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是甚麼令香港這樣獨特?高樓大廈?密密麻麻的住宅區?傳統工藝?聞名海外的電影明星和偶像歌手?這個前英國殖民地到底是怎樣在戰後幾十年裏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文化?香港的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和電影製作人,在今天又如何定義這座城市的國際形象?
跟我們參觀M+開幕展覽之一「香港:此地彼方」。這個展覽講述香港視覺文化的故事,透過藝術、建築、設計、影視、動畫作品等等。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藉着展出一些反映香港獨特多重身分的作品,揭示過去與現在的緊密連繫。過去六十年,香港一直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是各種思想和文化頻繁交流嘅地方。這個展覽不單體現了香港自古以黎開放又多元的文化,亦對它所面臨的挑戰加以回應。
展覽的第一部分名為「此地」,以香港標誌性的作品揭開序幕:
彭綺雲:走進展覽「香港:此地彼方」,你第一件看到的會是曾灶財,即「九龍皇帝」的作品。書法寫在九龍半島的地圖上,非常有曾灶財的特色。我們一直希望以這件作品作為展覽的開端,部分原因是為了強調我們身處九龍這個位置。其次,因為他的作品是為公眾而設,他的書法只寫在公用設施的表面上,如配電箱、郵筒等等,目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觀賞,所有人都可閱讀。
他想告訴世人他是九龍原地主的後裔,介紹他的家族成員和他們在九龍擁有的土地,並指出他們是這些土地的合法擁有人。這裏所寫的就是那些地點。而頂部有一些數字,寫着「5-6-7-8-9」,以中文字和阿拉伯數字混着寫,非常具有香港特色,說的是這種混合的溝通方式。
但真正讓我感受深刻的,以及以這件作品作為展覽開端的重要原因,在於他運用了墨水。墨水總是和書法、山水畫聯繫在一起,表達了中國悠久的文人畫和文化傳統。香港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成為了推動水墨實驗的地方,革新當代水墨畫,令它能與世界藝術接軌,這就是「新水墨運動」。所以我們想顛覆水墨是一種深奧媒介之想法,表達它其實是隨處可見,各行各業的人也能接觸到的,就像九龍皇帝在世時所創作的作品一樣。
旁白:水墨畫,就像呂壽琨的作品,對香港戰後藝術創作的核發展甚為重要。呂壽琨在1948年由廣州來到香港,是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亦是新水墨運動的重要人物,致力吸收歐美現代主義抽象畫的元素,令中國水墨畫這種傳統媒介能夠與時並進。 當時的香港是亞洲區內嘅貿易和製造業中心,社會氣氛繁榮開放,可想而知,香港藝術家有更多空間在創作上進行各種實驗,並且嘗試嶄新同多元化的藝術表達。
彭綺雲:我想介紹的另一件畫作是司徒強的作品。藝術家司徒強生於中國,在香港長大,並在台灣接受訓練。在他的實踐中,有很多來自傳統訓練的中國哲學思想。他在台灣畢業後移居紐約,並成為海外華人藝術世界的重要人物,匯聚了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藝術家。 其作品與眾不同的是,儘管它以傳統為基礎,與許多在香港工作,或在香港冒起並對香港藝術發展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一樣,但他亦融合了許多來自全球的意念,具有現代性和現代的表達手法。因此,他沒有選擇以水墨為主要媒介,而是運用油彩和塑膠彩。
請大家留意畫布上的幾個細節。這是一幅有點虛幻的作品,你可以看看這裏,它看似布料,但其實是畫上去的。只有當你看到他在這裏寫的名字,才能發現這一點。他寫上了自己的姓氏,還有此作的創作日期「1992–93」。接着,當你沿着布面觀看,你會看到他加上了一根樹枝,還有一塊布料。但這幅畫的其他元素,像這些玫瑰花瓣,都是畫出來的。這些手繪的部分看起來如此真實,你要走到這幅畫的跟前,才能意識到這是一幅鬼斧神工的大師作品。
旁白:藝術家一直踴躍回應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Tiffany Chung是生於越南的美籍藝術家,其作品《漂泊者》探索七十到九十年代來到香港的越南難民的歷史。她發現,雖然只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但現在的香港人和越南人已都幾乎忘記了這段歷史。
