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計劃 M+ / Design Trust Research Fellowship
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計劃 M+ / Design Trust Research Fellowship
M+與信言設計大使宣佈,2023年度「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獲選研究學人為肖馺和Flora Weil。
自2015年起,「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一直致力資助以跨國視野探討與香港、大灣區與亞洲的設計及建築有關的研究計劃,積極增進相關領域的知識,並為M+的收藏策略和展覽活動提供具參考價值的資料。過往獲選的研究學人涵蓋一眾設計師及歷史學者,包括范凌、Joseph Grima、紀逸純、Daniel Cooper、Thomas Daniell、戴修、樊樂怡、黃宇軒、Oliver Elser、Yasmin Tri Aryani、Jason Lau、Mark Wasiuta、Farzin Lotfi-Jam、Emily Verla Bovino及何京蘊。
有關2023年度「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獲選研究學人及其提案詳情,請參閱以下「獲選研究學人」。
關於研究資助計劃
申請人須遞交以下文件:
- 填妥的申請表格
- 完整的履歷,包括學歷、工作經驗、榮譽、獎項及出版著作等資料
- 由兩位推薦人(學術界或專業人士均可)直接寄出的推薦信
歡迎有志於研究設計、建築或相關領域之人士或團體申請。申請人如欲在香港進行相關研究,需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擁有在港工作的資格。本計劃將不等同聘用,且M+及信言設計大使不會承擔工作簽證的相關費用。
申請人須持有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學位;持學士學位者,需具有三年或以上相關的專業或學術研究經驗。此外,申請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會話及書寫能力。
計劃的評選準則如下:
- 須是從區域及全球框架出發的原創研究,題材關於香港、大灣區乃至亞洲之內或影響此等地區的設計及建築,以能擴闊和重塑這方面的現有知識,或有助創造相關的新知識
- 研究內容有助增進對M+現有設計及建築藏品的理解,擴大此領域的未來收藏方向,並對相關的活動策劃、策展策略具參考價值
- 申請人須具備良好往績,證明其具進行高等研究的能力
評審小組由M+及Design Trust代表組成,以公平競爭的原則進行評審。通過初步遴選的申請人將獲邀請進行親身或視像面試。
信言設計大使為成立於2014年的專案資助平台,由2007年創立的本地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設計大使」創辦。信言設計大使旨在支持香港及大灣區的設計專案,推動專業知識、設計研究議題和創意項目,涉及多個設計領域,從平面設計、媒體、建築至生活空間。信言設計大使旨於積極鼓勵創意研究、設計及別具意義的計劃發展,藉此提倡設計的正面價值。
遞交或查詢有關申請的詳情,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獲選研究學人
2023年度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信言設計大使主席劉今晨,以及荷蘭新建築協會館長和藝術總監陳伯康。
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表示:「此次獲選的兩項提案反映了M+的廣泛策展範疇──透過以歷史檔案為本的研究,探討設計和建築在生產過程中如何塑造整個地區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並運用多元化研究方法,釐清設計在亞洲時下的社會或生態現象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影響)。」
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也表示:「信言設計大使全力支持獲選研究學人肖馺及Flora Weil。她們的提案涵蓋過往與未來,放眼香港、廣州、大灣區以至全球舞台,通過嚴謹研究探討並倡導設計的作用,聚焦有關教育與氣候變化意識方面的迫切挑戰。」
肖馺
肖馺為歷史學者,其研究及著作探討包浩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她主要透過傳播和翻譯建築大師瓦爾特 · 格羅佩斯和貝聿銘等人的作品,呈現包浩斯藝術及設計的原理。其著作曾刊登於雜誌《建築評論》及期刊《West 86th: A Journal of Decorative Arts, Design History, and Material Culture》。她在2016年於德紹包浩斯基金會的「包浩斯實驗室:全球現代主義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學者。肖馺擁有英國約克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現為廣州美術學院講師。
