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贝聿铭肖像,摄于刚获选设计麻萨诸塞州多切斯特的甘迺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之时,1965年

© John Loengard/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2024年4月3日

国际知名建筑巨擘贝聿铭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于6月在M+开幕

Portrait of I. M. Pei

贝聿铭肖像,摄于刚获选设计麻萨诸塞州多切斯特的甘迺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之时,1965年

© John Loengard/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国际知名建筑巨擘贝聿铭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于6月在M+开幕

  • 首个全面回顾展探索贝聿铭的人生和事业,展览由首席贊助中国银行(香港)支持
  • 展示超过300件展品,当中不少展品将首次于公众亮相
  • 透过六大主题展示贝聿铭人生轨迹与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展出七位国际摄影师捕捉贝聿铭建筑的全新委约拍摄照片;与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制作五件建筑模型,展现贝聿铭的重要代表作
  • M+与出版商Thames & Hudson为展览联合出版厚达400页、全面可靠的专着

位于西九文化区、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将举办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2019)的首个全面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贝聿铭是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深具影响力的建筑师,本展览鉅细无遗地审视这位生于中国的美籍华裔建筑师的作品,并回顾他的传奇人生。此特别展览由首席贊助中国银行(香港)支持,将于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在M+西展厅向公众开放。

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其人生与事业,亦由权力关系、复杂的地缘政治、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城市风格互相交织,形成绚烂繁富的经历。他的跨文化视野为当代世界奠下了基础。

此展览获得贝聿铭遗产管理委员会和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该公司继承自贝聿铭创立的建筑公司)的支持,由M+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荷兰鹿特丹Nieuwe Instituut(New Institute)馆长兼艺术总监陈伯康共同策划。此回顾展将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包括一系列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相片、录像和其他档案纪录,当中不少展品将首次于公众亮相。

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近距离探索贝聿铭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主题不但充分展示贝聿铭独特的建筑手法,更将其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 「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展示贝聿铭成长和修读建筑学的经历,为他日后能够挥洒自如地融会不同文化、结合传统与现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 「房地产和都市重建」揭示贝聿铭任职于纽约房地产商齐氏威奈公司这段鲜为人知的事业经历,以及1960年代他在美国及后来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参与过的混合用途规划、住屋和都市活化项目。
  • 「艺术与公共建筑」聚焦贝聿铭所设计的博物馆,以及他与亨利.摩尔和赵无极等艺术家的紧密合作。在此部分可见他视博物馆为公共空间,深信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对话十分重要,也可见他对当代艺术的喜爱。
  • 「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揭示贝聿铭如何凭藉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解决问题的高明手腕,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敏锐体察,在许多重要的委约项目中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在他职业生涯中的这些重要项目,既获得客户支持,亦曾引起争议。
  • 「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展示贝聿铭及其团队在採用物料和建筑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对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钢材的运用,藉此造就建筑设计上的创新。
  • 「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探讨贝聿铭长期以来对于为不同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设计现代建筑作品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与他故国有关的建筑项目。他主要将文化和历史建筑原型去芜存菁,从中获得构思造型和空间的方针,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为使新一代建筑系学生了解贝聿铭的作品,M+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两个硕士课程合作,邀请两校学生分别聚焦于高楼和文化空间的设计。学生同心协力在工作室参与制作总共五件模型,展现贝聿铭生平最重要的建成和未实现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贝聿铭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硕士毕业论文中的设计「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1946,未建成)、纽约双曲面大楼(1954–1956,未建成),以及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1954–1963)。

展览亦展示十一幅委约七位国际摄影师在全球疫症大流行期间拍摄的照片,重新审视贝聿铭仍具影响力的作品。参与摄影师包括何兆南(香港)、久保田奈穗(纽约)、李国民(台北)、乔瓦娜.席尔瓦(米兰)、穆罕默德.萨姆吉(杜拜)、田方方(上海)和米田知子(东京/伦敦)。

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表示:「M+念兹在兹要推动全球文化交流,而能够在其人生中淋漓尽致、潇洒从容地体现这种愿景的人少之又少,贝聿铭是其中之一。我们很荣幸能为这位传奇建筑巨擘举办首次大型回顾展,他的设计塑造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建筑面貌。这个展览项目将为全球当代观众重新介绍贝聿铭及其贡献,同时展示他职业生涯中长期被忽略的重要部分。」

贝聿铭的儿子、建筑师、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及创始人贝礼中表示:「这个大型回顾展首次向公众展示我父亲丰硕且影响深远的事业生涯,阐明造就他成为不同凡响的建筑师和世界公民背后的跨文化影响及独特历史背景。透过多年在众多来源蒐集而成的资料,展览仔细描述出色的个人故事,只有通过完整的阐述,才能揭示他漫长而乐观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复杂性、挑战和成就。我们对这次展览感到自豪,感谢M+团队全面而有见地、富启发性地记录了父亲的一生。」

为配合展览,出版商Thames & Hudson与M+将于2024年7月联合出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此刊物共有400页,附有469幅彩色图片。书中展示了贝聿铭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或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经历,其中包含大量未曾出版的文献、全新委约拍摄的照片、文章,以及不同学者和曾与贝聿铭共事的人所分享的轶事。

中国银行(香港)是「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的首席贊助,展览同时获北山堂基金以及陶伯欣家族慷慨支持,旅游伙伴国泰及酒店伙伴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亦为展览的举办提供协助。

展览详情和票务安排将于2024年4月底公布。

关于贝聿铭

贝聿铭(1917–2019)出生于广州,1918年移居香港。年少的贝聿铭自1927年起一直在上海和苏州成长生活,直至1935年始在美国学习建筑学。194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并于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硕士学位。1948年,贝聿铭在纽约市房地产开发商威廉.齐肯多夫创办的齐氏威奈公司担任建筑研究部主管。其中,贝聿铭负责的项目包括基普湾广场(1957–1962)、哩高中心(1952–1956)和协会山(1957–1964)。贝聿铭建筑事务所于1955年非正式成立,1960年从齐氏威奈公司独立出来。事务所受委约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61–1967)、艾弗森艺术博物馆(1961–1968)以及甘迺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1964–1979)。事务所于1966年更名为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1960年代末,贝聿铭承接了如国家美术馆东馆(1968–1978)的大型公共委约项目,并透过华侨银行大厦(1970–1976)、香山饭店(1979–1982)、中银大厦(1982–1989)和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1983–1993)等项目,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1983年,贝聿铭成为第五位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1990年,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改组为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贝聿铭从事务所退休不再全职工作,但仍以个人名义承担了一些项目,如MIHO美术馆(1991–1997)、苏州博物馆(2000–2006)、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以及最后的MIHO美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礼拜堂(2008–2012)。

关于M+

M+是崭新的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规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现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矢志于跻身世界顶尖文化机构之列。M+冀以香港中西荟萃的历史特色为基础,从身处的此时此地出发,为二十一世纪亚洲创立一座别树一帜的新型博物馆。

关于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愿景是为香港在滨临维多利亚港、佔地四十公顷的填海土地上,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带。文化区内设有制作及举办世界级展览、表演节目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各类剧场、演出空间和博物馆;并将提供二十三公顷的公共空间,包括长达两公里的海滨长廊。

相关展览

更多新闻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