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代中國藝術看全球一體化和語言
「希克獎2019」展覽聚焦於大中華地區這個特定地域出生或工作的藝術家,然而,當中卻隨處可見大中華地區以外的語言和文化特質,例如日語、韓語、意大利語和英語。以下,視覺藝術希克資深策展人皮力會講述他對這種現象的看法,指出這反映了新一代華人藝術家邁向全球化的大趨勢,並探討沈莘、陶輝和林一林這三位參展藝術家如何將不同語言融入創作。
我們眼前是一代成長於全球化時代的藝術家。有別於過去幾代藝術家,這代藝術家在定義自身時,不再着眼於其民族身分,反而會從更小的群體和更個人的身分出發。對我而言,這個展覽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即使參展藝術家是來自大中華地區,他們的作品亦融入了各式各樣該地區以外的語言。
沈莘的作品《夜鶯的挑釁》探討性別、宗教、科學和文化,由四項錄像組合而成,熒幕分別向內和向外組裝。在一個向外的熒幕上,佛教徒與基因檢試公司經理在舞台上討論人生、科學和信仰,並流露彼此愛慕之情。另一錄像中,男女舞者原地相對喘氣,在表現雙方對峙角力的背景音效下,兩人漸漸汗流浹背。
這件作品由韓國光州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委約創作,主要部分於南韓演出和拍攝。劇本由沈莘以英語編寫,然後翻譯成韓文,讓韓國演員根據韓文版劇本加以發揮和演出。
沈莘不諳韓語,卻喜見這種因語言隔閡而來的誤解。整件作品是從英語跨越到韓語的演繹,還涉及其他多個文化脈絡,例如分享基因測試結果的美國人,以及中國的伊斯蘭婦女,將所探討的主題放置在流動不定的全球環境。
沈莘亦將於2020年3月在為自由空間舉行的「M+ 藝活:希克獎」創作一場探索移民議題的展演。說到移民,大部分香港人都會想起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但沈莘將會探討的是移居日本和俄羅斯的韓國人,再一次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將民族身分和語言元素融入創作。
在《你好,盡頭!》當中,陶輝收集了在中國新聞上看到的故事,翻譯成日文並交由日本演員讀出。作品由九部短片組成,分別在以九宮格方式排列、猶如墓碑的電視機上播放。各個短片場景中,角色都在通電話,對話內容皆涉及末日、死亡和終結。這是陶輝在日本京都作藝術家駐留時的創作。
陶輝駐留日本期間,發現日本文化對未來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中國文化有生命輪迴的觀念,過去會在未來周而復始出現,而日本人則有不同觀念,他們在乎當下,不大看重未來。為探索箇中分別,陶輝收集了源自中國的故事,將故事轉移到日本場景,找來日本演員演出以凸顯此文化錯配,並用日語闡述各種四海皆同的憂慮。
林一林生於中國並在2000年代初移居美國。其大部分作品都與身體及環境有關,藉此探討背後的政治和文化象徵。「希克獎2019」展覽展出他的作品《後面》(2019),在這個展演錄像作品中,他將羅馬作為西方法律發源地的歷史意涵,與2018年中國修改憲法引起的爭議連繫起來;修憲內容為取消國家主席的連任限制。
林一林身穿方濟會修士服站在羅馬萬神殿前,用生硬的意大利語朗讀出新版憲法。他完全不諳意大利語,整個翻譯工作基本上是靠Google翻譯來完成的。換言之,他用了不通曉的語言,讀出他不理解的內容。
由此可見,整場展覽牽涉眾多語言,而這些語言則代表不同文化及其思維和理解方式。這種不同語言的混雜交錯,一方面反映藝術家的全球身分,另一方面顯示其作品題材與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息息相關。
這種現象在這個展覽以外亦愈來愈常見,原因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不再封關自守,而與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這些藝術家周遊列國,到處移居,經驗散佈所及之處。他們嘗試把這種流動不定的經驗結合更深入的個人事物。我想,僅僅在大中華地區,香港、台灣和中國內地之間已可見這種生活經驗的交流,單一民族身分已不再是這些藝術家的認同來源,他們每位都會找到定義自己身分的方式。他們正透過與外界的連繫,即語言、性別、論述,去建立自我身分。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皮力是M+的視覺藝術希克資深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