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設計及建築定義我們使用的物件,建造我們居住的空間,還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物件.空間.互動」展出了M+館藏中的重要藏品,不但啟發我們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空間,還探索亞洲設計與建築的發展如何與這個地區在二十到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變化息息相關。
展覽的第一部分名為「『港』角鏡」,展出的藏品印證了M+的設計及建築館藏如何被博物館所處之地的獨特文化所定義。
設計是由彼此交流的思想和跨越邊界的物件所形塑的,而香港一直促進這種交流與互動。從歷史上的作品看來,香港與海外的出品有着不少共通點。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城市發展證明了正式與非正式建築同樣深具意義。
王蕾:(英語)香港的城市規劃一向以有效率著稱,1960年代興建的美孚新邨密度極高,邨內樓宇緊密相連,是同類私人屋苑的典範。然而,沒有規劃的聚居地也同樣是香港的特色,九龍城寨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即使九龍城寨在1990年代已被清拆,它仍然牽動着人們對香港的想像──一個也許不受約束規範,卻非常繁榮的地方。這點令我們團隊對亞洲的非正式建築、城市規劃,以及它們的潛力非常感興趣。
當中包括深圳建築師團隊「都市實踐」設計的項目。這個模型來自名為「城中村研究」的模型系列。如果你仔細看看,你會發現當中提出的,是在原有社區加入並創造連結的方法,而非把它徹頭徹尾地改造。因此,他們的項目能保留城市本身的社會及空間結構。
另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則出自孟買研究組織urbz之手。urbz邀請了當地承辦商建造模型,示範如何改善達拉維貧民窟的房屋結構。那時候,貧民窟正面臨清拆的危機,政府甚至想改變整個生活環境。因此對他們來說,這些模型能讓人想像新的生活模式和建築物料,更可顯示當地工匠和建築工人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在我們看來,這兩個項目都非常重要,充分展示非正式城市項目背後蘊藏的集體智慧和邏輯,還有建築社群的心思,提出了市區重建及清拆以外的選擇。
旁白:展覽的下一部分「從設計看國家身分」探索設計師和建築師對二十世紀民族國家建設所發揮的作用。二戰後,許多亞洲國家都脫離殖民統治而獨立,而這些新國家對未來的憧憬,均反映在它們的建築和城市規劃,以及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和家具設計上。
透過在建築形式、材料和技術方面進行試驗,建築師渴望塑造現代化的國際形象,同時凸顯國家的獨特文化、歷史和氣候條件。
王蕾:(英語)在1950至1960年代,建築師沿用非常明確的幾何形式和嶄新建築物料,特別是混凝土,目的是令獨立後的建築物,與殖民時期興建的那些明顯區分。這個通風遮陽窗在昌迪加爾的建築中十分常見,而這個是來自高等法院的,其作用是反射陽光及調節氣流。這個通風遮陽窗的設計,反映建築師在後殖民時代,憑藉外形和技術為手段,應對南亞及東南亞潮濕的熱帶氣候。
柬埔寨也有相似的例子,同樣顧及到該地區的氣候與歷史。這可見於其國家體育中心,它是由主管公共工程的國家建築師旺‧莫利萬設計。體育中心的所在地原是沼澤地,而旺‧莫利萬在設計此體育中心時,參考了吳哥窟神廟建築群的水利系統,以解決排水問題。旺‧莫利萬以河道圍繞體育中心各處,又在牆壁與天花板上開了孔洞,這些元素全都有助散熱、自然採光和對流通風。