肖馺以廣州美術學院為背景框架,研究大灣區設計教育於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間的構成進程,藉此體現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城鎮發展。研究旨在審視大學課程如何將設計教育、設計實踐和城市文化聯繫起來,以此探討設計教育的過程和成果。肖馺的研究亦受到與設計及建築相關的M+檔案啟發,着眼於廣東本地和區域背景,追溯香港的機構在重新構建和應用「現代設計」方面的關鍵交流與互動。
Flora Weil
Flora Weil身兼設計師、工程師及藝術家,聚焦探索圍繞新興科技發展的新論述。她的個人創作實踐着眼於挑戰設計和科學領域內的人類中心主義,其項目曾於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及新加坡美術館展出。Weil曾以研究員身分與東京的科學家展開跨領域研究項目,帶領團隊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成嶄新產品及平台。她擁有工程學背景,取得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及倫敦帝國學院合辦的取得設計及創新雙碩士學位,現為「Transformations of the Human」計劃的研究員。
Weil的研究項目審視中國、韓國及日本三地如何在實驗性基礎建設及環境措施協商方面,應對每年春季吹襲邊境地區的強風及所夾雜着沙塵、煤煙和工業懸浮微粒。研究以中國甘肅省安置區及地質工程用地的上風處為重點,尤以當地大規模啟動的大型荒漠化防治、數碼地景改造及氣候遷移計劃為研究焦點。透過探討以地球與元素為主的設計如何從人類共同面對的氣候變化中應運而生,Weil的研究項目將追蹤地域、網絡和生態系統如何在跌宕起伏中共構彼此間的界線。
Emily Verla Bovino
Emily Verla Bovino以香港的微型作品為研究工具,探索香港建築和城市規劃建構的社會生活面貌。微型作品製作與收藏是人們默默地記敘香港歷史的方式,是在這個全球樓價最昂貴的城市中,城市設計如何實踐的深刻縮影。因此,微型作品不僅是設計領域,也是設計方法。Bovino接觸微縮模型製作者、微型藝術家、愛好者和收藏家,與他們進行訪談、對話及工作坊,藉此探究人們製作微型作品的動機、購買它們的原因,以及開拓相關產業和與同好結交的緣由。部分藝術家和設計師雖沒有創作微型作品,但卻從中汲取靈感,這項研究亦探討他們的創作實踐。
Emily Verla Bovino是駐居香港的藝術史學者、城市研究學者、寫作人及藝術家。其研究探索當代藝術、建築和城市規劃的交集,現致力研究香港民間社會透過互助方式發展出來的策展文化。Bovino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取得藝術史、理論及評論碩士及博士學位,並獲加州大學藝術研究院獎學金。她曾於香港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任職藝術及建築史教授,其間她在這間以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為校舍的學校,策劃並帶領名為「Art Now!」的策展項目,獲頒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校長研究獎學金。
何京蘊
何京蘊致力研究中國議題和時裝的「宇宙技術」。她引用科技哲學家許煜的「宇宙技術」概念,審視中國時裝界的新近發展,探討設計師與用家/消費者於網上平台藉網絡媒介建立的關係,以及因而產生的互動變化,乃至這對服裝設計、製造、營銷和消費的影響,當中包括時尚潮流的更迭。此外,這項研究還會探討2019冠狀病毒疫症對時裝業的沉重打擊。疫情令時裝業面臨的挑戰更形嚴峻,加快其轉變步伐,帶來全新的去全球化生產模式。
何京蘊是駐居北京的策展人、研究員和創新領導者。她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活躍於中國創意領域,曾與多個文化機構合作策展項目,亦營運建築事務所「眾建築」旗下的社會創新平台「眾研發」。其研究和策展項目聚焦於設計在不同學科範疇的社會效應和意涵,最近策劃的展覽包括眾建築的「社會設計:玩着學」(2019-20),以及為香港和瀋陽K11籌劃的「另闢物徑」(2020)可再生設計聯展。
Jason Lau
Jason Lau審視中國製手提電話的設計及其影響。為了探索打破世界常規模式的設計,他將選取設計產品為研究對象,包括被稱為「dumsor phone」的手提電話。此電話由香港公司設計,在深圳生產並出口海外,在加納尤其受歡迎和暢銷。Jason Lau的研究着眼於中國設計師如何化局限為策略、主流與另類涇渭分明的關係可如何重新界定,以及有別於常規的設計如何影響全球。
Jason Lau是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的人類學研究員和博士候選人,着力研究中國的創新發展,尤其關注手提電話的設計。他曾於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任教,並在中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進行廣泛研究。2013至2018年間,他研究中國的創新發展與行之已久的仿製抄襲風氣之間的矛盾關係,由此提出「中國替代設計」一詞。他於香港大學取得比較文學碩士學位,以及於社會研究新學院取得文化人類學的文學碩士及哲學碩士學位。
