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修复
M+修复透过推动修复和展出九部剧情长片,增加观众对香港丰富的电影文化遗产的认识。
项目介绍
M+修复是M+与CHANEL三年伙伴合作中的一个新项目,旨在透过推动修复和展出九部剧情长片,增加观众对香港丰富的电影文化遗产的认识。本项目以1979年兴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为主轴,旁及其先行者及后继人。这是一个创意实验与技术创新不绝,电影风格和主题有别于主流电影、新锐导演人才辈出的重要时期。
新浪潮导演如谭家明、翁维铨、许鞍华、严浩和方育平等对香港电影文化影响深远,他们从欧洲艺术电影、荷李活和美国独立电影中汲取灵感,各有发挥。透过搜集整理影片的放映、历史和影人访问,以及分析现存的视听物料,M+修复将提供一个新角度,让我们重估香港电影新浪潮对本土电影发展的影响,并反思其对我们集体电影狂热的持久贡献。
董夫人(1968)
《董夫人》于1968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映,可谓香港其后出现艺术电影和独立制作之开路先锋。电影改编自一则民间传说,写一名寡妇陷于情欲与礼教之间的挣扎,探讨传统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及人类亘古不变的两难处境。董夫人(卢燕饰)克尽妇道,朝廷打算为她立一座贞节牌坊,却与寄住书房的杨尉官(乔宏饰)互生情愫,而女儿(周萱饰)也对他芳心暗许。
电影的黑白摄影,代表了传统中国美学与现代欧陆电影风格完美结合,大胆的实验精神(如溶镜、叠印、凝镜、重复动作的破格运用)令人折服。由唐书璇招揽的国际性的制作团队亦使人惊艳,主角演员来自美国和香港,剪接师为美国独立电影先驱毕兰克,又邀请了萨耶哲雷的御用摄影师苏布拉图米达拉和台湾的祈和熙分别为内外景掌镜。《董夫人》于1969年在康城影展展出,随即在法国获得艺术电影发行并大获好评,翌年再在香港上映,却受制于保守的发行制度匆匆落画。1971年在台湾第九届金马奖上获得三项奖项。
导演介绍
唐书璇(1938年生于香港)在香港长大,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毕业。她的首部长片《董夫人》(1968)一鸣惊人,是香港最早在主流影业以外制作并独立发行的电影,也是第一部入围多个欧美影展,广受好评并在法国公开上映数月的香港电影。此后她还拍了三部电影,包括《再见中国》(1974)和《十三不搭》(1975),并于1975年至1978年创办了电影刊物《大特写》,也是《电影双周刊》的前身。她在1979年拍毕最后一部电影《暴发户》,同年移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