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木顏色墨水紙本建築草圖,以粉紅色及黃色繪成,呈現屋子從俯角向下看的模樣。

M+文獻管理主任Kevin Forkan和M+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王蕾簡介M+檔案藏品

「近觀檔案藏品」系列以M+藏品系列中一個或許較少人認識的部分──M+檔案藏品為主角。系列首篇文章找來M+文獻管理主任Kevin Forkan和M+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王蕾,簡介一下M+檔案藏品的角色、內容和它們如何成為藏品的重要部分。

M+檔案藏品是甚麼?

一個打開的抽屜內,一張畫有霓虹招牌的陳舊大紙張,放在大張的保護紙之間。

M+檔案藏品中一幅霓虹招牌的設計草圖。南華光管公司(1953年成立於香港,現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屈臣氏飼料霓虹招牌設計草圖》,1950年代至約1963年,油漆、墨水及鉛筆紙本,M+,香港,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捐贈,2015年。

Kevin:「M+檔案藏品」是指M+自2013年起購置或獲捐贈的檔案資料。目前檔案庫有超過40組不同的資料,或稱「全宗」。有些全宗規模較小,僅含數幅繪圖或數份文件;有些規模則頗大,包含數以千計的文件、繪圖和照片。整體而言,M+檔案藏品現在有大約一萬至一萬二千項物件。

王蕾:M+檔案藏品其實是M+藏品系列一部分;M+藏品系列包括M+藏品、M+希克藏品和M+檔案藏品,均用於研究、出版和展覽。相較視覺藝術作品而言,建築項目的檔案資料較難陳列,原因是這些資料需要觀眾詳閱細看。所以在即將舉行的展覽,我們希望能構思一些新穎和吸引的方式去展示這些資料。

Kevin:在M+大樓落成後,將會設有學習中心,公眾將可免費在內觀看和查閱檔案藏品資料。

檔案藏品跟M+藏品系列內其他物件有何不同?

蠟筆墨水紙本建築草圖,在翠綠山巒上繪有建築群。中間的建築物寬大且低矮,面向我們的一邊全是巨大的窗子。

建築師:黎錦超(香港,生於馬來西亞,1934至2003年),《香港科技大學設計比賽方案立面圖》,1987年,蠟筆墨水紙本,M+,香港,© 黎梁慶儀

Kevin:我們的首要原則是對藏品一視同仁,意思是我們認為檔案資料和藝術作品在概念上並無分別。我們的博物館收藏涵蓋三大範疇──視覺藝術、流動影像和設計與建築,而設計與建築的藏品很大部分是由檔案資料構成。我們收藏不了建築物本身,就只好收藏設計圖了!

話雖如此,相比傳統博物館藏品,處理檔案資料的確有不同的要求──尤甚其在編目方面。一如其他收藏檔案資料的博物館,我們需要花很多心思去定義一項物件是否檔案資料。在我們決定將一件物件歸入M+藏品或M+檔案藏品時,會考慮兩大準則。第一,若某物件是關乎創作過程,而非完成品的話,我們就視之為檔案資料,例如設計繪圖、建築繪圖、織畫草圖,以及揭示藝術品、設計物品、建築物等創作背後的意念的書信或文件等。第二個準則是,若果物件是整體的一部分,就會成為檔案藏品。舉個例子:假如我們有十幅關於一項設計或一座建築的繪圖,這些繪圖必須一同保存,因為脫離整體脈絡的話,個別檔案資料通常難以理解。

管理檔案究竟涉及甚麼工作?

一個戴上白色手套的男人,揭起一塊保護卡紙,看着抽屜內的一幅建築草圖檔案藏品。

M+文獻管理主任Kevin Forkan在M+的檔案資料保存倉庫中工作。

Kevin:我們有三大工作:評估資料、保存檔案和使檔案得以供人使用。評估資料是指選擇甚麼物件應該作為檔案資料;保存檔案是指照顧檔案資料,確保其狀態完好、內容完整,當中固然包括防止檔案資料變質,亦要確保全宗不會分散或與別的藏品混淆。

至於供人使用,包括兩方面:首先是編目──縱有放滿一座大廈的檔案資料,假如無人知道當中內涵,就沒有意思!因此,我們依照國際標準為檔案資料編目。另外,我們亦要讓大家接觸到這些檔案資料,同時以實物及數碼的形式。我們會透過展覽、網站和日後將設立的M+學習中心達成這一點。

目前M+檔案藏品有甚麼內容?

