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皇后像廣場(1956至1966年)繪圖及影像資料 Drawings and photographic material, Statue Square (1965–1966), Hong Kong
在英國建築師費雅倫領導下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皇后像廣場,是1965年香港政府聯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委約重新設計的作品。費雅倫亦於1966年開始設計離皇后像廣場不遠的新大會堂。 皇后像廣場坐落十九世紀末在維多利亞港填海所得的土地上,廣場曾放置多位維多利亞女王、英國皇室成員和殖民地官員的銅像,因此而得名(「皇后」其實是英文中女王〔Queen〕一詞的誤譯),但這些銅像大多數在1940年代香港日佔時期被移走。費雅倫的設計目的,是於原有並在當時重現生氣的公眾空間,重新和中環海濱(尤其皇后碼頭)聯繫起來。設計將一列長形水池和繁茂的綠化空間,融入多層石鋪路面,創造出由通道和閒坐空間組成的立體結構。一組以形態抽像的傳統飛簷為特色的涼亭,賦予額外的空間深度,並有遮蔭擋雨的功能。 費雅倫設計這個廣場時,利用了1960年代倡議的水平、互連、拼合蓆子般的佈局,是代表殖民統治新時代的戶外公共空間,並回應二十世紀中葉香港人口急速稠密的需要。皇后碼頭於2007年被拆卸,以實行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令皇后像廣場在市區失去倚傍。然而,皇后像廣場至今仍是香港一大休憩空間,最為人所知的是,每逢假日菲律賓家庭傭工都聚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