由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組成的團隊
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任職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及歷史保護研究院 ,他們會以電腦運算和數據主導的城市規劃為焦點,探討東南亞日益加劇的城市發展壓力。人們對科技的日益依賴徹底改變了都市規劃的方式,此趨向常被視為是發展城市的手段,可跳過傳統規劃方式,輕而易舉地邁進由電腦運算安排的未來。Farzin Lotfi-Jam和Mark Wasiuta選取了一些東南亞城市為研究對象,探索運算式發展和「智慧」都市未來對該地區的深遠影響。
Farzin Lotfi-Jam是跨領域工作室Farzin Farzin的總監,從事空間、軟件和媒體設計,亦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和歷史保護研究院建築系的客席助理教授。他專門研究數碼科技及隨之衍生的權力關係如何改變建築和城市,研究對象規模從具體有形事物至全地球,不一而足。他的作品曾於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MAXXI美術館、奧斯陸建築三年展、伊斯坦堡設計雙年展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等展出。
Mark Wasiuta是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和歷史保護研究院的建築學講師,兼建築評論、策展及概念實踐課程的聯席主任。他曾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紐約州藝術基金協會和Graham基金會的資助,目前亦是首屆Graham基金會研究資助金的研究學人。他的研究型展覽實踐主要針對戰後的檔案文獻和鮮為人探討的項目。
Oliver Elser
Oliver Elser選取香港的粗野主義建築物為對象加以研究。粗野主義(Brutalism)在1960至1970年代盛行全球,在此時期受粗野主義影響而建造的厚重混凝土建築,幾乎遍見於世界各地。Elser的研究將回應一系列疑問──香港的粗野主義建築,是否意在證明本地建築界的國際性? 抑或是一個嶄新的區域性概念,與早期後現代思想有未被發現的淵源?相較於中國內地和台灣的同類建築,香港的粗野主義又是如何萌芽孕育的? 按此觀看Oliver Elser的研究項目講座。
Oliver Elser為法蘭克福德國建築博物館(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專注於探討後現代性、二十世紀的建築模型和粗野主義等議題。他在2016年擔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德國館的策展人。他還參與創立了建築學批判研究中心(Center for Critical Studies in Architecture),這是由法蘭克福大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與法蘭克福德國建築博物館合組的嶄新研究組織。他也是建築評論家,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了大量文章。他擁有柏林工業大學的建築學學位。
Yasmin Tri Aryani
Yasmin Tri Aryani探討由印尼後殖民時代初期至今,該國傳統建築的工具化和正當化。在整個二十世紀,傳統建築形式在印尼一直被用於不同的政治目的,亦為尋求新替代方案的建築師提供了參考。 Aryani將透過一系列的個案研究,揭示國家和建築師如何挪借傳統建築形式,同時思考從印尼的建築物可見,這種以種族為基礎的身份建構帶來了甚麼意想不到的後果。 按此觀看Yasmin Tri Aryani的研究項目講座。
Yasmin Tri Aryanis是駐居埃因霍溫的獨立作家。她的研究集中於分析和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在多民族和後殖民國家中由政府資助興建的建築物。她擁有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設計策展與寫作文學碩士學位。她自2012年起發表了多篇關於室內設計和建築的文章。在2018年,她的項目《Mapping the Way Home: The Role of Architeture in Constructing Contested Notions of Identity in Indonesia》獲提名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的Gijs Bakker Award。
戴修
戴修探討流行的電子遊戲中所呈現香港的城市特徵、建築及都市設計。他將研究過去三十年間,香港在眾多電子遊戲中展現的面貌,探索這個城市的不同化身,發掘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關連。他更會透過設計學科中各個互相交集的領域,重新思考這個城市。按此觀看Davies的研究項目講座。