棕褐色調的照片上,呈現六十年代尚未興建觀景台的香港太平山頂。相片以黑色筆繪上觀景台。

建築事務所:鍾華楠建築事務所(1964年成立於香港,現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香港太平山頂觀景台(山頂纜車山頂總站)(1967至1972年)場地視察照片》,1967至1969年,銀鹽照片,M+,香港,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捐贈,2014年,© 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

Kevin:我們有約45個全宗的檔案資料,主要有關設計與建築。在M+三大範疇──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流動影像中,目前有關設計與建築的檔案資料比其餘兩個範疇多很多,不過這一點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所改變。現在檔案庫有數以千計的照片、建築繪圖、設計繪圖、草圖、原型照片及其他文獻,當中有很多以香港建築為主題,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設計與建築團隊是如何開始收集檔案資料的?

紙板上是以墨水及膠紙繪製的建築草圖,是一個戶外公共空間的平面圖,當中繪有樹木、行人道、水池及放置銅像的位置。

建築事務所: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Alan Fitch(英藉,1921至1986年),《皇后像廣場(1965至1966年)平面圖》,香港,1966年,墨水及膠紙紙板,M+,香港,Alan Fitch家屬捐贈,2014年,© 版權所有

王蕾:事實上我們初時並無特意收集檔案資料,一切都是以建立藏品為前提。在收藏建築時,從來都不是收藏完成品本身,即是說不一定要收藏建築物,但我們會收藏記錄建築物設計過程的資料,例如模型、草圖和繪圖;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得以收藏某座建築物的一部分,不過我們得到的建築資料,大部分是反映建築物如何建成,與及它如何被表達和使用——尤其是當我們同時獲得該建築物的海報或照片的時候,這一點就更加清楚。

如Kevin所說,現有的檔案資料以香港建築為主。M+是扎根香港的機構,理所當然要收集記錄香港建築的資料和作品,尤其是從五十年代起的那些。香港大學於1950年開辦建築系,所以我們想集中追蹤出自那一代的項目和其他同期作品,例如工務司署的工程。香港建築師學會早前以口述歷史形式記錄建築師事業生涯並輯錄成書,那是我們尋訪這些建築師的重要參考。我們在學會穿針引線下,成功接觸幾乎所有自五十年代起參與塑造香港建築界和都市規劃的主要建築事務所。

我們直接與這些事務所接洽,查詢對方在文檔方面存藏狀況,對方的最初回應大部分是:「舊東西嗎?我們沒有舊東西!」事實上我們要迫使他們翻出舊文件和資料,看看有何發現。這是個重要的雙向過程,因為事務所、建築師及其家屬要信任我們,方會將這些或許甚具個人意義的資料交託予我們。檔案庫中的香港建築資料,幾乎全為捐贈而得。

收集過程中有很多機緣巧合,能得到甚麼,並非我們所能控制。如果我們知道一項資料是唯一現有的,就會收藏。因此,我們獲得一些未經識別或不知名的繪圖和照片,還望未來有研究人員接觸到這些檔案,可以辨認出它們實際上是甚麼。

M+第一件檔案藏品是甚麼?

鉛筆墨水透明紙本繪圖,呈現建築圖上的細節。

Frank Lloyd Wright(美籍,1867至1959年),《日本東京帝國飯店(1916至1923年)石造部分(大概是一道樓梯)繪圖》,約1918年,鉛筆墨水透明紙本,M+,香港,© Frank Lloyd Wright

王蕾:第一組歸入M+檔案藏品的物品是六幅約於1920年的東京帝國酒店繪圖,出自Frank Lloyd Wright之手。繪圖畫於草圖紙上,非常仔細地描繪樓梯上的石雕等,展示Wright有系統的裝飾設計手法,連最微細的環節都包括在內。第二組納入檔案藏品的資料,就是關於香港建築師的藏品。

在M+檔案藏品中,有沒有一組資料是你最喜歡的?

圖片中類似公園的空間中,有一座白色清真寺,其圓頂形的屋頂呈波浪狀,共有八個尖頂。

建築事務所: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1961年成立於新加坡,現建築三人小組),出版:Great Wall Photographers,《馬來西亞芙蓉市森美蘭州清真寺(1962至1967年)明信片》,約1967年,印刷紙本,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Kevin:有!我最喜歡的是王蕾從建築三人小組(Architects Team 3)獲得的那一組,當中包括記錄其作品的資料。建築三人小組是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為基地的建築事務所,前身是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Malayan Architects Co-partnership),兩家事務所均由檳城著名建築師林蒼吉擔任共同創辦人,橫跨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我曾一睹林氏於香港大學演講,他是優秀的演講者,看來是一位別具遠見創思的建築師。

這組檔案是零碎的,並非他們所有建築作品的完整敘述或順時序記錄,不過這組藏品反映出檔案資料的一個特質──它們未必一定齊全或有條理的。我們收藏所能找到的資料,並在將它納入館藏時釐清其意義。這組資料中有大量草圖、繪圖及照片,充分顯示出我們檔案藏品的視覺特質。

