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思考 M+ Matters
系列活動
M+思考 M+ Matters
M+將舉辦一系列名為「M+思考」的一系列公眾論壇,與視覺藝術、設計、建築及影像專家探討相關領域的重要議題。作為西九文化區的一個主要項目,M+正建立從香港角度出發的藏品,歡迎大家一同發掘、認識和參與。
過往活動
博物館如何理解觀眾的參觀行為,是決定機構自身特性的因素。現今,全球博物館對觀眾的認知也有所變化,不再把觀眾視為被動地接受資訊的一方,而是博物館節目與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這種轉變在中國藝術博物館短暫而蓬勃的發展歷史中尤為突出。那麼,當下博物館是如何想像和定義觀眾、如何與之交流互動?本次「M+思考|焦點談」以「理解觀眾:中國藝術博物館的不同之道」為主題,邀請五位任職於中國大陸和香港藝術博物館的人士聚首,分別從國營、私人、企業運營、社區為本的博物館模式出發,分享他們在策展、運營、教學與詮釋等方面的不同策略。本次研討會以觀眾與博物館之關係為切入的重點,藉此理解當代中國博物館的圖景。
➔ 觀看講座
此研討會源於2019年8月舉行的徵稿活動,從不同地域建築和都市生活的歷史與實踐來詮釋Archigram的作品,重新審視其貢獻。這系列講座共有三個部分,各部分聚焦Archigram作品的不同層面,探討居住、具象呈現和傳播的議題。研討會邀得一眾歷史學者及建築師擔任講者,包括Annette Fierro、Ariel Genadt、Evangelos Kotsioris、賴啟健、李涵、Simon Sadler、Hadas Steiner、塚本由晴、Mark Wigley、胡燦森和Liam Young。秉承Archigram反主流文化的精神,各部分的演講完結後將播放Archigram的回應錄像,「狠批」加諸他們身上的歷史或理論,隨後開始小組討論。
M+ 思考:Archigram城市網上研討會
➔ 觀看講座第一部分:居住
M+ 思考:Archigram城市–就是Archigram!
➔ 觀看講座第二部分:具象呈現
M+ 寰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Archigram城市
➔ 觀看講座第三部分:傳播
自1897年對外開放的泰特美術館是現今全球首屈一指的藝術機構,亦是英國最受歡迎的美術館之一。泰特美術館旗下共有四間博物館,包括倫敦的泰特不列顛和泰特現代藝術館、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和康瓦爾郡的泰特聖艾夫斯美術館。它們共享超過七萬多件國家級藏品,涵蓋1500年至今的英國藝術品及國際現當代藝術品。近年來,眾多博物館為求與時俱進以立足於二十一世紀而多番革新,泰特也不例外,包括擴建與翻新泰特不列顛和泰特現代藝術館、推出「泰特交流」合作學習計劃,以及建立國際伙伴和合作關係。在這次「M+思考 | 焦點」談中, Maria Balshaw女士將談及這些計劃的重要性,並論述在全球社會政治環境急速變遷的情況下,泰特美術館所採取的整體發展策略。她還會從宏觀層面出發,探討博物館既要反映社會現狀,又須秉持不偏不倚、包容開放的態度,致力兼顧平衡兩者時所面對的挑戰和機遇。
女性在建築界所取得的成就歷來備受忽視,即使在當今社會也不例外。有見及此,M+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合辦「M+ 思考:女性、建築與城市的對話」研討會,推動香港公眾探討這一話題。研討會將聚焦九位女性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她們如何形塑亞洲建築環境,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評價建築的準則和方法。
➔ 觀看講座
「構建阿布扎比羅浮宮」將聚焦這座歷經十年規劃和建設,已於2017年11月開幕的嶄新博物館。阿布扎比羅浮宮是富於前瞻性的博物館,由法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協力建造,既繼承法國博物館傳統,同時體現阿拉伯世界多元文化的活力。Jean Nouvel設計的博物館建築處處體現此目標,低矮的圓頂呼應清真寺和伊斯蘭陵墓的建築特色,其層層錯落的鏤空結構,看似由交織的棕櫚葉組成的幾何網格,以當代視角演繹傳統形態。博物館透過其收藏和展覽展示普世的人文價值觀為其核心使命,同時讓羅浮宮的悠久歷史與阿布扎比的獨特文化背景聯繫起來。講者Manuel Rabaté在法國博物館管理局(Agence France-Muséums)工作期間已參與建造阿布扎比羅浮宮的籌備工作,現擔任阿布扎比羅浮宮的首任館長。Rabaté將探討這座二十一世紀綜合型博物館如何貫徹「博物館作為實驗之地和交會之處」的理念。
➔ 觀看講座
