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攝影:與司馬恩同遊藏品修復實驗室
你還記得上次拿着一張實體照片是何時嗎?在這個幾乎人手一機的年代,隨時隨地都可拍攝和分享照片。我們與照片的交會很易流於表面──匆匆一瞥,手指輕輕一掃,照片就在飽和的媒體世界中轉瞬即被遺忘。不過在照片尤其是實體照片的表面之下,卻另有故事在不斷開展。每一層、每條刮痕、每道皺摺、每分褪淡,都是其過去與未來留下的痕跡。
M+攝影藏品修復員司馬恩帶大家近看館藏中一些照片,細說這些看來靜止的照片出人意表的修復過程,並與大家分享如何保育攝影這種最大眾化的視覺文化媒介。
相比其他媒介,攝影作品修復仍是相對新的領域。照片的構造方式如何令修復工作特別困難?
大家要記住一點,並非每張照片都是以相同的物料、同樣的方式製造出來的。事實上,它們大有不同!多年來,很多人認為照片是印在紙上的東西,因此在博物館處理照片的人都是紙類藏品修復員。不過,如果手上的照片是印在玻璃、塑膠、布料、金屬或陶瓷上,那該怎樣辦?甚或當圖片是用銀、染料、顏料甚至番茄汁製作時,又該如何處理?
幸好,在過去二十年攝影慢慢被視為需要專門照顧的獨立藝術媒介。雖然縱觀全球,設有攝影藏品修復員的藝術機構不多,但M+就有這個崗位!
的確,我們館藏中大部分實體照片都是紙本的;而較舊和較新的照片雖然略有分別,但結構往往相同。
首先,照片的基底常以紙纖維製成,有時會加上塗層。較舊的照片會額外添加一層氧化鋇,即白色的硫酸鋇,作為沖印圖像的背景。(數碼打印則以白色顏料模仿此部分。)基底之上就是成像化合物,可以是懸浮於明膠上的鹵化銀或染料成色劑,也可以是沉澱於液態表面的染料和色素。
照片或許看似平平無奇,不過當你把照片放在顯微鏡之下,就會發現內有乾坤!
修復照片時,你會因應不同類型作出不同處理嗎?
我們處理照片時,首先要辨別出手上照片屬哪一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照片在同樣的環境因素例如溫度、濕度、光線、污染物之下,也會產生不同反應。
最為人熟悉的黑白照片,亦即銀鹽照片,接觸到光和空氣就會變黃。在某些情況下,銀更可能會氧化──當銀粒子分解,浮上表面,就會形成我們稱為「銀粒子鏡像化」的現象。這種情況發生時,當你拿着照片左右移動,照片上的深色範圍會像一塊小鏡子般反光。有人視之為劣化的跡象,不過氧化是偽造不來的,所以這同時是歲月的證明。
傳統的彩色顯影照片(C-prints)流行至2000年代初,這種照片曝露於高溫與光線下會褪色。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彩色照片變成紫紅色的樣子,那就是它嚴重褪色時的模樣。
這些照片很容易褪色,即使在陰暗環境中也會發生,因為溫度對它們大有影響。當溫度很高或起伏不定時,形成影像的粒子會開始「跳來跳去」。
照片與食物可說是有點相似。假如你不將食物放入雪櫃,一兩天就會變壞發霉,因為溫度與濕度會促進分子活動,令更多有機化合物進入食物,影響原來狀態。不過如果將食物放入雪櫃就沒事,分子定住不動,沒有活躍起來的能量,變化就來得較慢。
所以在處理彩色顯影照片時,最重要是盡可能把作品儲存在低溫環境。這樣做的話,起碼可保證它們在未被展出時不會變質。如果照片在無人觀賞期間消失了,那有甚麼用呢?