戴修是跨界藝術家、教育家及研究者,其研究探討科技的歷史、電子屏幕的應用,以及擴展式遊戲。他於澳洲藝術界和科技界中出任多項領導要職,包括拉籌伯大學媒體學科高級講師、澳洲藝術及科技網絡董事會主席,以及「Freeplay獨立遊戲節」董事會主席。他曾於Tokyo Wondersite作「Asialink駐場研究」,探討日本社會及藝術中的遊戲及玩耍。他在2014年於蒙納殊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就電子文化、當代藝術及綜合實境遊戲作演講及出版刊物。
由樊樂怡與黃宇軒組成的團隊
樊樂怡及黃宇軒團隊探討香港於六、七十年代興建「前衛遊樂場」的浪潮, 並集中研究石籬遊樂場及東亞的宏觀背景。這項研究旨在參與更廣泛的對話,探索當年的建築實踐及論述,如何在香港及東亞地區為人所接受。 按此觀看樊樂怡及黃宇軒團隊的研究項目講座。
樊樂怡為香港的策展人及藝術家。她對城市中的自然、有機的空間使用方式、宏大計劃中的意外和詩意深感興趣,並透過研究、協作和藝術創作,探尋城市空間、歷史及環境之間的關係。她現為創不同學園的策展人,曾策劃的項目包括《青涌生活節@西九》(2016– 2017)、《買不起,送給你:Affordable Art Basel! 》(2014–2015)、《天水圍拓撲學》(2014)等。她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其後獲倫敦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
黃宇軒為香港藝術家、獨立策展人及學者。他的研究及創作興趣包括城市理論、當代城市生活、社區參與藝術、藝術與公共空間、創意行動主義、香港研究及城市特質。他是城市創作實驗室及打氣小隊的聯合創辦人,也是「空城藝術節」的「空城計劃」策展團隊的一員。他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職講師,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政治學,後往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現代性、空間及場所課程,獲碩士學位,並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
Thomas Daniell
Thomas Daniell以《未實現的澳門》為研究題目,審視澳門於1999年主權回歸前未能落成的填海區開發方案,探討六個主要項目:新口岸填海區、新口岸新填海區、南灣湖、路氹城、新城區及橫琴新區。當時不少建築師於國際比賽中以上述項目為題,提交了各具前瞻視野的建設方案。這些未獲採納但充滿創見的提案,編寫了澳門的另類歷史,亦為現有建設提供了具意義的比較,啟發未來發展的可行方向。 按此觀看Daniell研究項目講座。
Thomas Daniell是日本京都大學建築系的教授。他出生於新西蘭,獲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建築榮譽學士、京都大學工程碩士及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更獲大學頒授「校長高等研究學位傑出論文獎」。他曾出版多本刊物,包括《FOBA: Buildings》(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5)、《After the Crash: Architecture in Post-Bubble Japan》(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8)、《Houses and Gardens of Kyoto》(Tuttle,2010)、《Kiyoshi Sey Takeyama + Amorphe》(Equal Books,2011)、《Kansai 6》(Equal Books,2011)、《An Anatomy of Influence》(AA Publications,2018)等。作為執業建築師,他的作品亦常在國際間發表及展示。
Joseph Grima
Joseph Grima在開放原始碼、協作式、分散式及非階層式的設計研究廣為人知。Grima將建基於過去的研究成果,並以《開放設計群島》為題,進行一項為期五個月的研究,重點探討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的當代設計生態。該區的創新速度與運轉週期為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設計與生產兩個過程亦經常同步進行,西方的知識產權與版權等概念亦尚未完全適用;而Grima的研究將聚焦於這一個新設計範式的體現。 按此觀看Grima的研究項目講座。