旁白:設計亦令各種政治和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得以傳播開去。政府主導的政治宣傳可以印刷品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產品。
設計師經常在作品中運用與民間文化和歷史圖案密切相關的圖像,以鞏固現代國家的身分。即使這種政府的訊息傳播帶有其政治局限,但設計師仍能在作品中發揮創意、表達個人思想。
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貿易網絡擴大亦促使亞洲各地推出革新的產品,例如日本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家具、香港的塑膠工業、泰國的紡織品生產。這些商品的廣泛流通,令亞洲在全球貿易、製造業和設計業的版圖上嶄露頭角。
Ikko Yokoyama:(英語)以下例子非常獨特,展示了冷戰時期泰國紡織業的發展。當時美國支持泰國當地的手工業發展,藉此宣揚自由世界的理念,作為反共宣傳的一環。在1940年代末,美國企業家吉姆‧湯普森來到曼谷,復興了正在式微的泰國絲綢產業。這些色彩鮮艷的圍巾,全是由穆斯林織布工人手工編織的。圍巾上有一個小標籤,寫有織布工人的名字。吉姆‧湯普森果斷地引入瑞士的化學染料,染出如此鮮艷的顏色,還有這種別緻的顏色配搭。在那之前,泰國更常使用天然染料,但人們都不太喜歡,因為顏色會沾到手或腳,因此他們都特別喜愛都這種既鮮艷又不掉色的全新染料。這種產品隨即流行起來,成為曼谷的搶手紀念品。所以,今天我們眼中道地的泰國紡織品,亦即顏色鮮艷的這些,背後原來有着如此有趣的歷史背景。
這條裙子則由美籍非裔女性設計師積琪蓮‧布蘭福‧艾爾所設計。艾爾原本是時裝插畫師,曾在巴黎和紐約為《時尚》雜誌工作,並於1950年代中搬到曼谷。她在曼谷認識了吉姆‧湯普森,在他的鼓勵下開展自己的時尚事業,並獲得了洛克斐勒家族旗下組織的資助。然後她成立了「Design Thai」,是泰國首個成衣品牌。這個品牌很快就大受歡迎,並改變了泰國的時裝行業。艾爾親自為服裝設計圖案,再進行絲網印刷。在式樣方面,她參考了泰國的傳統圖案,還有泰國的自然景物和色彩。這條裙子印有蓮花圖案,靈感源自寺廟裏的繪畫。「Design Thai」的裙子予人非常優雅的感覺,剪裁亦十分講究,皆因當時泰國的裁縫業十分蓬勃。特別的是裙子有很漂亮的細節:腰帶和領口都採用相同布料填充而成。這些服裝出口到世界各地,在美國的高級百貨公司亦深受顧客歡迎。
旁白: 展覽的這個部分展出了一些富有遠見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專家的作品,他們重新構想城市的可能性,並想像它們如何提昇人們的生活質素。來自倫敦的Archigram在作品中想像出顛覆傳統的建築模式,以適應1960年代巨大的社會變遷和科技變革,M+已把他們的檔案納入館藏。我們將Archigram的作品與亞洲一些已建成或未建成的重要項目同時展出,讓它們互相對話,例如日本代謝派建築師的作品和中國建築師馬岩松和他成立的MAD建築事務所近年的作品。
繪圖社創作了這幅壁畫,是對這種新舊對話的視覺詮釋。這幅由M+委約創作的壁畫密密麻麻地描繪了可移動、模組化和插接式的結構。如你仔細觀看,會發現Archigram和其他志同道合建築師作品的元素,以及亞洲各地其他同樣能適應環境條件並可擴展延伸的都市產物。