由四十年代開始,大量中國內地居民湧入香港,加上可用土地短缺,令香港人口密度提高,樓價變得難以負擔,成為香港始終難以解決的民生問題。黃國才在成為藝術家之前是讀建築的,其作品融合了許多日常物料。在《漂流家室》中,他將香港狹窄的住所變成一間船屋,在西九龍海濱航行,去批判城市密集的居住環境,並以這種方法來避開高昂的樓價。
出海固然是一種選擇,但是建築師張智強通過不斷實驗,找到另一個方法去善用他家中的空間。
彭綺雲:這次展覽中一個特別項目,是我們與建築師張智強的合作。這是他家一比一的複製品,是一個巧妙設計方案,以應對當今居住空間狹小的問題。不僅適用於香港,也適用於世界上任何地方。
我們都喜歡這個項目,因為這是非常典型的香港故事。張智強從小到大都住在這個地方,原本與父母和兩個姐姐一起住,一共五個人就住在這個僅有32平方米的空間裏,這裏應該只有三間臥室,其中一間更一度租了出去。這就是張智強睡覺的地方,他那時以沙發為床。在他家人搬出去後的幾年裏,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他開始用這個空間進行實驗,實踐不同的設計理念。在我看來,張智強的想法是值得大家參考的,那就是我們應該改造空間,以迎合不同用途。他的理念是,住在城市裏,家居空間非常有限,家居應該要隨時改變,因應我們所做的事情。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他的床,這張床可以放下來,將空間變成設有電視的臥室。這裏有一個全尺寸的淋浴間。張智強的設計原則之一,就是一切都要奢華。所以即使這是一個細小的空間,你仍然可以在容納很多東西。因此,這淋浴間可能比大部分香港人家中的還要大。淋浴間還有另一用途,當他有客人來訪時,它就可以變成一個私人空間,在裏面打私人電話。牆後是一個大浴缸,他毫不吝嗇地將所有他想在生活中享受的事物都加進去。然後在這後面──我把這個拉出來一點,好讓你看清楚──這是一個設有鏡子的衣帽間,有一面全身鏡,這樣一天開始時,你就可準備好你的服裝,然後把牆身還原,就能隱藏背後的東西。我們認為這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要向觀眾展示,並啟發他們即使在狹小的居住環境中,也可生活得更好。
為了令整個參觀體驗更為完整,這個東區走廊的景色是從張智強家中的窗戶拍攝的,令你更有置身其中的感覺。
旁白:這個展覽從藝術家的個人故事出發,將焦點放在一些帶來集體視覺文化經驗的事物,並探討當中呈現的香港面貌。 這個名為「身分認同」的部分主要展示平面設計作品,刻意用兩個主要建築項目開始:就是香港太平山頂觀景台和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香港館。 從它們的建築和品牌形象設計,可以看到香港怎樣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本地同世界突顯自己的地位,無論傳統和現代的方法都有。
由旅遊項目、公共活動,到出版、企業品牌推廣,這部分介紹香港如何透過不同方式去向本地和世界展示它的特色,亦可以看到香港設計師怎樣透過作品傳遞亞洲同中國的概念。
你會看到山頂觀景台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品牌宣傳資料,以及很有影響力的英文雜誌《The Asia Magazine》的美術設計,全部都是石漢瑞的傑作。
有別於面向國際的平面設計和品牌宣傳,政府的宣傳活動側重於本地的問題。 在眾多作品之中,七十年代的《清潔香港運動》深受歡迎,時至今日,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所說的就是「垃圾蟲」這個角色,它係由英國藝術家兼設計師許敬雅創造的,當時他是香港政府新聞處的創作總監。
隨着香港經濟起飛,香港的娛樂產業活動亦變得蓬勃。 這個展覽展出了不少與廣東歌和香港電影有關的作品,可以看到攝影師、造型師、美術指導、演員、音樂人在不同媒介上都有緊密的合作。
說到八十年代潮流人士必到的地方,就非 Canton Disco莫屬。 這個地方集合了最新的音樂、舞蹈和時裝,非常有影響力。 陳幼堅為Canton Disco設計品牌形象,在邀請卡上面印了一個正在游泳的男人,這幅圖來自三十年代一張上海的煙卡,邀請大家「放手一搏,縱身跳入深水區」。
