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 Sigg Fellowship for Chinese Art Research
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 Sigg Fellowship for Chinese Art Research
「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以M+藏品系列為素材,支持聚焦中國藝術的全新研究。此研究資助計劃踐行了M+的願景──致力促進此地區關於藝術的當代交流對話,建立研究和討論的新平台。
申請「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4/25」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2日。
2024/25年研究資助計劃
「場域」在當代藝術的實踐和論述中一直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1990年代至新世紀初的中國,在官方藝術體制對實驗性的當代藝術顧慮重重,而商業機制尚未全面滲入藝術展示渠道的十年間,隨着藝術媒介的擴展以及策展實踐的多元化,藝術作品發生與被觀看的場域,以及作品與場域之間的關係,成為與藝術創作本身同等重要的議題。而非常規的替代性空間,甚至充滿流動性的非物質性空間在這一時期的萌芽,也持續激發新的藝術觀念和表達方式。
2024/25年度的「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聚焦1990年代至新千年伊始中國當代藝術與場域之間的互動關係,特别鼓勵研究者關注那些在當前的藝術史論述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案例。新的研究考察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場域如何激發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這一時期的中國,變化中的城市空間與藝術創作怎樣相互作用並帶來新的張力關係和解讀方式,本土或國際的理論與藝術創作如何影響那些與場域密切相關的藝術和策展實踐。
評審委員會成員
- Iftikhar Dadi(康乃爾大學藝術史系John H. Burris教授)
- 施羅素(M+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
- 武漠(M+希克策展人)
關於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
獲選研究學人/小組會得到港幣20萬元的研究資助金,用於支付包括差旅、住宿、保險和與研究相關的所有費用。並可在M+進行為期三至六個月的獨立研究,根據每屆的主題制訂研究計劃,有機會實地和透過數碼平台接觸M+館藏,使用圖書館和檔案資料,於M+內部報告研究成果,並與策展人和不同團隊交流討論。研究計劃可與M+當下與未來的活動息息相關,並聯繫到其策展策略和收藏方向。作為研究計劃成果展示,學人/小組須在香港主講一場與其研究相關的公眾講座,並撰寫一篇中文字數不少於7,500字或英文字數不少於5,000字研究論文。論文計劃發表於M+雜誌。
申請者須遞交以下文件(中英均可):
- 一份研究提案,不多於1,000字
- 完整履歷,包括學歷、專業經驗、榮譽、獎項及出版物
- 兩封學術或專業推薦信,經由推薦人親自提交
截止申請日期為2024年12月2日,11:59pm (UTC +8) 。申請書請以電子版本呈交,並根據以下標題格式,發送查詢或申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M+ Sigg Fellowship 24/25 Application] SURNAME, First name
申請此研究資助計劃無年齡或國籍限制,可以個人或團體名義參加,惟研究資助金的頒發須視乎獲選研究學人能否獲得香港簽證。申請人須持有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學位;持學士學位者,需具有三年或以上相關的專業或學術研究經驗。此外,申請人必須具備出色的中文或英語會話及書寫能力。
研究提案須為全新研究,如是拓展擴充自舊有研究,則該提案必須尚未發表。而全新的研究計劃會獲優先考慮。M+享有發布研究論文的獨家優先權。
計劃的評選準則如下:
- 原創研究能以擴展和重塑中國藝術史現有知識或創造相關新知識的方向出發
- 研究內容有助增進M+對現有藏品和項目的理解,以擴大中國藝術領域的未來收藏方向
- 申請人須具備對研究過程和成果優秀的把控能力
如有任何有關申請的查詢,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過往研究資助計劃