是次活動為期一日,邀得四位來自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國際知名從業者,分別與作者兼策展人Kerry Doran進行對談。受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均擅於利用網上工具創作原生數碼作品,以應對、視覺化及批判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並且發展出一些人與互聯網共處的另類途徑。這四個對談旨在促進公眾論述,了解當代藝術工作者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網絡世界中探索大數據收集、人工智能、模擬、社交媒體和電腦遊戲設計。
「M+ 思考: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公眾講座將以跨領域的視野,探討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數十年間,與設計和視覺藝術有關的重大議題。這次的講座匯集三位國際學者和策展人,旨在另闢蹊徑去評價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極其複雜的論述,而這些論述往往不受歷史學家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後,政府制定各種視覺和物質文化策略,以實現其社會主義現代性的設想。這次講座以具開創意義的研究為本,它們在中國不斷變動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框架下,跨越地域、時間和領域的限制,重新審視常被視為異於既有模式或與其對立的這種現代性,探討其多種表現形式,並為其賦予脈絡情境。
「共生共鳴:倍樂生藝術場直島」講者包括福武總一郎及兩位協作者──日本著名建築師、SANAA建築師事務所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以及該項目國際藝術總監三木亞希子,反思整個「倍樂生藝術場直島」項目,並闡明觀賞藝術的體驗如何與當地語境對話,成為一趟富於視覺魅力之旅。是次焦點談亦點出「倍樂生藝術場直島」如何令這些偏遠人稀之地脫胎換骨,振興當地社區,促進經濟發展,成功將這一帶打造為能永續發展的亞洲文化景點。
「尋路探新」為M+首個聚焦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公眾活動。M+由成立之初,館藏已涵蓋南亞及東南亞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但尚未推出重點介紹該地區的公眾活動。M+藉着「尋路探新」把焦點投向南方,廣邀南亞及東南亞等地,來自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領域的專家、策展人、研究員及思想家,演講並討論與他們作品、藝術機構及脈絡相關的重大議題和多樣性。除了向香港觀眾展示該地區的個人和藝術機構的重要項目,「尋路探新」也嘗試審視香港與這些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在文化實踐方面的相似和交集之處。
「M+思考」系列論壇之「過去與未來之間:珠江三角洲的藝術」邀得侯瀚如(21世紀國家藝術博物館藝術總監)和陳冠中(作家)為主講, 曹斐(藝術家)、陳侗(博爾赫斯書店創辦人)、馮原(中山大學教授)以及黃志恆(藝術家及Para Site聯合創辦人)共同參與小組討論。是次論壇將深入探討珠江三角洲(下稱珠三角)自1970年代起作為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所經歷的都市化,以及其塑造的文化藝術發展與當下迫切的社會政治語境之關係。
➔ 觀看講座
今年M+於米蘭家具展期間,將「M+思考」系列帶到頂尖文化盛會Atelier Clerici,藉著「複製無疆界──以模仿為創新」論壇,豐富全球當代設計中以複製作為實踐手法方面的論述。
自工業革命起,設計、意念或產品製作等方面的「複製」方被視為動搖經濟體系、破壞「正當」生產模式,甚至敗壞道德倫理的現象。然而在一個後工業、文化更見交雜的數碼時代, 以上偏見愈來愈難以得到闡明、捍衛或堅持。是次論壇集合享譽國際的設計師、策展人和思想家,一同探討如何另闢蹊徑,思考「複製」作為一種具創造性的行為,在跨越不同地域時所產生的衝突與新可能。
「M+思考: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將探討因爭取社會改革之公民抗爭運動而萌生的創作行為,並討論以收藏為本的視覺文化博物館在此類創作當前,所需面對的問題、挑戰、機遇、甚至義務。此範疇的創作往往是即時即興的,而且連繫於某一場境;無論創作者是「專業」、「草根」還是「非正式」行動者,都會引發進一步的討論:在機構式的場域和框架下,作品該如何定位?怎樣收藏才算恰當?
鑒於2014年香港發生了雨傘運動,以及世界各地出現的大規模抗議遊行,是次講座探究的重點議題包括:博物館收藏及展出行動主義作品,有何策略和政治意味?又或者反過來問:如何完全避開相關政治的主題?我們該如何定義「作品」— 是創作表達,是文獻,還是歷史性的實物?這定義對收藏的標準又有何影響?當代行動主義在博物館有否佔一席位?若有,該如何定位?當其被納入在機構之下,意義和價值又會否被削弱?