接着是噴墨打印照片,自數碼攝影推出後一直廣為流行。這種照片對溫度、濕度又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大部分噴墨打印照片在室溫下完好無缺,放置在攝氏二十度的環境也完全不成問題。當然,它們會對光線產生反應,不過,令噴墨打印照片加快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污染物。要注意的是,污染物會積聚下來並產生化學變化。
舉個例,一位藝術家把照片放入成分未明的紙筒或塑膠筒中送到我們手上。那個筒看來沒甚麼問題,於是我們照樣儲藏照片。多年後,那個筒可能會釋放出各種有毒的化合物,並被照片吸收。最後,我們將照片取出、裝裱並展出,或許會看到照片最靠近筒的位置突然開始變色。為甚麼會這樣?如果畫框的光漆是新塗上的,或者掛照片的那道牆油漆乾得不夠透,那麼,那些污染物就會與其他已經附在照片上的污染物產生化學作用。
那就是污染物累積和發生化學變化的問題。照片上存在一種污染物或許不成問題,而且可以多年來相安無事。不過當一種污染物與另一種污染物接觸,連鎖反應就會開始,那時我們就束手無策了,所以必須從一開始就採取行動。
修復攝影作品的絕大部分工作是預防照片老化和變質。你須要辨別照片類型,這樣你才能從中得知有甚麼會毀掉你手上的照片,然後對症下藥,防患未然。因此,如果我知道手上的是彩色顯影照片,我會提議將它冷藏;如果是噴墨打印照片,我會確保用來裝裱照片的畫框至少有一個月時間逸散氣體,而博物館展廳的牆身必須乾透。正因如此,身為攝影藏品修復員,你必須知道怎樣深入理解照片的各種層次,辨別清楚是至關重要的。
在預防工作方面,你面對過哪些問題是香港獨有的?
香港潮濕炎熱,照片除了有可能變色,還會面對三大風險:黏塊現象、蟲患和霉菌。這個問題相信不只困擾博物館藏品修復員,也困擾所有人。
黏塊現象是指照片黏附在玻璃的情況。照片最表層往往是明膠,而明膠具有親水的特性。當環境中有水分時,明膠就會把水吸收,而當照片表層水分含量增加,表層就會變得更黏稠。要知道玻璃是有細孔而非密封的,假如照片直接與玻璃接觸,就會吸附在玻璃上。
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能做的就很有限,因此最好事先將照片和玻璃以墊片隔開。千萬不要讓玻璃與照片直接接觸,尤其是在這個一年裏頭有好幾個月都很潮濕的地方。
另外,我在香港不少東西中都找到害蟲,不獨在我們的藏品中。
我曾看過一些有白色細孔的照片,心想:這是不是被人刮破了?不過當你用顯微鏡或放大鏡一看,就會看到細孔旁邊細小的咬噬痕跡。那是因為害蟲是動物,而明膠是有機化合物,在牠們眼中是很美味的食物。明膠就像啫喱,來自動物膠原蛋白,假如你是害蟲,面前放了塑膠、棉花或明膠這幾種食物讓你選,你肯定也會選擇吃明膠!
對修復員而言,害蟲並不可怕,牠們其實提供了很多資料,讓你了解作品所處的環境。如果你每個月都看到衣魚,就會知道環境太潮濕、太炎熱。或許冷氣機壞掉了?否則不會出現這情況。所以,雖然我們不想有害蟲,但牠們仍然有助我們打理存放照片的空間。
在香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破壞因素是霉菌。在濕度高、溫度高、通風欠佳的環境,霉菌會不斷滋生。霉菌是真菌,會導致生物降解,真菌會分解照片上的明膠,令影像消失,然後穿透基底。
假如修復人員及早發現霉菌,就可以令霉菌脫水。我們修補不了霉菌造成的破壞,不過可以杜絕霉菌孢子,防止霉菌散播。如果有人把家中所有照片放在同一個盒子,又沒有察覺霉菌在盒中生長,霉菌就會散播到所有照片。那就完了,我是說……照片真是無得救了。
我們在保存照片時,必須留意有哪些因素會帶來破壞。不論是藝術作品還是家庭照片都一樣,它們同樣珍貴。
當問題不能防患於未然,又有甚麼可以做?你會如何處理表面的損壞?