王蕾:我們很高興能展出這件作品。這是靳埭強創作的海報,是為少見的女性導演唐書璇的電影而設計的。這部1970年的作品,是一部獨立電影,而這個時代的電影大多數是由大製片廠拍攝的。唐書璇跳出框框,拍攝一部以女性為題材的電影,當中主角掙扎於如何達到社會對她的期望,以及如何滿足她自己的渴望、對關係的渴望。所以這張海報非常重要,儘管故事以17 世紀的中國為背景,明顯是一部歷史劇,但海報本身卻以一種非常前衛的方式設計,純粹運用黑色和白色,並選用Sans Serif Helvetica 字體。電影的英文標題是《The Arch》(拱門),是電影中非常關鍵的建築元素。然而其中文標題卻是關於女主角本身,即董夫人。
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張海報,是因為香港人的身分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有時你會看到它傳統和充滿歷史的一面,有時則可看到它放眼世界的現代一面,細小至字體選擇等元素已可察見。我們認為,這張海報完全表達了這部電影的本質。這是從電影精選出來的主要片段,將電影中的定格、交叉剪接、長鏡頭手法呈現觀眾眼前,並以特寫去展現角色的表情。這張海報展示了電影本身的拍攝手法,我們認為這部電影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一個典型例子,而這張海報也代表了七十年代香港那一代重要的平面設計作品。
現在我們來看看一些截然不同的東西。剛才我們看了一張海報,是為獨立電影創作的。然而,平面設計對更大眾化的設計也發揮着重要作用,你可以稱之為商業化的設計。以下例子是一本宣傳小冊子,是陳幼堅在1972年為文華東方酒店設計的。
如你所見,這是一把扇子。扇子在今天是文華東方酒店的重要標誌,但是在1972年,文華東方還沒有任何標誌。然而,陳幼堅能夠想到將小冊子做成一把扇,放在每間套房的床上。打開扇子後,一面印有酒店裏所有餐廳和酒吧的資料;翻轉到背面,你會看到一幅畫作的複本,是那種在當時很受歡迎的油畫,是18世紀末廣州這個通商港口生產的外銷畫。
由此可見,這就像是從英國或歐洲人的眼光,以懷舊和歷史的角度,把香港描繪成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或者香港的模樣;但同時,這種呈現香港的手法卻十分新穎。這種手法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小冊子上,這本只是其中之一。而這是為文華東方酒店製作的,這間酒店不單在香港享負盛名,在世界也極具代表性。
旁白:展覽最後兩個部分名為「地方」和「彼方」,透過香港的地標建築,地形和土地供應有限帶來的挑戰,以及在公共房屋和物流基建上的創意,去審視這個城市的建築環境。 這兩個部分同時探討人造環境怎樣影響電影製作人、藝術家和攝影師創作。
怡和大廈在七十年代剛剛落成的時候,是香港和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當時名為康樂大廈。 時至今日,它仍然是中環海濱的主要地標。 它由巴馬丹拿的建築師木下一設計,這個標誌性圓窗可以分散外牆的壓力,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連接大廈和中環其餘部分的天橋,現在已經成為大型行人天橋網絡的一部分,行人毋須走到地面,都可以安全、自由地在鬧市中穿梭。
《懸浮城巿》模型是M+委約創作的作品,展示上環至金鐘的通道同天橋網絡。這個系統滿足了香港的城市條件和對基建設施的需求。它成為疏通人流的重要方式,將高級商業大廈、休閒聚集空間和住宅大樓連接起來。
山頂項目是太平山頂一間休閒會所的獲獎設計。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稱呼這個設計為水平摩天大樓──一個看起來支離破碎、漂浮半空、層次分明的建築群,她以這種設計來回應山下擠迫的城市。 雖然這個項目最後未能興建,但扎哈.哈迪德因此引來大家的注意,還確立了她對建築的構思和建造手法,建立起獨樹一幟的風格。
香港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而香港亞洲貨櫃大廈屬於世界上最早一批多層物流中心,容許貨車駛到大廈頂部的裝卸區。
王蕾:我們很高興能將這個模型納入館藏。這是將軍澳首個可供8000人入住的公共屋邨,是環保建築公營房屋的先驅。所以,這個屋邨早在「環保大樓」、「綠色建築」或「可持續發展」成為熱門話題前已出現。
