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海报的局部,可见一张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北京绘造社解说他们如何以Archigram的创作实践及其他亚洲建筑项目为灵感,创作了三张海报。

在伦敦建筑团体Archigram的作品中,建筑关乎改变、可能性和选择。该团体从未建造出任何符合传统认知的建筑物,而是通过出版、教学和展览创造推想未来的乌托邦设计。此团体由Warren Chalk、Peter Cook、Dennis Crompton、David Greene、Ron Herron和Michael Webb组成,在1960年代被建筑界主流视为边缘的搅局者。但在过去五十年间,Archigram的项目展现出广泛的影响力,并与现实息息相关。

Archigram档案由约两万件来自逾二百个项目的物件组成,于2019年纳入M+馆藏。 M+在2020年11月举办一系列名为「Archigram城市」的活动,并委约北京的绘造社创作三张从Archigram创作实践中取得灵感的海报。这些错综复杂的绘图展现Archigram对城市的概念如何与亚洲的建筑项目和都市现象互相呼应。

M+藏品中的Archigram檔案
M+藏品中的Archigram檔案
1:48

Archigram档案及其购藏至M+馆藏背后的故事

视频文稿

(原文:英文)

PETER COOK:Archigram原为杂志名称,我们在当中提出1950至1960年代的建筑单调乏味,主张另辟蹊径。 后来此名成为六位成员的称号,大家都致力开创新的建筑风格,并乐在其中。

华安雅:我很荣幸能在我担任M+博物馆馆长期间将Archigram档案纳入馆藏。 我们从中可见香港视觉文化的根源与全球建筑的关联。

郑道链:他们将建筑置于更宽广的视觉文化地景,而这非常符合M+对视觉文化的想法。

陈伯康:档案包含数以千计的绘图、模型、录像、录音,还有一些他们用来绘画的工具。 Archigram的踪迹几乎无处不在,许多著名的香港建筑师都曾是Archigram成员的学生或员工。

郑道链:除了保存和修复,我们亦着重展示这些对象,让感兴趣和想深入研究此文件的人能使用这些数据。

我们访问了绘造社的创办人李涵和胡妍,讨论他们为何选择以建筑绘图为其设计实践的媒介,以及如何构想三张海报当中的虚构世界。

绘造社是怎样成立的?为何会把重点放在「绘制建筑」?

我们在2013年出版《一点儿北京》这本书后成立了绘造社。在这本书里,我们尝试以不同形式的建筑绘图,包括全景轴测图,黑白线图和图像小说,表现北京最有趣的城市空间。它的反响不错,受此鼓励,我们希望进一步探索以建筑绘图作创作实践的可能。与建造建筑不同,建筑绘图不受客户或外在因素干预,我们可以自行决定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四本书在相片顶部排成一行,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细致的彩色或黑白建筑图,上面有一个印有书名的彩色圆圈。四本书旁边有印着中文大字的书页,下面有两列打开的书,每列三本,书本跨页展示着精细的建筑绘图。其中一本的跨页一边是文字,另一边则是一只猫的黑白影像。

绘造社,《一点儿北京》,2013年,© 绘造社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轴测投影图在内的建筑绘图在传统上运用尺规绘画,现在则主要用电脑软件绘制。它们既有吸引大众的独特的美感,也体现了建筑师观看和诠释世界的独到眼光。与其他描摹环境的方式相比,建筑绘图可以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空间,尤其是城市。城市的密度、层次和不断转变的复杂特质,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和创作题材。

我们起初用建筑绘图去记录和表现真实的城市空间,之后逐渐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构的元素,例如在同一画面中拼贴来自不同时代和地点的元素,来表达我们对城市的想法。建筑绘图可以呈现城市的一隅,批判某个都市现象,或是基于当代城市环境来重新解读经典建筑概念。

我们一开始只是自己策划项目。数年以后,由于「绘制建筑」已成了我们的特长,便逐渐被委托以不同媒介、规模创作建筑图,并应用到各种场合,例如公共的壁画、图像小说、甚至是应用于室内空间及建筑物外墙的插画。

Archigram如何影响你们的创作实践?

Archigram是一个团体,也是一本杂志。他们是建筑师,但是通过绘画和文字创造建筑。 Archigram启发我们踏上另类的建筑实践之路,他们不以建造实质的建筑为基础,而旨在培养更容易传播和被大众理解的建筑文化。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建筑绘图的莫大潜力,它不仅是设计和研究的工具,更是一个完成品,一个独立甚至属于自身的强大媒介。他们从杂志和漫画等大众媒体汲收灵感,使建筑能跨越专业领域的边界,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你们如何构思「Archigram城市」海报的三个主题?