照片如果有撕裂痕跡,首先要先乾後濕地清潔表面,然後把纖維疏鬆後再拼合在一起,最後在背面封好。要是還未清潔該範圍,就修補不了裂痕──這就像醫生處理傷口,還未為腿部消毒,就不能縫合傷口。
修復攝影作品時常見問題之一,就是照片邊緣開始分層和剝落。當最表層的明膠和氧化鋇開始裂開,像蛋殼般逐塊剝落,後面的紙纖維就會暴露出來。雖然這是觸摸造成的痕跡,是照片歷史一部分,但纖維外露就表示空氣、污染物和濕氣可直接進入作品之內。
如果發生這些情況,我們會用明膠修補照片,小心翼翼將暖的液態明膠倒進裂痕,然後等待明膠乾燥,令照片表面密封。修復照片時,我們必先嘗試運用與原有物料相若的材料,這樣的話,如果物料因為環境因素而產生變化,修復物料的變化情況亦會與原有物料相似。其次,我們希望修復是可逆轉的,如果日後須要移除修復的部分,也不會對作品造成永久影響。
我看過一些照片需要大範圍修補,上面有深深的刮痕,或表面被削去。有些刮痕是博物館訪客的背包造成的,因此許多博物館會請訪客把背包寄存在儲物櫃,不要背背包入場。此舉並非因為害怕訪客會盜取藏品放入背包,而是因為背包可能會破壞展品,要知道不是所有藝術品都有裝裱在相框內或有玻璃罩保護。
有時候,即使照片作品上有刮痕,策展人還是會選擇展出它,我認為那是好事。從美感的角度看,這件作品或許不盡完美,但其實物料本身的狀態並不差,就像一個健康的人灼傷了一樣,刮痕仍是作品故事的一部分。
每個修復決定都是與策展人、甚至藝術家本人商討後的結果。有些改變或許與藝術作品的敘事相關,另一些或許會意外地令藝術作品偏離原意。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個人能決定,合作才能達至最好的修復效果。
你在M+ 任職至今,最喜歡的是哪些作品?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是塞西爾‧比頓的作品。相中人的眼神深邃又目光炯炯,就像是在看着你那樣。另外還有這件邱良的作品。
在我們修復的當代藝術作品中,這兩件並不是最近代的;它們是小型銀鹽照片。不過這些作品真的很動人,訴說很多故事,將你帶回那時那地。
然而,它們還有另一面是公眾看不見的,就是這些照片大部分都有撕痕和摺痕。照片正面大多看來破損甚多,要麼有刮痕、膠紙印,要麼就是邊緣正在剝落。
這些照片有如此種種損壞,背後是有原因的。只要看看照片背面,就會看到各種不同的戳印,反映當時攝影師努力把自己的作品投入藝術市場或參加比賽。
這些照片都不是簇新的,就算何藩的作品也不是。每當我們把這些照片從儲存庫拿出來,總會有種令人屏息靜氣的感覺;它們散發一種力量。修復這些作品時,我深深察覺到自己有多幸運,竟可如此貼近地照料這些藝術品。
當照片裝裱完成掛在博物館牆上時,它們備受矚目。但當它們尚在修復實驗室、未被裝裱時,它們是邊角有損、易碎的紙張。修復員很幸運,得以看見這些物件脆弱的一面。
修復博物館藝術品與修復家中照片有何分別?
我認為民間攝影(如一般人的攝影或日常攝影)與當代藝術攝影的分別,在於是否有展示的需要。例如,修復私人的祖先照片時,可假設對方想將照片一直放在居所,或者放入相簿經常翻看。我明白普通人不會考慮將照片存放於儲存庫,因為他們保存照片就是為了看到它們。在這些情況下,修復員會就裝裱方式和擺放位置給予建議,例如不要將照片直面窗戶,或放在暖爐上等等。
在博物館,我們也在做同樣的事,不過規模不同。我們就某張照片展出的時間提出建議,以確保照片能維持現貌,達到該博物館訂立的保存目標。如果保存目標是兩百、五百或一千年,我們就要令藝術作品在該年期內在視覺上保持同樣的狀態。
珍貴的私人照片,千萬不要把它存放於潮濕的空間。最好選擇一個空氣流通的位置,避開陽光直射,用框裱起,並以墊片將玻璃與照片分隔開。
雖然我在M+主要照顧當代藝術作品,但我認為所有種類的照片都非常珍貴,各有各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是甚麼種類的照片,也不知道該如何照顧它們,無人曾告訴我們這些「物件」會衰退得這麼快。
因此,我想對大家說的是,請務必在照片變質之前,好好愛護它們!
內容由網絡編輯林玥臻轉述。為確保行文清晰,此對話經過編輯。所有顯微鏡照片由司馬恩提供。
司馬恩是M+的攝影藏品修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