1992至1997年,吳享洪參加了一個公共房屋比賽,比賽並沒有提及任何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但作為具有研究自然資源管理背景的專家,同時是活躍於九十年代的環保分子,他認為總有方法可以建造高密度公營房屋,而又不違背環境保育的大原則。這個屋邨並沒有採用典型的十字形設計,若你仔細觀察,每座大樓其實是高矮不一的,由八到十五層不等。不僅如此,它的佈局既窄又長。在這種窄長的佈局中,融合了通風透氣的設計,所以你會看到空中花園,還有各種開口和孔洞。公共花園散佈在各座大廈所圍繞的空間之中。這些設計都是為了改善空氣質素、增加自然採光,以及開揚景觀,以減少室內照明的使用量;屋頂和花園還設計了太陽能板。
這也是首個項目,讓香港政府真正注意到必須在公營房屋建設中,引入對環境效率的研究項目,並在香港各地的建築中實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是當時參與項目的團隊成員之一。
之後,我們想介紹一些還未興建的項目。我們之所以關注沒有建成的項目,例如這個,是因為希望強調一個意念:香港不只是你要解決難題,設計更創新模型的地方,而是這個城市本身,其狀況已激發起不同有關建設的想像。
這個計劃為港灣道辦公室和酒店大樓,是美國建築師保羅.魯道夫的作品,也是展廳中兩個沒有建成的項目之一;另一個是扎哈.哈迪德的山頂會所項目。但我們想集中介紹這座推想式辦公大樓。保羅.魯道夫知道他所設計的場地空間非常有限,地點其實就是今天位於灣仔的中環廣場。這個項目的發展商是信和置業,當時以比賽形式向幾位建築師徵集想法。
這個項目有幾個重點。第一,由於它的選址非常狹窄,他希望這座建築能有一個入口,既能吸引公眾,同時空氣流通和光線充足。所以,你能清楚看見這座建築內有一個下沉式廣場。當你進入建築內,會是一個公共空間,讓你隨意閒逛。第二,為了建造一座既高且大,卻又不覺笨重的建築物,他設計了一座 A 字型塔樓,樓層愈高,面積愈小。第三,這個設計隱約地與其所在區域,或保羅.魯道夫眼中香港的特質有所連繫,也就是如寶塔役聳立的塔樓。因此,這座塔樓的三個設計特色,再次體現了香港作為一個地方、一個場地,真正成為了都市摩天大樓的靈感來源,並激發了人們對它與公共空間之關係的想象。
江千慧:我們很高興流動影像及具有流動影像元素的作品能成為這次展覽的重要部分。隨着七十年代免費無線電視的迅速普及,以及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香港電視和電影不僅是具影響力的文化輸出,還令整個產業成為一片沃土,孕育出富有創意的協作和混合複雜的表達手法。《娛樂無窮﹕七十至千禧年代》由三台顯像管電視機堆疊而成,播放着橫跨四個世紀的香港電視文化,從音樂錄像、戲劇、脫口秀、烹飪節目,甚至公共廣播都有。這些剪輯片段標誌着設計師、音樂人和電影製作人合作的重要時刻,他們互相配合,並融合不同專業。此外,從這三台電視機上,我們也可看到創意實踐是如何跟上媒體發展的步伐。
《前後與左右》是一個雙頻道錄像裝置,展出一些電影片段,全都來自以香港為場景、由香港製作或關於香港的電影。從空間的編排中,你可看到不同電影片段之間的有趣張力和對立面,呈現了現在與將來、懷念與憧憬。我們還試着探討電影如何成為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其中重點在於重溫這些電影,思考它們如何也成為我們自己的故事。
彭綺雲:展覽以漫畫家江記全新創作的動畫作結。我們與江記合作的這件作品,從開首已將觀眾帶入一場城市之旅,促使我們思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這件作品探討人和城市,以及對於城市,我們是如何回應,如何反應。這件作品也有想像和虛幻的元素。江記一直對科幻非常着迷。 你會看到非常鮮豔的色彩,和一個猶如萬花筒般的結構,反映並模仿一些會在城市中看到的事物。他特別以霓虹燈招牌和其文化為靈感,將城市中常見的霓虹燈色彩,那些能吸引我們目光的元素加進作品。
這個項目十分出色,相信觀眾會對它甚感興趣。它具有萬花筒般的效果,創造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城市體驗。這個城市可以是香港,也可以是任何城市。
旁白:這次展覽的藝術家和創作者,有些嘗試利用各種傳統推陳出新,有些設計了多重身分,有些改變了人造環境,有些則為未來提出大膽的想像,但無論他們屬於哪一類,都是塑造香港視覺文化的功臣,相信他們會一直繼續努力不懈,無論身處此地還是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