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草間彌生坐在桌邊的照片,頭戴鮮紅色假髮,身穿飾有黑點和藍色三角形的紅色連身裙。 她身後的牆壁和桌子上全是其畫作,這些畫作以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形狀為主,紅色邊框畫有黃色細線。

草間彌生:
一九四五年至今

草間彌生:
一九四五年至今

2022年11月12日
2023年5月14日
位置: 西展廳、展演空間、地下大堂、光庭、潛空間

發掘草間彌生超凡絢爛的藝術之路,見證藝術連繫人心、治癒心靈的力量。

草間彌生堅持不懈地追求前衛藝術實踐,使她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文化偶像。她在逾七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核心美學和人生哲學。其作品展示浩瀚無垠之境,反思大自然的生命形態與循環,擄獲世人的目光。「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呈現藝術家的創作生涯,強調她對相互連結的追求,以及不斷推動其創作的生命哲思。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是草間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回顧展,展出逾200件展品,涵蓋繪畫、素描、雕塑、裝置及檔案資料等各種媒材。是次回顧展按時序及主題出發,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創作的繪畫至其最近期的沉浸式作品,圍繞「無限」、「積累」、「全面連結」、「生物宇宙」、「死亡」和「生命的力量」六個主題,全面地呈現草間藝術生涯的各個發展階段。

我創作藝術是為了治癒全人類。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預告片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預告片
1:30

除了追溯草間彌生的藝術軌跡,是次特別展覽亦帶來三組她的全新作品。M+委約創作的大型裝置《神經的死亡》(2022)色彩絢麗,立體地詮釋草間的經典主題「無限的網」。《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2022)是極具規模的沉浸式環境,在標誌性的鏡面空間注入圓點和懸浮氣球元素,塑造出彷如萬花筒世界的感官體驗。而在地下大堂,公眾可以欣賞到兩件名為《南瓜》(2022)的大型雕塑。

草間彌生,《玉米的枯葉》1945年,岩彩紙本,38 × 50 厘米, 藝術家自藏,©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太平洋》,1960年油彩布本183 × 183 厘米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藏,©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無題(椅子)》,1963年,縫製填充織物、木、顏料,81 × 93 × 92 厘米,藝術家自藏,©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自我消融》,1966至1974年,彩繪人偶、桌子、椅子、假髮、手袋、馬克杯、盤、水瓶、煙灰缸、塑膠植物、塑膠花、塑膠水果,尺寸可變,M+,© 草間彌生,圖片:M+,香港

草間彌生,《性愛執念》,1992年,塑膠彩布本,共兩屏,194 × 260 厘米,Lito and Kim Camacho Collection,©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星塵的積累》,2001年,塑膠彩布本,共三屏,194 × 390 厘米,松本市美術館藏,©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肖像》,2015年,塑膠彩布本,145.5 × 112 厘米,Amoli Foundation Ltd. 藏,©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安息之沼》,2014年,塑膠彩布本,194 × 194 厘米,藝術家自藏,鳴謝大田秀則畫廊、維多利亞 · 米羅畫廊及卓納畫廊,© 草間彌生

圖像年表

藝術家介紹

草間彌生(1929年生於日本)為當代藝術史上舉足輕重、影響深遠的亞洲藝術家。草間素以豐富多產的創作而著名,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行為展演、流動影像和大型裝置。她原本修習傳統日本畫,1957年移居美國,很快就以破格而別樹一幟的藝術語言,在美國和歐洲前衛藝術界打響名堂,在藝壇贏得一席之地。草間於1973年返回日本,之後一直創作不輟,推陳出新,與自己身處的時代呼應共鳴。

購買展覽圖錄

相關活動

贊助商寄語

滙豐作為「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的首席贊助,一直推動香港與全球連接。是次贊助標誌着滙豐對文化藝術承傳的支持,並致力將當代視覺文化透過本地視野推向世界。

頁頂圖片:Yusuke Miyazaki攝影,鳴謝大田秀則畫廊、維多利亞 · 米羅畫廊及卓納畫廊,© 草間彌生

上述引文:「Yayoi Kusama by Grady T. Turner」,《BOMB》藝術雜誌,1999年1月1日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