我曾在東南亞區內和新加坡遊覽,能看到在六十年代引領新加坡革新的建築物背後的種種設計和建造過程,我感到十分高與。這是一組相當引人入勝的檔案。希望大眾在即將舉行的「南行覓跡:M+ 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中,會好好留意這組檔案資料,亦希望日後它能成為一項出色的研究資源。

王蕾:我同意Kevin對建築三人小組這組檔案資料的評價。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發現──事務所早已由創辦人以外的人主理,我竟在其辦事處內,遇上一箱箱無人看管的資料。這亦是一項重要的發現,因為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一些建築物,代表了兩國在後殖民時期的政治經濟獨立,而那些資料記錄了該事務所在設計這些建築物方面扮演的角色。

照片為建築示意圖。在公園似的空間內,有一座長形建築物,其屋頂平坦,旁邊更有行人散步。

王大閎(台灣籍,1917年生於北京),《台北故宮博物院競圖計劃案外觀示意照片》,約1961年,銀鹽照片及底片,M+,香港,王大閎家屬捐贈,2015年,© 王大閎

很難說哪一組檔案資料是我最喜歡的,不過有些是我們尤其慶幸獲得的,例如是台灣建築界先鋒王大閎的檔案資料,尤因當中包含他的論文、素描冊和照片。

王秋華:穿旗袍的建築師
王秋華:穿旗袍的建築師
5:06

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於2017年訪問王秋華的影片。

影片謄本

王秋華:我在美國大部分時間都是穿旗袍。所以有一些……我到工地去……

訪問者:他們都很吃驚吧!

王秋華:不,他們都說:「穿旗袍的建築師來了。」建築師多半是男人做的事,我媽媽就說:「也許你將來可以嫁給一個建築師,你可以幫他削鉛筆。」

我在哥倫比亞念了兩年。第一年的下半年時,我就跟Goodman(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建築設計的教授)說:「我不想只念書,我希望有點工作經驗。」他就叫我到他辦公室,我就到他的辦公室。

我父親很早就希望我回台灣,那時候我父親是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他就覺得院裏面應該有一個機構研究美國文化。這個建築我是不希望恢復古式的中國建築,所以那圖書館是很重要的因素。我用的材料盡量跟周邊房子相似,紅磚灰瓦的。那個時候就做了九個研究室,而且都很小。斜屋頂,兩個原因:第一,排水比較容易;第二,有斜屋頂就可以多出一個走廊。這是有一點學柯布(柯比意),因為這些水出來才不會直接從牆上過去,我那個時候很崇拜柯布。

這塊地上,本來是一個兩層樓的住宅。我做這個房子的時候,我自己比較喜歡的部分,譬如說我的樓梯。我是把這個柱子,是一個八公分的鐵柱子,從地下室延伸到八樓,整個樓梯是用那個支持的。我這層樓只有兩個臥室,因為只有我跟我媽媽兩個人,所以多出的空間我都做成室外的空間。因為我媽媽出門不方便,我希望她可以在室外坐一坐。這個我的小畫廊有一個特別的用處,它的末端是一個高起來的天窗。它在屋頂上面,所以我在夏天台灣很熱的時候,我在那裏做了一個特別的風扇,然後那個窗子的百葉是可以開的,所以我開那個風扇,整個房子都會很涼快。

我本人本來就對圖書館有興趣,就在初中的時候,我們學校有個圖書館,只有兩層樓,也不是很大。那個圖書館員認識我,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每天去的。下課去那裏,站在書櫃旁邊看,不捨得走。那個管理員有時就過來拍拍我的肩膀,他說:「小朋友,你可以坐到椅子上、沙發上去看。」我說:「我一站着看我就走不開。」

採光的部分最重要,我們希望從北邊採光,就不會有影子。因為沒有空調,就一定要有自然通風,所以我們把窗戶建在每一層樓最高的地方,每一層樓最下面有風進來,然後到了頂樓,就可以把這些熱風抽走。現代建築我覺得,第一是要能滿足業主的需要,我不管它的式樣是怎麼樣,我必需做出來的這個空間是合用的,是能達到它們的目的的。

我亦很高興能獲得另一位台灣建築師王秋華的檔案資料,那是我們館藏中目前唯一的女建築師資料。王秋華在台灣深受尊敬,被譽為「圖書館建築之母」,可是她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於紐約以華裔女建築師身分與Percival Goodman合作的作品,在區內及全球均未得到應有的注意。

文章頂部圖片:建築事務所:巴馬丹拿集團(1868年成立於香港),建築師:李華武(香港,1946年生於瑞士),《香港沙宣道42號獨立屋(1977至1979年)立體正投影圖》,1977年,木顏色墨水紙本,M+,香港,李華武捐贈,2013年,© 李華武

內容由網絡編輯Ellen Oredsson轉述。為確保行文清晰,以上訪談經過編輯。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