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詩的意義:
許鞍華與黃燦然、廖偉棠對談
許鞍華成長時以詩為伴,經歷了四十多年電影創作生涯,回眸一直藏於心底的題材,終執導了近作《詩》,記錄香港不同年代詩人默默耕耘的故事,還有他們的心境和日常。
是次對談許鞍華與電影《詩》中兩位主角詩人──黃燦然和廖偉棠延續銀幕中的對話,解構許鞍華對詩的一些探索和想法,一同尋找詩的本質,審視詩在她的電影創作上以至對她個人的更深層意義。
對談以廣東話進行,由M+香港電影及媒體外聘策展人李焯桃主持。現場提供英文及普通話即時傳譯。點擊「登記」免費參加。
M+戲院將於11月進行多場《詩》的放映。
講者介紹
許鞍華(1947年生於遼寧),香港電影新浪潮主將,風格寫實、類型多變。首部劇情長片《瘋劫》(1979)取材自龍虎山雙屍案;《投奔怒海》(1982)描繪越南船民境況,引起國際注視。作品不乏自傳色彩,在《客途秋恨》(1990)和《去日苦多》(1997)中,她從自身回憶出發,思考歷史洪流下的飄泊與尋根。
她喜歡遊走香港街角尋找故事,《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與《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先後對照,前者以白描手法捕捉基層市民生活,後者則揭示城市中的倫常困局。她曾以《投奔怒海》、《女人,四十。》(1995)、《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2011)、《黄金時代》(2014)和《明月幾時有》(2017)六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
黃燦然(1963年生於福建),詩人、翻譯家,1978年移居香港,1988年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1990年至2014年任職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辭職後遷居深圳鄉郊。主要作品有《游泳池畔的冥想》(2000)、《奇蹟集》(2008);另一部作品《我的靈魂》(2011)為他贏得第十屆華語文學大獎年度詩人獎。黃燦然還譯有大量文學作品,以詩歌和文論為主,包括卡瓦菲斯詩集、巴列霍詩集和蘇珊 · 桑塔格《論攝影》。
廖偉棠(1975年生於廣東),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和台灣多個文學獎,包括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2012年獲選為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櫻桃與金剛》(2017)、《春盞》(2016)、《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2016),攝影集《孤獨的中國》(2004)、《尋找倉央嘉措》(2013)、《巴黎無題劇照》(2005)、《微暗行星》(2018)等。
相關放映
頁頂圖片: 許鞍華《詩》,2023,相片由高先電影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