Ikko Yokoyama:(英語)這塊巨型三角形嵌板來自1970年大阪舉行的萬國博覽會,是「萬博塔」的組件。萬博塔由日本建築師菊竹清訓設計,他是「代謝派」建築運動的發起人之一。1970年大阪萬博會這項盛事,展示了科技未來主義可如何滿足新興的後工業時代社會的需求;當年的許多建築實驗都已成現實。這座萬博塔高127米,亦是場內最高的建築物;訪客透過這些圓窗,可以俯瞰整個會場。這座塔的設計是以代謝派主張的建築再生概念為基礎;七個網格圓形艙室圍繞高大的垂直桁架塔「生長」,還設有高速電梯,把訪客載到艙室,而每個艙室都由54塊嵌板組成。無論萬博會的概念和代謝派理論有否在現實中實現,這座萬博塔都是極少數按此概念建成的建築之一。它到1990年前都一直在運作,既是觀賞景點,也用作無線電天線。萬博塔清拆後,建築師菊竹清訓保存了這塊嵌板,直至M+將之納入館藏。
在這個展覽,我們特地把這塊嵌板放在這個有窗戶的展廳,從窗戶可看到香港的天際線,讓嵌板與之對話,促使大家重新想像未來城市的面貌。
旁白:深具遠見的建築師所構想的巨型結構,是極引入入勝的建築形式,它規模龐大、建築物之間互相連接、不同功能的設施一應俱全,就像個不折不扣的城市。已建成的新加坡黃金坊,或巴克敏斯特‧富勒的浮動城市和WOHA的「可滲透格子城市」等未實現的項目,均提出了應付高密度人口和氣候轉變的方法。
並非所有建築師和設計師都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創作的主要目標。這個名為「無所不可:後現代設計」的部分探討他們在作品中大量運用表面裝飾、歷史主題、主觀個人主義和美學矛盾的現象。由 197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後現代設計師和建築師有意將目光放得更遠,不只着眼於科技進步和功能主義,而是自由地嘗試多元化的圖像和手法。
以日本設計師倉俁史朗為例,他是米蘭孟菲斯設計集團的主要成員,其作品展現了後現代設計在完全地跨越國界的同時,也能具有文化特色。倉俁對物料的想像力和創新工藝可在清友壽司吧清楚感受到,這是少數出自倉俁之手而完整保留下來的餐廳室內設計作品,壽司吧在日本泡沫經濟高峰時興建,原本建於東京,現在重現於M+。
Ikko Yokoyama:(英語)這這組藏品示範了M+如何將焦點放在較鮮為人知的人物及他們的創作上。這些作品由日本設計師大橋晃朗創作。他從1960年代開始活躍,設計風格別具特色。但很可惜,他在1992年英年早逝,再加上他只為建築師設計訂製家具,因此在行外名氣不是那麼大,即使是日本認識他的人也不太多。這張大沙發名為《Hannan長椅》,是大橋晃朗在1984年設計,原本是供長谷川逸子設計的房屋之用。從這件作品可見大橋晃朗對不同家具類型和文化差異的興趣。
首先,對傳統日本房屋來說,這張沙發非常大。這個誇張的靠背上有弧形金屬骨架和色彩繽紛的拼布,借鑒了西方家具的類型,同時你也看到這些以復古印尼蠟染布料和一層層薄墊子組成的坐墊,呼應了亞洲人席地而坐的傳統。
這是他另一件作品,名為《東京米奇老鼠》。這件作品非常異想天開,是一塊摺疊式野餐墊,還附有小餐盤。我猜他應該是根據頭枕的形狀為作品命名。頭枕裏面使用了排球內芯物料,所以柔軟又富彈性。這些是大橋晃朗的設計繪圖和家具微縮模型。大橋的繪圖技巧十分精湛,因為他原本是學建築的。在當時,繪圖是設計過程中常見的步驟,但在今天的人眼中就可能較特別,因為現在大家都用電腦來設計。
旁白:亞洲設計師為了探尋國際現代主義以外的嶄新手法,紛紛在作品中重新演繹地區傳統,來復興古老工藝,並藉此從傳統原型、神話和哲學中尋找當代價值。
與此同時,亞洲的後現代設計也體現消費文化的活力。東京和香港等城市的零售和娛樂產業推出了不少造型精美的電子產品,並以先進科技創造出同樣華麗的平面設計。
王蕾:(英語)為了凸顯後現代時期,特別是1970至1980年代平面設計趣味盎然、朝氣勃勃和高度跨文化的性質,我們把這些來自雅加達、東京和香港的作品一同展出,因為它們都以噴繪為媒材。當時十分流行以噴槍繪畫插圖,因為它能營造超現實的效果,亦富有表現力。
從這三件作品,你能清楚看到噴繪的感染力,它將充滿自信又面貌多元的女性形象呈現得淋漓盡致。第一件作品出自山口晴美之手,她是女性插畫家,這件插畫原稿是為東京PARCO百貨公司的海報而繪畫的。從畫中女人的姿勢和直視觀眾的目光,你可以看到她一副充滿自信、胸有成竹的樣子。當然,這張海報也向觀眾散發着一種巨星的魅力。