我们是从Archigram最著名的三个项目──《Walking City》(1964),《Plug-in City》(1964),和《Underwater City》(1964)发展出三张海报的主题,并取名为《行走》、《插接》、和《漂浮》。这三个主题和许多都市议题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一个仿似昆虫的灰色巨型结构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这个结构由多栋多层建筑物组成,并装上伸缩巨型金属腿。

绘造社,《行走》,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绘造社,《插接》,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画面上可见一个建于水上的复杂网络,由漂浮的单位和高脚建筑组成。

绘造社,《漂浮》,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一个仿似昆虫的灰色巨型结构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这个结构由多栋多层建筑物组成,并装上伸缩巨型金属腿。

绘造社,《行走》,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绘造社,《插接》,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画面上可见一个建于水上的复杂网络,由漂浮的单位和高脚建筑组成。

绘造社,《漂浮》,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一个仿似昆虫的灰色巨型结构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这个结构由多栋多层建筑物组成,并装上伸缩巨型金属腿。

绘造社,《行走》,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绘造社,《插接》,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画面上可见一个建于水上的复杂网络,由漂浮的单位和高脚建筑组成。

绘造社,《漂浮》,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一个仿似昆虫的灰色巨型结构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这个结构由多栋多层建筑物组成,并装上伸缩巨型金属腿。

绘造社,《行走》,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绘造社,《插接》,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海报上是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绘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画面上可见一个建于水上的复杂网络,由漂浮的单位和高脚建筑组成。

绘造社,《漂浮》,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行走》的主题与移动密切相关,而移动建筑也启发了关于临时空间、事件、场景和环境气氛的思考。

《插接》的主题和巨型结构相关。巨型结构是指由预制的可变换单元建造的可扩展建筑物以及完全自给自足的城市。 Archigram在「插接城市」中描绘了一个巨型结构,当中的标准化住宅单位可随意插接到更大的结构内,或从结构中移除。巨型结构唤起了建筑师对于基础建设、系统、预制建筑及灵活变化能力的兴趣。

在海上或海中建构城市是《漂浮》的主题。有些建筑师憧憬在海上兴建巨型城市,另一些则偏好设计独立和流浪式建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主题让不同年代和地方的建筑设计交会,在Archigram的作品与其他建筑实践之间建立对话。

你们如何挑选在海报中展示的建筑项目?

这个委约项目要求我们在海报上呈现M+馆藏及亚洲其他重要的建筑项目,并与Archigram的作品进行对话。它们之间的对话是「Archigram城市」的首要概念。

两张图片左右并排。左图是一张建筑绘图的局部,显示一个类似机械人的白色结构。此结构由头部、身体、底座和三只机械臂组成,头部有四个控制室,机械臂末端的装载斗与人等高。机械人全身上下都是人。右图可见一个类似机器人的白色结构,此结构由头部、身体、底座和一只机械臂组成,头部是两个控制室,机械臂末端的装载斗与人等高。

左图:绘造社,《行走》(局部),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右图:矶崎新,《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演示机械人》,1970年,© 矶崎新,图片由Arata Isozaki & Associates提供

例如在《行走》一图中,我们选择了矶崎新为1970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设计的《演示机械人》──一个三层高的展演装置机械人,设有控制室,可在博览会庆典广场的人群之中移动。与《Walking City》类似,这个机械人反映出建筑师对结合建筑物与可移动机器设备的追求。 MAD的《超级明星—移动中国城》(2008)也有着相似的概念,同样与自给自足的移动城市相关,因此也被画进海报。

图中可见一个巨大星形结构物,盘旋在城市街道的上空。

MAD建筑事务所,2008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超级明星—移动的中国城」纽约明信片,2008年,M+,香港,© MAD建筑事务所

其他建筑师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移动性,运用轻便的组件和可重复使用的物料,并减少所需资源。例如犬吠工作室的《White Limousine Yatai》(2003)是一个10米长、装有车轮的路边摊,可以在任何户外地点举办大型聚餐。我们亦在海报上描绘了张永和在2000年为北京席殊书屋设计的「书车」,那是一个安装了单车车轮的旋转书架。当这些不同规模的可移动建筑放在一起,就会令人想起一个临时组合起来的城市场景,如同Archigram的《即时城市》(1968–1970)。在《即时城市》中,组件套装可运送到不同地方,短暂置放在社区大小角落, 将其转化成迷你城市。