「擴展的八十年代: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將深入剖析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並聚焦在對該區藝術發展有關鍵意義的80年代。研討會將以該十年間中港台所發生的政治及文化變革作引子,藉以闡明當代華人藝術與戰前現代主義運動之間的微妙關係,並探討政治環境轉變所衍生的各種藝術實踐。此外,講者亦將分析日韓兩地在冷戰結束前以至全球化時代之初的政治文化生態,藉著對照與比較,連繫80年代末期東亞地區不同的藝術實踐,從而勾畫出該段時期的東亞藝術版圖。
➔ 觀看講座:東亞藝術的十字路口 - 沈揆一
《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將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及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這三所全球堪稱典範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觀點進行研討。儘管這三所博物館最初成立時都以展示當地藝術為主要方針,但近年來它們都致力於採取更具國際性,甚至是全球化的收藏與展示策略。它們擁有各自的歷史、博物館架構及收藏策略,因而其館藏也彼此不同。這次「M+思考」研討會將探討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這三所博物館如何實踐「全球化」的展示策略?何以這些策略被視為是必須的,而將來還需要延續嗎?在這些館藏及展覽項目中,中國、東亞及更廣泛的亞洲地區正在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M+可以從它們的經驗中學到些甚麼?作為位於香港全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我們未來又可以為它們帶來什麼?
➔ 觀看第一集
➔ 觀看第二集
➔ 觀看第三集
➔ 觀看第四集
➔ 觀看第五集
擁有「世界觀點」是意味著什麼?它是什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定義、發展或傳達它?
「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匯聚三位重要的思想家及實踐者,他們都致力為正在不同程度上經歷著全球化的藝術界建立新的知識框架。M+是一所新型的機構,塑造它的是香港獨有的歷史條件,加之其獨特的後殖民背景及全球化的特質。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正日趨成熟,由火熱的市場現象發展成一門備受尊重的研究領域;而香港當代藝術亦漸受認可和尊重,乃至具有重要性 ── 如此種種都造就了我們以更批判的方式思考「藝術的全球化」的好時機。正當藝術史研究變得日益全球化,怎樣的新理論視點才能讓我們窺見藝術史的現在與未來呢?
➔ 觀看講座:戰後日本藝術的案例研究 - 林道郎
➔ 觀看講座: 引力轉移 — 然後又怎麼樣了?- Ute Meta Bauer
➔ 觀看講座:遺產與虧欠 - David Joselit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將聚焦20世紀後期東亞地區經濟和文化轉型的基石之一——「大量工業製品」。由此,論壇將試圖就區內的主要產品、網絡、現象與風氣作出識別、定位和追溯,並就香港、日本、南韓、中國以至其他地區的相關議題,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作出討論。這些因素造就了上述地區出口業的興盛,同時帶動了當地的消費、設計和視覺文化。這次討論將超越傳統和規範的方式,以及側重原著與承襲、風格與思潮的方法,繼而探討將影響M+未來對該類物件收藏策略的概念及策展框架。議題將涵蓋仿製和原創等現象、設計類型學和語彙的傳遞與發明、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的角色和其市場營銷、生產和銷售等系統。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為首個於香港與深圳兩地舉辦的「M+思考」。
博物館的角色不斷演變,長年備受爭議 — 作為文物貯藏庫、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文化推廣的溫室,又或是越來越着重的「軟實力」工具;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有數以百計的博物館在中國大陸建成。
這些博物館通常與中國城市急速的增長與擴張的野心有直接關係,很多是因為經濟、官僚政治和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而誕生,而非出於策展需求。「此時此刻: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作為「M+思考」系列的第三個論壇,將展示由哥倫比大學中國大都市工作室就中國當代美術館對建築及都市化的影響之初步研究結果。與此同時,我們旨在將調查置於更廣泛的博物館建造歷史進程上,以對目前中國博物館的模式提出疑問,並探尋M+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環境中合適的定位。
「當代水墨的歷史與個別實踐」論壇由M+高級策展人皮力主持,邀請策展人楊天娜、藝術家楊詰蒼和邱志傑進行演講,旨在探索中國八十年代的先鋒藝術運動 -「八五新潮」以來的水墨藝術發展和個別藝術試驗之間的關係以及個案。本次論壇將集中於水墨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游離出來、並演變出從上世紀中期延綿至今的當代藝術語言。
下載論文
水墨藝術的基點
水墨的收藏及展示
「亞洲設計:歷史、收藏與策展」是繼兩天工作坊後,讓國際資深的學者和策展人以演講和小組討論的形式,繼續探討亞洲設計多變的定義,以及這些問題對於歷史、策展與收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影響。M+正準備建立首批關於設計和建築的藏品,當中有甚麼本地與全球性的問題、多重敘述和跨界別的模式需要考慮呢?
下載論文
制定亞洲設計史
對象與主題: 方法及形式
更多活動 More Events
會籍禮遇 Membership Benefits
- 攜同賓客獨家使用M+會館
- 於週日早上參與M+專屬參觀時段
- 優先預購門票並享會員折扣優惠
- 優先進入標準門票指定展覽
- 免費入場參觀標準門票指定展覽及欣賞特定放映節目
……及更多禮遇
M+會籍禮遇於2024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