下一件作品是黃健豪委託陳幼堅為梅艷芳1984年的唱片《飛躍舞台》設計的唱片封套。封套上的梅艷芳身穿連身衣,舉手投足同樣自信十足,四周被一些看似星體的物件包圍着。從這些有強烈對比的螢光色可見,他是特意為梅艷芳營造這樣的世界,超現實的世界,令她給人一種像是超人的感覺。
以下是扎約諾・亞布迪的作品,他是雅加達非常重要的平面設計師,而這張海報是為印尼平面設計師協會設計的。這是一件向噴槍技術致敬的作品,因為這裏就畫了一把噴槍。畫中人物看似女性,但又帶着雌雄同體的感覺,完全體現了跨文化的混合,她戴着爪哇哇揚舞者的頭飾,但同時有着亮麗的搖滾髮型和領結。
旁白:M+是視覺文化博物館,當中展覽旨在找出不同領域和媒材之間的聯繫。在這個設計及建築的展覽中,我們亦展出了藝術家曹斐的作品《人民城寨》,以此凸顯數碼世界與現實世界共同遇到的問題,呈現兩者的交集。《人民城寨》是一個虛擬都市,創建於多人網絡平台《第二人生》上。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前,大量建築物紛紛建成,而這件作品就是在那時推出的。展覽首次展示該作品的完整檔案。
《人民城寨》在展覽的最後部分展出,此部分亦提出了五個關於今日設計及建築的當代問題。
機器與人手的界線何在?快速成型、3D 打印及以演算法設計等生產技術,正在迅速改變設計師的角色。
所為何事?不少這些項目都是設計師為解決社會迫切需要而發起,並善用了社區資源。
誰是作者?設計生產在棘手的社會情況下變得愈來愈複雜,並常須涉及多方協作與參與。作者身分可以由多個創作者共享,更可由匿名人士創作。
大自然在哪裏?這些作品呈現了人類在治理、再現和開發大自然的同時,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令我們茫然不安。
我們如何互動?數碼科技改變了我們互動的方式,讓人與人的溝通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同時又創造了新的阻礙,令人們更難了解對方。
Ikko Yokoyama:(英語)這裏所見是165個初代繪文字的草圖。繪文字是數碼世代的產物,所以其原稿都是PICT格式數碼檔案。這裏展出的圖像都是專門為展覽而打印出來。繪文字是日本電訊公司NTT DOCOMO在1999年推出的。DOCOMO的開發人員栗田穰崇發明了「繪文字」這個平面圖示系統,並決定將哪些圖案納入系統,然後找來日本建築師青木淳設計各個符號。在這裏,你可看到這些全都是12乘12像素的符號。有趣的是,栗田穰崇在構思符號時參考了漫畫文化中新鮮的圖像表達手法,例如汗水、壓力、睡眠、靈機一動等等。
這是首部安裝了繪文字的手提電話,是富士通推出的「Digital Mova」。電話的螢幕很小,最多只能顯示6行,每行8個字符。繪文字頓時彌補了這個不足,不但讓人省卻字數,更重要的是可表達心情,例如愛、道歉、傷心、生氣等較難直接說出的話。
繪文字在2000年後已成為日本電子通訊的常態,但風行全球,則是再過十年後的事。2011年,蘋果公司的「iPhone 5」是日本以外首部安裝繪文字的手提電話。而要等到2014年,iPhone的作業系統更新到第八個版本,繪文字才成為手機預設設定,從而得到廣泛使用,更迅速獲得全球用戶愛戴。我們製作了這個影片,說明繪文字演變過程。隨着繪文字逐漸成為世界語言的一部分,是否需要加入照顧文化差異、不同性取向,以及具備包容性的符號,成為了現今繪文字發展中最關鍵的主題。
旁白:你在這個展廳中看到的圖像、物件和建築物,如何啟發你去發掘或重新思考我們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體驗? 這些作品的歷史又如何幫助你了解香港、亞洲和世界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