两张图片左右并排。左图上的房间中可见数个黑色书架,每个书架都放满书籍,两侧装上单车车轮。右图中可见一个户外的白色长形推车,配备车轮,人坐在推车两侧的圆凳上进食,有几个服务员站在他们身旁。推车的白色车顶呈大锯齿状。

左图:张永和(非常建筑),席殊书屋,1996年,© 非常建筑

右图:犬吠工作室,《White Limousine Yatai》,2002年,© 犬吠工作室

在《插接》一图中,焦点在于Archigram的《插接城市》和日本某些代谢派建筑师作品的类比。为了表示巨型结构,我们将《插接城市》中的斜向管道叠加在矶崎新《空中都市》(1960–1963)结构巨型的形态上,后者以巨大圆柱状核心的将住宅单位悬于空中。在呈现模块单位的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Archigram的《Capsule Homes》(1964)、黑川纪章的《中银胶囊塔》(1970–1972)中的单元和矶崎新的《空中都市》中的模块。我们试图展现来自不同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师思考巨型结构的异同。

在《漂浮》一图中,我们以巴克敏斯特・富勒的《Triton City》为背景。 《Triton City》由四面体模块组合而成,是个漂浮的巨型结构,可以随着人口增长而扩展。

黑白照片中的多层巨型结构浮于水上,设有多个房间。

巴克敏斯特・富勒,「发明:十二拱一」──盖于Triton City(1967年)之上的海下潜岛(1963年),1981年,M+,香港,图片由Carl Solway Gallery提供,© Estate of Buckminster Fuller

中景是香港建筑师何韬的《大都市计划—西九龙填海概念》 (1988),它是个以模块形式灵活发展商业及文娱活动的漂浮平台。前景是Archigram的《Underwater City》(1964),由海底世界中相互连接的球体组成。

这些方案展现了建筑师们对在海洋居住的巨大野心。然而,另一些建筑师面对广袤的海洋,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渺小,因此构思处于漂泊流浪或极简状态、轻巧灵活的建筑物。为了表现这种建筑理念,我们选择描绘伊东丰雄的《东京游牧少女之包》(1985)、Archigram的《Seaside Bubbles》(1966)中悬于海边桅杆上的充气单元,还有香港艺术家黄国才的《漂流家室》 (2010)。

两张图片左右并排。左图是一张建筑图的局部,当中有五个在水上漂浮的细小单位。右图是一张照片,当中一个细小单位绑在以车胎固定的木板上,在维多利亚港上漂浮。一个男人站在这个细小的单位上,背景可见香港的天际线。

左图:绘造社,《漂浮》(局部),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右图:黄国才,《漂流家室图4》,2009年,M+,香港,© 黄国才

海报绘有亚洲各地的民间建筑,你们为什么会在海报中加入这些借社区力量形成,而非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结构物和都市现象?

当Archigram构思那些充满野心的、乌托邦式的巨型城市时,大部分建筑师都关注自上而下的系统,让个体适应融入。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重心逐渐转移到个体。许多繁荣的都市街区往往自下而上形成,由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组成。这些建筑通常并非由建筑师设计,而是由不同的社区参与者自发建造的。

尽管建筑师宏大的都市愿景和行外人建造的建筑截然不同,但它们背后的核心概念却如出一辙。例如柬埔寨和孟加拉的水上房屋与渔村,以及何韬的《大都市计划—西九龙填海概念》都是水上的漂浮聚落。曼谷街头的三轮车摊贩和犬吠工作室的《White Limousine Yatai》同样是以人力操作的流动商业设施。香港中环至半山的扶手电梯和Archigram的《插接城市》都运用移动系统来连接城市单元。

海报的局部可见一张色彩缤纷、细节丰富的建筑图,当中多个建筑项目、结构和现象于同一空间中拼贴并置。像绿色网格的管道图案占去画面大部分空间。

绘造社作品《插接》的细节。图中可见香港中环至半山的扶手电梯、东京的商业大厦、北京的胡同、深圳的城中村,以及亚洲地方房屋。

许多建筑师的乌托邦梦想因现实的限制而没有实现,但是那些自发形成的城市现象及自然发展的街区聚落却以其他方向实现了建筑师的梦想。例如北京的胡同社区和深圳的城中村,它们并不依赖外在规划,而是由内部发展的独立单元组成。

