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德里亞運村(1980至1982年)繪圖 Drawings, Asian Games Village (1980–1982), New Delhi, India
在1980年的建築設計比賽後,德里發展局委約Raj Rewal設計位於新德里南部的亞運村。這是Rewal的首個房屋項目,整個建築共有二百間連排獨立屋和三百個大廈住宅單位,原本供1982年亞運會的選手入住,其後售予公眾人士。
亞運村佔地14公頃,由二至四層高的建築物以各式排列組合而成,佈局緊密。項目採用人車分流設計,其人行道網絡不僅貫通地面層,還以橋樑式通道連接上層。較大的半公共休憩用地栽有花木;每個單位均有私人露台,樓上有露天平台,樓下建築物之間的空間則闢設庭園。這些以混凝土和磚建造的建築物,外牆鋪上源自拉賈斯坦邦的齋沙默爾石材,成本低而效果佳,並利用不同圖案區分不同類型的單位。位於亞運村中央的餐廳在亞運會結束後改作商業和社區空間。
亞運村錯綜複雜的街區式佈局,令人同時想起1960年代的巨型結構建築,如薩夫迪在蒙特利爾建造的「Habitat ’67」以及傳統印度市集的結構。這個項目注重遮陽和通風,以適應新德里的氣候,同時發展出一種組合式、靈活的印度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亞運村佔地14公頃,由二至四層高的建築物以各式排列組合而成,佈局緊密。項目採用人車分流設計,其人行道網絡不僅貫通地面層,還以橋樑式通道連接上層。較大的半公共休憩用地栽有花木;每個單位均有私人露台,樓上有露天平台,樓下建築物之間的空間則闢設庭園。這些以混凝土和磚建造的建築物,外牆鋪上源自拉賈斯坦邦的齋沙默爾石材,成本低而效果佳,並利用不同圖案區分不同類型的單位。位於亞運村中央的餐廳在亞運會結束後改作商業和社區空間。
亞運村錯綜複雜的街區式佈局,令人同時想起1960年代的巨型結構建築,如薩夫迪在蒙特利爾建造的「Habitat ’67」以及傳統印度市集的結構。這個項目注重遮陽和通風,以適應新德里的氣候,同時發展出一種組合式、靈活的印度現代主義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