Joseph Grima是一名扎根於意大利米蘭的建築師、作家及研究員。他是Space Caviar的合夥人,該設計研究工作室的業務融會建築、科技、政治,以及公共領域等範疇。他現為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項目「IDEAS CITY」的總監,以及倫敦建築聯盟的課程負責人之一。Grima曾任著名當代建築、設計及藝術雜誌《Domus》的總編輯,以及紐約藝術及建築機構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的總監。他曾策劃及參與多個國際展覽,包括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米蘭三年展,以及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他曾於2012年聯合策劃首屆伊斯坦堡設計雙年展,並於2015年獲委任為芝加哥建築雙年展的聯合藝術總監。Grima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
由Daniel Cooper與紀逸純組成的團隊
現分別於紐約及倫敦攻讀研究生課程的Daniel Cooper及紀逸純將組成一支研究團隊,於計劃期間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研究。他們以《76個國家與一個行政區:世界博覽會中的香港》為題,探討香港於國際舞台上的呈現。團隊把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及1970年於大阪舉行的日本萬國博覽會定為專題案例,將探究博覽會中的物品、建築技術、乃至身分認同,以及人們對殖民地的既定觀念等多種複雜因素之間的交集如何建構及確立一個地方的形象。 按此觀看Daniel Cooper和紀逸純團隊的研究項目講座。
Daniel Cooper專門研究科學與科技如何影響十九至二十世紀建築實踐概念,近期專注研究圍繞人與物的史學方法。Cooper曾為紐約Carriage Trade畫廊的助理策展人。他曾於《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及《Cabinet Magazine》等刊物擔任編輯職位,目前工作範疇拓展至行政辦公室玩具的設計與產品研發。Cooper畢業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漢普郡學院。
紀逸純現為英國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的講師。她透過重新撰寫設計公司Pentagram創辦人之一Theo Crosby的思想評傳,探索「傳統」在戰後英國建築中所扮演的角色。她曾擔任2013年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助理策展人,並曾任職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的建築事務所;其後於2011至2013年回港,協助以深圳和北京為基地的建築事務所Urbanus成立香港的辦公室。紀逸純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香港大學任教,現於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教授一個有關批判及文化研究的課程。紀逸純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建築碩士學位,及於香港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學位。
范凌
范凌的研究項目旨在透過政治和經濟兩個不同的面向,重塑自40年代起「中國城市」這個建基於現代主義的都市發展模式。經濟主導的香港以及政治主導的北京是城市發展的兩個典型,這兩個模式在中國近代都市發展中總以不同形態反覆出現。在這個大前提下,范凌將透過研究香港這個無論政治和地理位置上都獨一無二的城市,建構關於當代「中國城市」發展的理解和論述。 按此觀看范凌的研究項目講座。
范凌的研究項目亦獲香港藝術空間Spring工作室的支持,該非牟利機構致力策劃藝術家和策展人駐留計劃、展覽、音樂、電影及講座等跨領域國際活動。
身兼新銳設計師、教育家和城市企業家的范凌以建築師出身,工作領域跨越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理論及媒體科技。他是Tezign Tech & Design,一所為社會和商業提供創意專才配對的機構的合夥創辦人之一。此外,他在2010年創立FANStudio,兼攬藝術及建築項目,並於2008至2010年出任Crystal CG設計智囊C-Pod (Crystal Platform for Open Design)的創辦人及創新總監。范凌現於中央美術學院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建築、媒體藝術、人地互動、城市學和跨領域設計。
范凌曾獲多個奬項及資助,當中包括由《美術觀察》頒發的「當代青年藝術評論奬」、入選由馬爹利藝術基金及北京今日美術館聯辦的「關注未來藝術英才」計劃,以及曾獲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藝術類特別計劃」資助。其作品曾於大型活動及展會如北京國際設計週、光州國際設計雙年展、上海藝術雙年展、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等展出。范凌擁有哈佛大學設計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及同濟大學建築學士學位。
頁頂圖片:石籬遊樂場,1969年,相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