为了反映这组图的核心主题「Archigram城市」,我们不能忽略构成城市肌理的民间建筑。如果说Archigram和其他建筑师的概念展现了专业的理想主义,那么这些民间建筑物则代表了大众如何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Archigram城市」研讨会精彩回顾
「Archigram城市」研讨会精彩回顾
10:28

回顾2020年11月的「Archigram城市」研讨会,看看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多位讲者的真知灼见

视频文稿

(原文:英语)

王蕾:Archigram一向不喜欢参与研讨会。

戴维・格林: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这种对话形式非常沉闷。

彼得・古克:我记得我说过这类研讨会太学究气,十分死板。

王蕾:所以,你们在这段影片中会看到的论文回应,将是可想而知地出人意表兼且政治不正确。

米高・韦布:这些论文很精彩,对吧?

戴维・格林:精彩又愚蠢。

王蕾:我们筹办「Archigram城市」,藉此探讨该档案落户在M+所在的亚洲有何意义。

SIMON SADLER:时机刚刚好,与大众希望我们将所有历史和习俗去殖民化的需求相符。这个研讨会驱使我们以不同模式、角色、情景和本质去看待这些档案数据。

MARK WIGLEY:这是无与伦比的时刻,还是个大反转。因为作品通常由殖民地送去伦敦的博物馆收藏,现在则反过来去了香港一个更大的博物馆。这可说是梦想成真,不过,每个成真的美梦同时也像个噩梦。对Archigram来说肯定心情复杂。

王蕾:扩展关于Archigram和建筑学的观点。

HADAS STEINER:相反,Archigram 将房屋视为可移动的基本生活配套,否定了公共生活的阶级制度,捕捉了人们所渴望的生活风格。

LIAM YOUNG:Archigram杂志的每一页都开拓了新的视野,为发展建筑项目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据,比起任何实体建筑物,也许更能影响战后英国建筑。这种推想式建筑设计了一个空间和城市网络,这个网络由故事和读者的想象力所填满,藉此孕育文化。

EVANGELOS KOTSIORIS:众所周知, Archigram的作品源自西方国家,尽管如此,其作品仍被精心定位为苏联预制建筑未来发展的预想。

王蕾:同时为了扰乱我们一下。

MARK WIGLEY:现在,他们扮演脾气暴躁的老人。这种暴躁往往以反理论的形式出现,口说不喜欢理论,却是表演的一部分,打从一开始就是。

李涵:今时今日透过文字和语言谈论「美」其实有点蠢,明明其实可以透过画作或对象去表现「美」。

戴维・格林:我知道创作这些画需要很高超的技巧,但我觉得……它们看起来像令人眼花瞭乱的墙纸。

李涵:在这些画作中,我们并不是要表达甚么意义,而是呈现从Archigram画作中找到的美,将这种美推到极致,大概是这样……

戴维・格林:你的画并不一样。我们那些是正式的建筑图,它们……它们传递某种讯息,表现了对某个领域的研究……

米高・韦布:没错。

戴维・格林:就像在审视、诘问某些东西,但在我看来,这些画作没有做到这点。

李涵:我觉得他们的评语非常中肯。我相信……这些画作本身是重要的,即使背后没有任何意义。

赖启健:这个展览举办的时候……

彼得・古克:噢,我记得当时很欢乐

赖启健:也许有些Archigram成员会认为气氛是欢乐的。但我觉得他们试着去反映,当 丹尼斯・卡朗普顿到访马来西亚不同地方时,种族关系已回复某种常态。

ARIEL GENADT:在Archigram的作品中,拆解是一个关键词,是一项透过消耗、拆卸、分解、打碎及移除来复兴现代主义理想的技术。他们的论述中没有艺术象征主义和理论,而这对矶崎新来说尤其重要。

张永和:在Archigram的视觉呈现里,从来没有传统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传统其实和今天是共存的,是今天的一部分,而不是属于过去。

丹尼斯・卡朗普顿:这个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就是香港可称为Archigram城市。我们同意吗?还是……

彼得・古克:完全是胡说八道。

丹尼斯・卡朗普顿:谢谢,Peter。

彼得・古克:我个人认为唯一与Archigram有关的,就是香港立体的一面,特别是那些一直往上的扶手电梯。

戴维・格林:还有我们酒店附近那条俯冲下来的高架高速公路。

ANNETTE FIERRO:社会是否已进步到可以实践Archigram在「Control and Choice」中所作的精确评论呢?没有,在一般的建筑例子中没有,在具体的住屋中也没有;尤其是其真正的出现是需要大规模运用动能机器,以及具体可见的建筑组件,这些条件都不见存在。

男观众:我很庆幸那些天马行空的建筑没在现实世界建成,因为它们与其说是住所,看来更像是机器。

彼得・古克:多谢你的意见。我会说这是传统的见解。你需要看得更仔细。

刘家琨:我想问一下,我看一下(你们)那个年龄表都是八十多岁。我觉得怎么样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早就知道了,很多养生的……怎么样保持激情?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经验?

