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森伯格與亞洲
勞森伯格與亞洲
2025年11月22日
此展覽展出勞森伯格的一系列重要作品,有的是他在亞洲創作,有的是他取材於自己在亞洲的經歷。展覽追溯他在中國、印度和日本尋找紡織物及跟造紙師和陶藝家合作的經驗,對他在概念、藝術形式和物料上的啟發。展覽亦會探討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組織的亞洲項目,例如在北京(1985)、拉薩(1985)、東京(1986)和吉隆坡(1990)等地舉行的展覽,細想當中的歷史和深遠影響,以及其對當地藝術家的深刻啟發。展覽將展示由勞森伯格和亞洲藝術家創作的作品,讓彼此對話。
羅伯特・勞森伯格,《真(七個字系列)》,1982年,絲綢、緞帶、紙、紙漿浮雕、墨水、金箔、手工宣紙;鏡子;寶克力盒,來自70個獨一無二的變體中的一個版本,出版:洛杉磯Gemini G.E.L.,攝影:Ron Amstutz © 2024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and Gemini G.E.L.
藝術家介紹
羅伯特・勞森伯格(美國籍,1925–2008)是二十世紀深具創意和影響力的藝術家,跟亞洲淵源深厚。勞森伯格自年少即熱衷旅遊,深受旅途中所接觸到的文化影響。他自1960年代中起跟日本長期接觸,並在1975年首次在印度駐留,啟發他以嶄新方式處理物料和運用顏色。他在1982年首次到訪中國後,創立了名為「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組織」(1984–1991)的全球計劃,推動巡迴展覽和文化交流。
頁頂圖片:羅伯特・勞森伯格正在前往位於安徽省的世界最古老造紙廠拍照,以完成其一百英尺長的彩照片作品《中國夏宮》,1982年,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組織唐納德・薩夫紀錄,紐約羅伯特・勞森伯格基金會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