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你提供最好的網站體驗。

了解更多

戴光郁:
如此江山

戴光郁:
如此江山

2025年6月14日
2025年8月10日

《如此江山》是戴光郁構思的參與式行為藝術作品,配合特別展覽「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而舉行和展出。戴光郁邀請藝術家與藝術系學生合作,重繪傅抱石(1904–1965)與關山月(1912–2000)於1959年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會在焦點空間內各自重繪原作的不同部分,這些部分會被重新組合成起來。

《江山如此多嬌》的創作靈感來自毛澤東(1893–1976)的詞作《沁園春.雪》,這首詞描述中國壯闊的山河景象與恢宏的歷史縱深。畫作在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展出,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懸掛三十多年,直至1990年由臨摹本取代。

生於廣東的關山月受委約參與創作《江山如此多嬌》,反映廣東藝術在全國聲譽日隆。傅抱石與關山月從構思到繪畫的創作過程中,不僅要調和彼此不同的畫風,更須表現《沁園春.雪》的詞意,並考慮政要的意見。

《江山如此》將這種協作過程延伸至當下。作品邀請參與者彼此合作,與戴光郁和原作的兩位畫家交流,並去感受毛澤東那首啟發這一系列創作的詞。他們將解決臨摹與演繹之間的張力,尋找當中的平衡,最終創作出既呼應原作又嶄新的作品。

藝術家介紹

戴光郁(1955年生於成都)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公共參與式行為藝術的實踐。他的行為藝術作品令他於1990年代在家鄉成都廣受關注,他邀請當地藝術家及公眾參與其中,包括對當代藝術認識不深的人士。戴光郁自幼研習書畫,曾多次在中國及海外呈現其水墨行為藝術作品。

頁頂圖片:戴光郁,《如此江山》,北京墨齋畫廊展覽現場,2016年,圖片由戴光郁及北京墨齋畫廊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