在1980年代發生的「八五新潮」運動期間,以廈門達達、杭州池社和北京新刻度小組為代表,中國出現了「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潮流。這些團體在三至五年時間內成立,後出於各種原因解散。相對於強調人文主義立場、美學與情感表達的前衛藝術主流,「觀念藝術」着重創作過程中的概念和理性,摒棄傳統的視覺傳達和物質性,將行為、文字和現場表演作為主要媒介。雖然「觀念藝術」鋒芒不及流行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但是他們的實踐對往後中國藝術中的觀念主義(Conceptualism)傾向、媒介拓展以及策展實踐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我們希望新的研究能從以下方向展開:早期觀念藝術實踐的理論和語言來源、團體和個體的藝術活動、與全球藝術的關係及其後續影響,從而呈現觀念主義在中國的歷史面貌和脈絡。
評審委員會成員
- Claire Bishop(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藝術史教授)
- 鄭道鍊(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
- 姚嘉善(M+視覺藝術主策展人)
獲選研究小組
灰質是2022年成立於上海的研究小組,成員包括秋韻、吳曉璠和林鷺琪,現階段的研究重點為1970至1990年代中國女性藝術家的觀念主義實踐。
秋韻畢業於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獲藝術政治碩士學位,現為獨立策展人和研究者,長期關注女性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的處境。她曾任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部副總監及策展人(2019–2022),以及上海油罐藝術中心(2017–2018)和上海龍美術館(2015–2017)的策展人。參與策劃組織超過十五場展覽,包括「托馬斯 · 迪曼德:歷史的結舌」、「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李爽:如果雲知道」等。她亦是2023至2024年度德國總理獎學金獲獎者。
吳曉璠是研究者,現於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文化研究系攻讀博士學位。她的研究專注於中國當代藝術,尤其側重影像、行為藝術、新媒體以及展覽史。她於2020年獲得紐約大學藝術研究院藝術史碩士學位,並完成畢業論文〈在十字路口:「後感性:異形與妄想」中的影像藝術〉;2018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藝術史榮譽學士學位,其畢業論文題為〈餘震:89後的中國行為藝術〉。
林鷺琪畢業於廈門大學藝術管理專業,現為策展人和設計師,也是AXIS Art Project的成員之一,持續關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在地文化和人造景觀的變遷。他曾任職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部(2018–2022),現任職於廈門寶龍藝術中心。參與策劃組織的展覽包括「廈門肉食公司」、「緊急中的沉思」、「意遊未境:城市意象的建立與解散」等。
按此閱讀研究小組灰質文章《潛流:重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中國觀念藝術史中的女性敘事》
1980年代,中國的藝術家團體興起,藝術運動蓬勃發展,激發了大量前衛藝術創作。然而,當時的新潮美術是以哪些思想為其重點,以哪些藝術語言為其主體?此研究亦鼓勵以二十世紀的宏觀歷史為背景來探討中國前衛藝術,聚焦文化大革命後至1980年代的藝術實踐,並放眼1930年的現代主義時期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藝術發展與1980年代前衛藝術的內在關係。此計劃支持的研究將釐清1980年代前衛藝術的某些面向及其歷史源流,藉以拓寬和加深我們對中國藝術史上這一關鍵時期的理解。
評審委員會成員
- Geremie R. Barmé(威靈頓歷史學家及漢學家)
- 皮力(香港M+希克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
- 姚嘉善(香港M+視覺藝術主策展人)
楊紫
楊紫於南京大學取得哲學及宗教研究學士學位,現時為獨立策展人。楊紫具有近十年從事藝術評論及策展的經驗。他於2012年至2014年擔任《藝術界LEAP》雜誌編輯,並為《藝術論壇》中文網、《藝術銀行》、《藝術網》及《藝術界LEAP》等雜誌撰寫文章。他於2015年加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任總編輯,為王音、劉韡、徐震、曾梵志等藝術家編纂圖錄,並策劃多場展覽及公共項目。他於2018年任職UCCA策展人及公共項目總監,策展項目包括:「肉身:恐怖谷」、「密室」、「Pity Party」、「敢當:當代神石注疏」及「韶華」等群展,亦為趙半狄、謝南星、吳偉、姜琤、謝燚、高源、蔡澤濱、張允菡、楊露子、尉洪磊、朱昶全、3d group等藝術家策劃個展。楊紫於2017年入圍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藝術大獎,並於2019年擔任華宇青年獎評委。
按此閱讀楊紫的論文《彌漫性宗教與中國前衛藝術的起源》。
頁頂圖片:展望,《「九四」清洗廢墟計劃》,1994年,北京王府井 ©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