彼得・古克:在过程中,你需要保持幽默,不论是在画画、教学、大放厥词,还是吃雪条。

男观众:Peter,我觉得穿波点衫也是你的精神。

彼得・古克:正是!

戴维・格林:我对此有点懊恼,我不觉得有人可以从Archigram身上学到甚么。〔笑〕因为他们只会看到最表层的东西。

冢本由晴:Archigram的另一个影响是关乎行为的。例如,「实时城市」并不是正式的都市规划,而是一种干预,促使人们作出一些行为。

彼得・古克:某些人把我们的作品诠释为对「人」别具兴趣。有趣的是,犬吠工作室感兴趣的事物,虽不能说是细枝末节,但那是一些一板一眼、精明干练的建筑师不屑一顾的东西。

孟岩:Archigram对我来讲,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手法,很多时候是它把技术、人文、社会,以及建筑师的责任整合在一起。实际上就像Archigram在画画,是用人物、事件来表达,我们更多的是用真实的人、真实的场景来塑造一个不同的城市。那么也展示给公众,这样的城市是完全可能的,它可居,而且非常有活力。

马岩松:今天的建筑界可能是由于政治和经济整个大气候的影响,非常趋向于一种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我特别怀念我所了解的、像Archigram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很多的年轻人、年轻建筑师充满着这种社会抱负和理想,并不是以眼前的成功或能实现一、两个项目为目的,而是将他们的远见和对现实的批判,作为建筑师立足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主要职责。

MARK WIGLEY:关于Archigram的前景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关乎赋予Archigram新生命。M+正代表我们不知道会发生甚么事,这就是「+」的美妙之处。我们毫无头绪。

王蕾:在媒体与信息日益发达的超网络世界,Archigram也成为更大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Archigram让M+、这个活动,以至每位参加者都成为各自的节点,一同将Archigram重新发扬出去。

彼得・古克:我们都是机构的受害者。M+收藏这些档案的价值是甚么?就是造就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继续探讨如何扩展建筑,用尽一切手段去攻击、传播、评论它,从而启发其他人。

王蕾:我们希望这三节研讨会会是一个好开始,鼓励大家对Archigram的作品作更多样化的解读,并加以实践。哪怕这些意见和做法会与Archigram的想法稍有偏差、截然不同或完全吻合,在信息流通似乎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这些意见有助扩阔我们的视野,不仅丰富我们对于Archigram或建筑的看法,还能更透彻了解那些对于限制或促使我们进步的力量。

MARK WIGLEY:Archigram档案落户于M+的好处,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会发生甚么事。所以要密切留意事态发展。

米高・韦布:闷蛋退散。

你们如何重新诠释及演绎Archigram和其他建筑师的项目?

我们的视觉表现强调了Archigram的制图美学。在1960年代,他们使用铅笔、圆规和尺子,以一种扁平的、图形化的风格和非透视投影(平面、立面和轴测)来表现三维空间。今天,我们用AutoCAD来画图;对我们来说,这个软件就等于数码化的铅笔、圆规和尺子。用它来绘图不仅保留了制图美感,同时让我们制作出更复杂的图象。

Archigram的标志风格在于其高饱和度色彩及清线派画风。鉴于漫画和波普艺术是Archigram作品的重要参考,我们也汲取了类似的技巧。例如在《行走》一图中,很多建筑构件重叠交错,并配以动作线这种漫画常用的技巧来表现动态和速度。

两张图片左右并排。左图是一张建筑绘图,当中有一个仿似昆虫的灰色巨型结构,由多栋装上伸缩巨型金属腿的多层建筑物组成。右图是另一张背景为蓝色的建筑绘图,绘画了同一个仿似昆虫的结构,并由众多形状及结构包围。

