簡述在全球社會環境愈發複雜的當下,藝術獎項對激勵藝術家持續進行創作的重要性。
M+設立的希克獎今年已是第二屆了。此獎致力為當代藝術提供一個多元平台,來觀察、發現並推動大中華地區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這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令身上帶有多重文化基因的藝術家,能彰顯藝術工作的作用與價值。
宗教、社會制度、價值觀等人類文明,在當下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作為人類文明成果之一的藝術,在地緣政治、文化糾葛的大變局中,如何應對這新的世界現場?藝術能做甚麼,如何發揮作用,甚至如何自處?這是擺在每一位藝術家面前的課題。
在不少媒體為某種政治目的或資本利益,操控話語權而失去真實性的今天,藝術卻能凸顯出它的獨有特性──誠實。藝術家通過作品,最真實地呈現出自己的「全部」,而這「全部」反映出一個時代敏感又真實的資訊。反過來說,即使創作者不誠實,也因藝術的誠實特性,而令其「不誠實」暴露無遺。這是我們傾心創作藝術並信賴它的理由。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科技呈現出裂變式發展,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及思維方式。而科技增長愈強勁,就愈能顯示出藝術活動的重要性,因為藝術的本質是人類未被知識化的內在表達。無論多嚴密的邏輯、多強大的科技,都無法替代它;帶有明確目的,並以理性邏輯為主導的文明發展所缺失的部分,總是由它來補充和調節。正如人類必須在左右腦的完美配合之下,才能良好地發展。
而藝術進入當代後,與其他領域相互借鑒的程度加深。隨着它的破圈融合,加之其自我顛覆的性質及短暫的當代歷史,人類似乎進入了一個藝術概念最不清晰的時代。如何判斷藝術?它是怎麼回事?這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燒腦問題。
這些六位藝術家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區,穿梭在不同文化之間,他們通過自己的作品,將自身對當下現實的思考,帶入到更廣大的當代文化場域之中。這使他們的創作實踐獲得更豐富的思維參照,而作品也體現了藝術家敏於思考複雜的切身問題,並反映在其全新的藝術語言中。他們的藝術,在文明的重疊與撕裂地帶發聲,彌補、修復文明在當下的盲點。
在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全球並帶來深遠影響的社會背景下,當代藝術怎樣回應近年的全球轉變,藝術家怎樣用藝術去探索當下。這是我們希克獎評審委員會思考的問題。我們知道藝術類獎項從來都不是一把「標尺」,用來衡量自由生長的藝術。因為藝術就是要鬆動既有標準與規則,從而創造更多的思維與創造的契機。評獎是為了鼓勵、表彰、支持抱有此藝術態度的優秀實踐者;在他們的創作遇到荊棘時,外界的激勵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探索者的工作,多為未被前人證明過的實踐。愈具有開拓性的項目,藝術家在其實現過程中就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這時需要更宏觀的視野來回顧自己做過的事,也需要某種助力。我從事藝術創作實踐多年,也曾獲得過「美國麥克亞瑟獎」等獎項。這些獎項不僅給我帶來創作資金的支持,更是對我創作信心的鼓勵。
祝賀六位入圍藝術家!希望你們相信自己的判斷、愛護自己的才能。願希克獎與你的結緣,能伴隨你日後的藝術探索之路,與你共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