左图:绘造社在《行走》中所描绘Archigram的《行走城市》
右图:绘造社的《行走》的细节

Archigram的作品不仅充满宏观的大胆想像,也有很多考究的微观细节。我们要描绘大至城市、小至街头小食档的项目,因此要思考如何在同一图像中呈现这两种比例。我们没有依循近大远小的绘图法则,而是将两个不同的比例并置对比,1:200用于宏观的大型作品,1:60用于微观的小型作品。我们将城市规模的作品如《行走城市》,《Triton City》和《插接城市》置于背景;并将小规模的作品,如《Capsule Homes》,《White Limousine Yatai》和《漂流家室》置于前景。为了平衡两种尺寸之间的差异,我们用网格状行人路、海洋和公路这些尺寸大小可变的元素交织整合所有事物。

最终,每张图看上去都貌似透视图,但并没有固定的视点。所有内容都由不同视点的轴测投影绘制而成,并展现多个层次。这使观者可以轻松地在大小、内外之间转换。

创作这些海报有否令你们重新思考Archigram的创作实践,以及他们与亚洲建筑师的关系?

以往我们只是通过阅读文字和观看图片来理解Archigram,这次绘制他们的作品,让我们仔细研究图中精妙的细节,亦帮助我们从新角度看待Archigram。

棕褐色的照片中,可见四个大型结构,其中多个一模一样的胶囊连接到圆柱体和模块巨型结构,并悬浮在空中。胶囊组合而成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层叠的三角形。

矶崎新,《空中都市》,1960–1963年,© 矶崎新,图片由Arata Isozaki & Associates提供

第一,尽管Archigram是来自欧洲的建筑团体,但是他们的城市梦其实更接近亚洲精神。亚洲城市有时不太在意城市是否井井有条、整齐划一和固定不变,反而更着重是否热闹繁荣、混杂融合和瞬息万变。

Archigram的《即时城市》让我们想到亚洲的夜市:美食街在晚上突然出现,白天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插接城市》有着漂亮的结构和复杂的交通路线,但是正如它的标题所示,更精彩的部分是插入城市的那些元素:商店、住宅和广场上的充气气球。举个例子,如果说矶崎新的《空中都市》聚焦于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巨型结构,Archigram的《插接城市》则更重视单元的具体设计。 《插接城市》的巨型结构展示结合可扩展及可延伸单元的机械框架。

根据我们在亚洲城市的经验,建筑师经常要因应环境条件随机应变,故Archigram独特的城市愿景特别适合亚洲的建筑设计。

三张图片并列。左图可见一座由中央钢管和测地线网格球体附属物组成的塔。中间的图片是一张蓝色背景的建筑绘图,以红、绿、白三色绘画这座附有测地线网格球体的塔。右图可见色彩缤纷的建筑绘图细节,在众多建筑项目及结构物之中,有该座附有测地线网格球体的塔。

左图:菊竹清训,万国博览会塔,1970年。拍摄: Hiromasa Matsuura © Kiyonori Kikutake
中图:绘造社《漂浮》中的万国博览会塔及东京游牧少女之包右图:绘造社《漂浮》的细节

第二,想到Archigram及同代建筑师在1960至1970年代的激进方案,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我们看来,当代建筑师的作品几乎没有根本的突破,可以与Archigram相比。换句话说,1960年代的乌托邦方案中的宏大愿景实在难以超越。这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另辟蹊径。建筑绘图不仅可以畅想未来,也可以记录、呈现和批评现实世界,包括城市的肌理、建筑的用途及突变。我们相信只要这样做,便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新想法。纪录、呈现和设计最终理应结合为同一过程,这就是我们对建筑绘图的使命的崭新理解。

页顶图片:绘造社,《插接》(局部),2020年,M+委约创作,© 绘造社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

绘造社认为Archigram最大的影响在于他们展示了建筑绘图深具潜力。建筑绘图不仅是设计工具,还可变成媒介,透过杂志和图像小说等传播形式,促使建筑跨越专业的界限,走进大众文化之中。这群建筑师在1960年代破格探索未来想像和建筑环境的可能性,绘造社受其启发,以建筑绘图为创作实践的重心,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为用于叙事或批判的数码图像,并在网上世界传播。绘造社为「Archigram城市」研讨会创作了一系列绘图,将Archigram的项目与其他建筑师的城市设计及亚洲都市空间中的日常建筑并置,重新演绎Archigram就当代都市环境而构想的前卫概念,呈现一系列探讨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以及建筑界内外的视觉对话。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